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3514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诗歌鉴赏 高考复习(高三)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

景物形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

  意象: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境:意象的组合

鉴赏人物形象

  【作答方法】

  作答时一般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从诗歌的具体语言方面对这个中心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模式】

  (1)找出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总体概括出刻画的形象的基本含义;

  (2)结合诗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3)结合诗歌主旨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临 江 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                                                                 

〖参考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在风筝上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他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它的形貌画在风筝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中“山客”的形象。

答:                                                                 

  〖试题透视〗这首中的山客其实也是自己的写照。这首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

要概括“山客”的形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起居生活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体现了“山客”闲适恬淡的心态,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诗人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泛指失意者留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作予以简析。

答: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云   来 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诗中的云是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答:                                                                 

  【参考答案】诗中的云是个千变万化,似乎要给人们带来甘霖,却又根本无心解救旱苗的反面形象。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看似要干一番事业,而实际上却只顾空谈,不问苍生的当权者的憎恶。(或:对装腔作势,只顾表现自己,而不付诸行动的人的否定。)

2.鉴赏事物形象(意象)。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

答:                                                                 


展开全文阅读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写客中秋思的诗。要理解为什么诗中写到雁,就必须了解雁这一意象与诗歌主旨之间的联系。雁在古代诗文中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亲思乡和孤独连在一起。诗的第三句有一个词“乡心”,这是全诗的诗眼,因此,本诗中的雁意象是表明作者的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3.鉴赏景物形象。

【答题模式】:

1、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2、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3、概括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鹦鹉洲”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答:                                                                 

〖试题透视〗本曲一、二句描绘了小屋安谧而恬静、雅淡而优美的自然环境,自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三、四两句将读者引入青山白云幽邃飘渺的神迷境界,使人自然想起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最后一句交代主人公的身份——渔父。有此一句,境界全出:那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构成的极澄至净的世界何尝是“红尘”外的仙境,又何尝是现实中的实境,它乃是“渔父”心灵中的圣所,理想中的“隐士”精神世界的物化罢了。

〖参考答案〗流水  /  白云     “鹦鹉洲”是安谧而恬静、雅淡而优美的地方,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的最后三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答:                                                                 

  〖参考答案〗诗中选取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的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

    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通过这种客观景物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意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2)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3)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09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参考答案〗: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08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                                                                 

  〖参考答案〗: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我知道寺庙就在深山之中。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寥落萧条、荒凉孤寂、冷寂幽静、幽美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静谧安娴、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生机勃勃、繁丽、热烈、高亢、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旷远、雄浑壮阔、雄奇优美等。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展开余文
答:                                                                 

  【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题思路】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作者、注释。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                                                                 

  【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题思路】命题人已经将解题角度明确告知考生,考生只需将虚实部分找到即可。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展开余文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姚春燕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诗歌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班组小组竞赛规则规章制度(高一)
下一篇:巧思与情致——圣陶杯作文辅导笔记(《角度》《我看超女现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