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790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人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是诗更是画。读完《再别康桥》后,让人对康桥过目不忘,流连忘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的原因是诗人为之倾注了情感,才使得我们有这种感受。下面我们就来品读本诗,体会这种情感。

二、赏读课文

1、康桥的美如诗如画,这是因为诗人用他那独特的审美情趣,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景物。那么,诗人用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注意那些表现色彩的词语。

明确: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等自然景物。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脱俗的亲昵清新感。同时,景物的色彩绚丽;河畔的柳是“金色”,波光里的影子是艳的,软泥上的荇是“青”色的,沉淀着的梦是“彩虹”似的,一船的星辉是“斑斓”的。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的意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

2、这些独具匠心的景物传达出诗人的什么情感?试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你的体会。

明确:(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中,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桥河畔的柳树在夕阳中,像美艳的新娘那么动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情感。

(2)“软泥上的青荇”,“青荇”长在“软泥”上,那么润,那么柔,它随着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永久的恋情。

(3)“那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那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些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诗意,诗人的留恋之情全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4) “向那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此时诗人已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想象着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溯,寻彩虹般的梦,在水波和星光交相辉映中诗人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了此时,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5)“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与云彩告别,不带走走一片云彩。这种拟人与夸张的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的情意,诗人把对康桥的深深惜别之情寄托给了西天的云彩。

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诗人把对康桥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寄寓于这些独具匠心的景物之上。这些景物又共同营造一系列色彩鲜明、柔和明丽的意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明确:(1)“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现出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2)“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沉淀”与“抒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4)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了诗人不意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5)两个比喻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的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6)拟人手法:

“夏虫也为我沉默。”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

三、齐读全诗

四、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全诗七小节,每一节都是一个画面。大家说说构成这些画面的要素有哪些?

绘画美:

1:诗中多选用富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诗人借助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二)诗歌的韵律(音乐美):

1:全诗诗句的韵脚有ai(来,彩)、ang(娘,漾)、ao(摇,草)、iao(箫,桥)等。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这样,各诗节用韵错落有致,诵读时,也就自然有一种旋律感。

2:全诗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一种呼应,读起来意韵修长,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诗句排列的特点:建筑美

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同样给人以形式的美感。

五、课堂小结:

       华丽的语言让人过目难忘,优美的意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欣赏,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诗篇。

 

邵文丽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再别康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反弹琵琶奏奇响,老歌新唱——浅谈作文的创新
下一篇:《菩萨蛮·大柏地》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