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一位辩论的对手叫告子。说到告子这个人,我们对他真是有些意见。因为他讲一句话,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孔子说的,这实在是很冤枉,差了一百多年。就是“食色性也”四个字。多少人都在说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冤枉,这不是孔子的话,这是告子的话,跟孟子辩论,在《孟子告子篇》里面的话。我为什么讲这个显得激动呢,因为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二十几年前,一到星期六下午我一定逛书店。有一次到一家书店门口,我看到他卖很多小卡片,我当然就看一看啦,居然看到一句话。美国的书店当然是写英文的啦,就是写英文的“孔子说食色性也”——Confucius said eating and sex are human nature。我当时看到很生气,连外国人都误会孔子说食色性也这四个字。当然我们要说明,食色性也并不是错的,人跟动物都食色性也,但食色性也不光是只有人啦,讲人性这样是不够的。讲那一部分是动物性,人有动物性,这一部分是对的。人除了动物性,还有属于人特别的性质,也就是孟子说的人跟禽兽的差别一点点,那个一点点是什么?那个一点点就不是食色了,告子主张食色性也,孟子说这是不够的,你不能这看出人跟动物的差别嘛,那怎么叫人之性呢!告子的口才也很好,他跟孟子的辩论里有一段,他就说,人性像什么一样呢,一条河流向下流,向东边开个口它就向东边流出去,在西边开个口向西边流出去。代表人生下来没有什么善恶,环境决定你。东边开口等于是我给你好的环境,西边开口是坏的环境,小孩子变成是受环境影响。这种说法就像西方说把人性当做白纸一样,人性是一张白纸。我们也说这样的话嘛,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人把中国文化说成酱缸,就是从这边来的。但是这种说法对吗?孟子就跟他辩论,孟子说得真好,他说水是没有分东跟西,东边开口,西边开口是你后天的作为,但是水都是向下流的。他说,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人没有不向善走的,这是孟子的意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的意思就是说人性对于善,就好像水之对于下,下是水的向,而不是说的性。这也很清楚呀,人没有不向善的,水没有不向下的。这是他的意思,要不然他怎么拿水向下流来做比喻呢。它是一个力量,而不是一个本质,本质是静态的,力量是动态的。所以向这个字是关键,它是动态的。所以你千万不要随便说人性本善,你说人性本善就要问为什么西方两千六百多年就没有人想到这么伟大的真理呢?是他们比较笨还是不用功,还是我们特别聪明呢?我们不要随便说别人笨,西方哲学家很用功的。马克思就是西方哲学家,他为什么没有说人性本善呢,因为人性本善不能成立啊。为什么不能成立,因为“本”这个字很难定义。你把本说成生下来就具备,那就犯了个错误,在西方叫做自然主义的谬误。什么叫自然主义的谬误,就是你把人生下来的自然情况加上一个价值,叫做道德价值,这是矛盾的事情。生下来就是,人身具有的叫做性,这个性不能够本身就具备善或者恶的价值。你说原罪代表性恶,那是信仰,你不用跟他争论。你说生下来具备善的性质,那善等于失去善的意义吧。当你说善的时候,一定代表别人没做到,而你做到,所以称为善,它具有评价的作用。否则你说每一个人都是善,没有人是恶的,或者只有狗是恶的,那别人就会说,那你跟狗去比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你不能说人性是本善的,本这个字说不清楚。后来很多当代的学者说,这个本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本是说人跟动物的差别,说明人有对善恶分辨的要求。那这个要求不能说已经善了,那你干嘛说本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