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148
标签:
教师随笔
兰芝为何被遣归
1、 封建家长制下的逼迫。
这是传统的观点。刘兰芝的悲剧首先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悲剧。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 焦母的“恋子情节”。
从文中可推知,仲卿父亲去世较早,焦母一手把儿子拉扯成人,而且,在她的多年努力下,家境尚较为殷实。长年的生活磨难,使得她练就了铁一样的手腕;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对儿子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她心中的好儿子,就是要处处唯她命是从。所以他不甘心自己儿子的渐渐离他远去,不能忍受儿子对自己片言只语的反抗。在这种情形下,美丽贤慧的兰芝只能是她眼中的祸害的根源。
3、 仲卿的懦弱
仲卿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面对衷爱的妻子和敬爱的母亲,她太难取舍。她尊敬她的母亲,可以推想,除了遣归兰芝以外的事,他都能迁就他的母亲。然而,无率他怎样坚持,兰芝终被遣归,他除了说一些“海枯石烂,此情不移”的话以外,实在无能为力。你能指望他和母亲断绝母子关系吗?这绝不可能,和母亲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怎么忍心作出这样的决定。他是善良的,因此他也是无奈的,从而在行动上也表现为某种懦弱。
4、 兰芝的“贤慧”
某些情况下,美丽会成为一种错误;同样道理,某些情况下,贤良也会一种罪恶。在焦母的心中,兰芝是抢走自己儿子的罪人,所以她的眼中,当然视兰芝美德于不见;何况,兰芝是十全十美的吗,我们细究的她“自诉”、“遣归”的语言,为什么感到那么刺耳?
5、 兰芝的“不孝”
没有人否定兰芝是美丽的、贤良的,她的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能给焦家留有后代。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结婚三四年来,兰芝为何和仲卿“相见常日稀”呢?为什么结婚三四年了,还称其为“新妇”?所以,对焦母而言,有什么比为焦家留有一个后代更为迫切呢?(这一说法在安徽潜山一代流传甚广)
标签:
教师随笔
兰芝为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杂家杂谈——《孔雀东南飞》
下一篇: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