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95  
标签:教学论文
创造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动机
     时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逐步展开。新课标仍然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的,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质。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落实到目标体系中去,意味着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一点学习动机都没有,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是海市蜃楼。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认为教师必须想千方设百计来创造合适的课堂环境。

那么,何谓合适的课堂环境呢?根据目前语文界的各种派系综合得之,我认为最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就是自主性学习。教师作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固有的学习、成长和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倾向。尽管这一策略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从根本上说,它需要教师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为了给学生创造自我决定的机会,教师必须有点冒险精神,重新审视自己过去所持有的传统的教法。让学生拥有控制权,并不意味着“放鸭子”,而是要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个人控制。同时教师也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仓库。课堂上如果一味地单向灌输,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厌倦,再精彩的演讲也难以保持学生长时间的审美兴奋。因而,我们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资源,以及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适当的信息的引导者,古人云:教学相长。此话的确有道理,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学习,一起提高,岂不也是一件乐事?

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现在是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广,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让学生通过设置个人目标来进行自我指导,那么教师就需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主题,同时这些主题的内容和行为标准必须取得共识。例如,教《胡同文化》这一课,仅仅传授胡同文化的基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因此在与学生商谈并取得共识之后,确定一个专题讨论北京文化及儒家文化,并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分成若干小组汇总资料,最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对《胡同文化》的中心内容了解更深刻,更彻底。

学生其实也是某一领域的的专家。随着学生对如何确定个人学习目标有了越来越强的责任感,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的学习活动。当他们的自我动机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就需要鼓励他们努力成为自己所选择的学习领域的专家。例如上面所举例子中,许多学生通过上网和查阅相关书籍,对胡同文化的根髓都分析十分透彻,认为胡同文化是根植在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并从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谈到当今社会,层层深入,有条有理,你说这样的专家一旦出现,你老师都自愧不如。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领域,学生比你懂得更多。于是,教师有机会成为一个学习者,让学生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向三尺讲台之上的教师展示他们的专长。满足了学生的获得欣赏和尊重的欲望。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有机会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来发展你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一旦融洽了,课堂环境还愁建设不好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全班都会受益于由每个学生进行的自我指导学习。如果教师教会学生适当的技巧,他们就会相互分享新学生的知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快会发现,跟别人一起分享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像学生所想到的那么容易。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努力开发分享知识的方法,以便让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在学生中得以有效传播。试想,如果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知识角度的同学共聚一班,互相传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容量就会逐步增大,学生也就能比较迅速地得到成长。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和谐课堂,还有必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 学习承担责任,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产生的两个弊端:第一,低水平的学习,当学生对发展自己如何查找相关信息的学习技巧几乎不负责任时,低水平学习就发生了。第二,也是更严重的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必须精通关于某个主题的全部内容,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不同水平的责任,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需组织课堂来集中学习某一主题。举个例子,如果想让学生写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并且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议论文范文。学生通过集中学习,对议论文的写作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放开手脚搜集一些相关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写作了。

总之,教师科学组织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一名小老师、小专家,这样自尊心、自信心都会得到足够的满足,学习的动机就会不断提高,学习动机提高了,成绩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通城一中    张星

 

张星

标签:教学论文 创造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紫藤萝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 (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