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381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般涉调]哨遍
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掌握元曲的有关知识,和主要的作家作品,并注意它与唐诗宋词的区别;
2. 注意理解本曲对汉高祖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新颖之处及其积极意义;
3. 注意领会备曲民间口语和幽默语言的运用及在刻划人物和表达感情中的作用。
导学点拔窗口
【探海导航】
本文是元代著名套曲之一。在自学时应先认真看好自读提示和课文注解,然后重点从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两方面加深理解本文之“新奇”。
新就新在思想内容。本文写汉高祖刘邦称帝后衣锦还乡的情景,取材有历史依据,但具体情节都是虚构的。作者假想一个熟知刘邦底细的同乡,从他口里说出刘邦发迹前的种种作为,撕破了封建帝王的神圣面具,塑造出一个好酒贪杯、明借暗偷、敲诈勒索的流氓无赖的帝王形象。
奇就奇在表现手法。本文大量运用民间口语,语言极尽幽默讽刺,既显得活泼有趣,又辛辣无情意味深长。
【思路结构】
“高祖还乡”是历史真实,《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当时扬州曲家写“高祖还乡”题材套曲的亦较多。作者力求出新,避开正史内容,以普通乡民的视眼来写一代君王,遂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独特新奇。
第一部分是第一支曲子[哨遍]写高祖来之前,社长派夫派粮,村里一片忙乱,为全篇设置悬念;第二部分从[耍孩儿] 到[ 四煞]共三支曲子,写汉高祖仪仗队刚进村的场面,化庄严为荒唐,化神奇为腐朽;第三部分从[三煞]到[尾声]共四支曲子,写见驾、骂驾,揭露流氓皇帝的老底,是最精彩的部分。结构图:
农人眼光
看:乱纷纷接驾准备 看:威凛凛进村排场 气:明了了无赖皇帝
【疑难指津】
·高祖形象的理解: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开国君主在民间文艺和野史中是颇不得人心的,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究其原因,大概在民间有这样一种看法:他们两人都出身低微,才德亦不见得高超,只不过是乘乱而起,因势而成,称帝后又都兔死狗烹大肆杀戮功臣。因而后代文人亦多有微词。睢景臣此曲与正史的帝王形象大不相同,极尽嘲讽之能事,表达出对皇帝的蔑视,是难能可贵的。
··诙谐口语的理解:元代散曲由词蜕化而来,体式相近,但较为自由,且较多地使用民间口语,走的是平民路线。此曲大量运用农民口语、俚语,如“畅好是妆幺大户”“穿着些大作怪衣服”“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有甚胡突处”“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等,使人物性格特别鲜明清晰,真实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既具生活情趣又讽刺意味深刻。
【语言揣摩】
1.“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评析:原来这个故弄玄虚,架子排场十足的所谓“车驾”“銮舆”不是别个,而是无赖刘三。这里回应了开头的疑问,便急转直下,从开头的讽刺戏谑到指名道姓地数落刘邦的出身、丑事和恶行。且淋漓尽致,不留余地。
运用:猛然抬头一看,看多了一会儿便认得,差点把我肺都气炸了。(翻译)
32.“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评析:语出诙谐,似乎刘邦是为了赖帐才改名换姓的。其实汉高祖是刘邦死后的谥号,并非活着时的称谓。作者故意说出这种不合情理的话,显得非常幽默有趣。也使感情的抒发达到义愤填膺的高潮。
运用:模拟语气与语义,改编上句—
搞什么鬼,一不姓刘,二不做亭长,三不还我的欠帐,出去瞎混一向,回来就叫做汉高祖。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各题(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 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展开全文阅读
11.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
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
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
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
风,而有没有“人生如梦 ”的悲伤感叹。
讲析:本题为元曲鉴赏题,所选为阿鲁威的[双调]《折桂令·咏史》。10题考元曲语句的理解。曲中用典较多,要能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A 项正确。“酾酒临江”《三国演义》中有曹操“洒酒于江,表示凭吊”一节,另苏轼“一尊还酹江月”亦即此意。B项亦正确。因“紫盖黄旗”乃指天子气,曲中即指 孙权。C项正确。杜甫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诗句 。D项错误。曲中所写的三国英雄是曹操、孙权、诸葛亮三人,并无刘备,要按曲文来理解,不能想当然。11题是在10题基础上,考查对元曲内容、风格、手法的分析。分析不当的是C 项。其不当之处有二:一是表现手法没有“比较”“ 更惊起南阳卧龙”与“更立西江石壁”句中的“更”同义是“另外”之意而非“更加”。二是内容上没有表达“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这一层。不能把苏轼的《念奴娇》硬套进来。
【风景剪辑】
剪辑1:
据《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在做皇帝后的第十二年十月回到故乡沛县(他曾在沛 县做过亭长)。豁免了沛县的赋税,教沛中儿童一百二十人唱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 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并设宴款待“父老子弟”,“道故旧晚笑”,君民同乐。临行故 乡人再三挽留,又倾城相送,简直是君民依依不舍。
剪辑2: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舞台戏曲表演的底本,综合了歌曲、宾白和舞蹈。由科(动作)、唱(曲词)、白(说白)组成。主要角色是末、旦、净、丑、卜等。散曲是一种歌曲,只能清唱不能搬演,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少则两曲,多则不限。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为元曲四大家。
能力演练题库
【跟踪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元曲的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的宫调是音乐术语,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
同。
B.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亦有定格,只是可根据内容需
要加适当的“衬字”。
C.元杂剧每本一般分为四折,分用四个宫调,如王实甫的《西厢 记》。
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含有“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一套曲的第一支曲牌名,它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 索 :催促
②今日还乡故。 故:事情
③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大作怪:非常奇怪
④你须身姓刘 须:应该
⑤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耽:沉溺
⑥少我的钱,差发内旋还我 旋:很快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3. 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写的都是皇帝出行的仪仗,但从农人的眼光看来不过是常见的鸡、狗、蛇之类,这样就剥光了皇帝庄严神圣的外衣,具有辛辣无情的讽刺意味。
B.“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是写刘邦也曾参加过农业生产。揭示刘邦出身低微。
C.“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是写刘邦强夺别人的田地和财产。揭露刘邦强盗本性。
D.“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是写刘邦身为亭长,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用公家的税粮还私人的欠帐。揭露刘邦的无赖性。
4. 下列对本文的几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一农民对高祖还乡一事观察解释,刻划出了一个性格豪爽、泼辣,粗犷朴野、无所畏惧的农民形象。
B.本文由八支曲子组成,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C.曲中在揭露刘邦的“根脚”时把喂牛切草、拽坝扶锄作为出身低微的标志,是想表明“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
D.本曲对皇帝的讽刺十分成功,也极其大胆。巧妙地撕破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神圣面具。
二. 填空题 :
5. 元曲包括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元曲四大家。元末散曲作家睢景臣,字____________,乃扬州人,精通音律。
6. 将元曲与宋词作个比较,可以发现:在结构格式上,宋词__________,元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语言运用上,宋词__________________,元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试题】
三. 阅读下面两段曲子,回答7-9题:
[般涉调·耍 孩 儿] 睢景臣
展开余文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前,匹里头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
[嘲天子] 咏 喇 叭 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7. 对上述元曲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踢蹬吹笛擂鼓”是写皇帝出巡时一班人在吹奏乐曲。
B.“匹里头几面旗舒”几句是写高祖还乡时仪仗队所打的几面旗帜。有太阳旗、月亮旗、凤凰旗、飞虎旗、黄龙旗等。
C.“曲儿小腔儿大”是写唢呐虽小,但吹出的声音很大。
D.“水尽鹅飞罢”是讲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8. 对[嘲天子]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借吟咏唢呐,讽刺了当时狐假虎威、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一些官吏。
B.老百姓的犯愁、害怕,实际上是表达了军民的官府的怨声载道和切齿痛恨。
C.最后一句表明唢呐吹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要遭殃—家户户洗劫一空。
D.本曲前面几句主要从侧面写官府之害,后面几句是从正面直陈官府为害之烈。
9. 将[嘲天子]与[耍孩儿]两曲作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曲写的都是官宦贵族(包括皇帝)出巡的场面。且都有作乐开道的描写。
B.[耍孩儿]一曲着力写仪仗队中的各种旗帜,[嘲天子]一曲只写了唢呐的吹奏。
C.两曲均大量远用口语词汇。[耍孩儿]用语戏谑,暗含讽刺;[嘲天子]一曲用语平实,颇显怨恨。
D.[耍孩儿]一曲重在描写,不着一字议论,但亦能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嘲天子]一曲重在描写,议论简略,用意明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10-12题;
[南吕]一 枝 花 · 怨 雪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 梁州]才沾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扬花滚滚轻狂势。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茵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作非为,怕腾云相趁相随。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①。更长,漏迟,被窝中无半点阳和气。恼人眠,搅人睡。你那冷燥皮肤似铁石,着我怎敢相偎。
[尾]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长久计,尽飘零数日,扫除做一堆,我将你温不热薄情儿化做了水。
注:①孟浩然曾雪中骑驴觅诗,林和靖酷爱雪中赏梅,韩退之贬潮州时雪阻秦岭。此三人均可谓雪中寒士。
10. 对这首套曲有关加点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句中“六出”“三白”均指雪。此句对传统的“瑞雪呈祥”说法予以否定。
B.“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茵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言雪指雪花趋炎附势,只欺贫弱。不光临不愁温饱的富贵子弟,也不去成全附庸风雅垂钓寒江的隐逸之士。
C.“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因雪寒而沽酒取暖,负债累累;因雪迷关山,客游千里难归。
D.“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长久计”:表明作者不想再像“浪蕊闲花”一样到处漂零,决心破雪而归。
11. 下列对这套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套曲,“南吕” “一枝花”是宫调名,“梁州”“尾”是两支曲牌并组成套数,“怨雪”是该套曲的标题。
B.该曲首段人题。突出写雪花散漫轻浮、行踪诡秘,使人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丑态。
C.[梁州]曲运用孟、林、韩三人的事典,说明雪专门为难寒士,生动地写出了雪的罪孽。
D.[尾]曲将作者的怨恨抒发到了极点,并开始采取行动,将这不通人情的“薄情儿”,“扫除做一堆”,“化做了水”。
12. 很明显该曲的雪极富比喻和象征意义。试把这一层含义分析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3-14两题 ;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同“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3. 对这首元曲有关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曲中“淮山数点青如淀”是写草木葱茏、青翠欲滴的优美景象。
B. “箭”写江帆如苇叶,轻灵疾飞;“电”写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因山势陡峭,故飞如闪电。
C. “新月初学扇”一个“学”字,使月亮变得富有人情,顿显摇曳生姿。
D. “塞鸿”塞北鸿雁。“一字”是指鸿雁排成一字,掠过烟波浩渺的江天。
14. 对这首元曲文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江写山是从大处、远处落笔,着重勾勒大江远山之寥廓,是静态画面。
B.三四句 写帆写泉,分别属长江淮山中的个体景物,是从近处,细处着眼,侧重描写江帆、山泉飞奔迅疾,是动态镜头。
C.五六句写月和云的变化明灭之态,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与前四句相比,笔势则由缓变急,由柔转刚,呈现出起伏跌宕。
D.全篇分合自如。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图画,好似一部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形,无不毕备。
【创新试题】
六. 阅读下面一段《西厢记》中张生被迫“上朝取应”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曲词(节选),完成15-16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
……
[四煞]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5.结合已学过的一些古诗词曲,完成下列两题:
① 请再默写一句与上曲中“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情景意境庶几相似的古诗词曲(或诗或词或曲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试以本曲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一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正宫·端正好]一曲,很有意境,请把它改写成不少于300字的情景交融的写景散文。
参考答案:
1.C(《西厢记》有五本二十一折) 2.D 3.C 4.C
5.杂剧和散曲。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景贤
6.宋词严格,元曲较自由,可加衬字。 宋词典雅,多用书面语,元曲朴实,多用口语。
7.C(曲儿短,声音大) 8.A(外强中干不当) 9.D([朝天子]重在议论)
10.D(“浪蕊闲花”是喻指雪花)
11.A(“一支黄金 ”是套中首曲,不是宫调)
12.雪在这里象征了某些人的不良品性。到处闲逛,为害百姓,气势汹汹,欺贫怕富,胡作非为,似指盗贼、胥吏之类。包含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
13.A(写的是秋景) 14.C(应为由急变缓,由刚转柔)
15①主要应是下列几句(能写出一句即可):
a.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宫阙。 李 白《忆秦娥》
展开余文
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吞没涯。 马致远《天净沙》
② 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茭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
16.略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般涉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宋词两首——《念奴娇》《永遇乐》
下一篇:
唐诗三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