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33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落日的幻觉》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4日
集体讨论时间:2010年11月26日
上课时间:2010年12月3日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默读课文相关段落,能根据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内容的要点,把握说明的中心。
3、研读重点语段,通过语句排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说明文语言逻辑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的中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教学过程:
《落日的幻觉》学生预习提纲
一、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第1段对比人们对待日出与落日的感情态度,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3.根据4-7段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独立完成课后表格。
4、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6、课文4---7段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学生展示
1、第1段对比人们对待日出与落日的感情态度,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3.根据4-7段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独立完成课后表格。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4、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举例子、作比较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6、课文4---7段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从现象到本质(原因) —————逻辑顺序
600字
李旺华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落日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孤独之旅》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