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54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语言(虚词、实词)知识,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要结合语境讲清楚,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词语。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束;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前等;使动用法:完、急、破、归等;虚词:以、之;被动句和判断句等,并熟练掌握文言句式;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常识,感知司马迁史传散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史传文学,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2.通过认真阅读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通过文本研习,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2.史传文学的笔法和语言艺术;3.文言常用词的积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4.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提示化合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文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在上一节课学习了他颇具文采的书信《报任安书》之后,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能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背景介绍

(一)合纵连横 

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

(二)廉颇简介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展开全文阅读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三)和氏璧传奇

1.和氏璧的来历

楚人和氏得玉璞pú(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氏为诳kuáng而刖yuè其左足。及厉王薨hōng,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名曰“和氏之璧”。(《韩非子》)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叫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里面包着玉的石头),他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璞来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到了楚文王即位的时候,卞和抱着璞在楚山下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都哭干了,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后觉得奇怪,就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这么悲伤?”卞和答道:“我并不是为被砍掉脚而悲伤,我是为宝玉被称作石头而悲伤,为忠贞之士被称作行骗之徒而悲伤。”楚文王就命令玉匠剖开璞,果然得到宝玉,因此,就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2.赵惠文王怎么得到和氏璧的?

自楚文王后,和氏璧一直留在楚国。到楚威王时,楚相昭阳有一次举行盛大宴会,拿来和氏璧让大家观赏,结果席间和氏璧不翼而飞。昭阳怀疑是张仪所偷,因为当时楚威王不收留张仪,张仪穷困潦倒,寄昭阳门下。昭阳把张仪打得皮开肉绽,打死过去好几次,张仪这才离开楚国,到秦国去。后来昭阳曾出千金求购此璧,但偷璧的人不敢出献,因此昭阳最终没能找到和氏璧。

有一天,一位远客来到赵国宦者令缪贤的府前,拿着一块玉璧叫卖。缪贤见此璧白润无暇,宝光闪烁,就花了五百金买下。后来缪贤让玉匠前来相玉,玉匠大吃一惊,说这就是真正的和氏璧。缪贤异常惊喜,连忙秘藏起来。但早已有人将此事报告了赵惠文王,赵王向缪贤索取,因为缪贤非常喜爱和氏璧,所以没有立即献璧。赵王大怒,趁出猎之机,突然来到缪贤家里,搜走了和氏璧。赵惠文王就是这样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上缪贤说的“臣尝有罪”就指此事。

3.和氏璧价值十五座城吗?

说和氏璧价值连城当然是夸张的,秦昭王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然只不过是一种欺骗的手段罢了。但和氏璧的确不同于一般的玉璧,它有独特的功能。

据古书记载,和氏璧大致是圆形中有一小圆孔的板状体,就好像是一个中间掏个圆孔的圆饼。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把它放在座位间,冬天则非常暖和,可以用来代替火炉;夏天则非常凉爽,百步之内,蝇蚋不入。所以称和氏璧为稀世珍宝,“天下所共传之宝”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4.秦昭王得到和氏璧了吗?

当时,给缪贤相玉的玉匠偶尔来到秦国,给秦昭王治玉,玉匠无意夸起了和氏璧,提到它的下落。秦昭王知道赵惠文王得到璧,便想把璧骗到手,于是才有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由于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秦昭王的阴谋没能得逞,秦昭王最终也没能得到和氏璧,直到秦始皇灭了楚国后,才得到和氏璧。

5.和氏璧的下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良工巧匠将和氏璧加以雕琢,让李斯在上面刻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制成传国玉玺,从此成为君权的象征。秦灭亡后,和氏璧又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中。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和氏璧便一代一代辗转相传下来。直到唐朝第九代李从珂时,契丹人耶律光打进洛阳,李从珂抱着和氏璧出逃,在玄武楼被火烧死,和氏璧从此下落不明。

三.质疑讨论、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

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 

2.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

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

3.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

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

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辨、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上性格,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国难当头,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

四.学习“完璧归赵”

(一)复述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的梗概(要叙述得简而明,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不是翻译原作):“被荐——对策——献璧——取璧(使人怀璧归赵)——斥秦王”


展开余文
(二)讲析简介廉、蔺(第1—2节)

1.课文的前两段是简介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但读完全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为后文两人的矛盾作铺垫。

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3.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得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试据文章布局的道理给予反驳。

不可删的理由有二:⑴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⑵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

(三)讲析“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和“缪贤荐贤”(第3—4节)

1.这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

明确: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也为引出蔺相如张本。

2.秦王“遗赵王书”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明确:置赵国于两难里(秦强赵弱,贪婪求璧;赵国君臣束手无策深感“予”或“勿予”)。赵国君臣“两难”境地,才有紧急的“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之议,在此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蔺相如救国于两难,突出了他的勇识。

3.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借缪贤亲历突出蔺相如的勇谋,尤其是智谋,虑事的周全长远,计策的可行有效)

4.文章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

第  二  课  时

一.讲析“完璧归赵”的经过(5—11节)

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在献璧后作者依次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一)讲析“决策入秦”(第5节)

提问:此段中哪几句是讲出使秦国的决策?

明确:“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负秦曲”;“城入赵……归赵”。

相如决策,解决了赵君臣不能解决的问题,见其智;愿当重任,奉璧入切,见其勇。这是一见其智(对话描写:相如决策——智;愿意入秦——勇)

(二)析“章台斥秦”(第6节)

1.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明确:秦国不合礼数有三:⑴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⑵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⑶“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表现出对赵国使者轻慢无礼,故相如断定他“无意偿城”,这表现了相如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2.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办? 

明确:⑴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⑵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⑶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相如怒斥秦王有理有节,“复取璧”见其智,怒斥见其勇。二见其智勇(语言描写:复取璧——智;怒斥秦王——勇)

3.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之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

⑴这段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

⑵从秦王的反应来看,这段话有怎样的特点?秦王“辞谢”是否仅仅因为“恐其破璧”?(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秦方要害,使秦王理屈辞穷)

小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有胆识,有智谋,善于相机行事,掌握主动。

(三)讲析“迫秦斋戒”(第7、8节)和“从者归璧”(第9节)

提问:秦王“诈佯为予赵城”后,相如又如何对策?  

明确: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在秦王朝廷上,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君臣,蔺相如不卑不亢;以诈对诈,迫秦斋戒,以争取时间。三见其智勇(行动、语言描写:以诈对诈——智;迫秦斋戒——勇)

(四)讲析“廷斥秦王”(第9、10节)

1.提问:秦王第二次接见,场面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次                    第二次

地点:章台                 廷(议处国政的处所)

人员:美人、侍从           九宾(礼待外宾的仪式)

场面如此隆重,烘托出相如的镇定自如,也表现出相如的胜利。

2.归壁于赵后,相如又怎样对秦王交代的? 

明确:⑴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⑵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⑶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⑷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3.提问:“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暗示对方,璧已归赵,如杀掉相如,有害无利。

4.提问:在相如的一番“廷斥”下,秦王和群臣反应如何?

明确:“相如而嘻”,发出惊呼,段无可奈何。秦王也只好自找台阶,说“赵王岂……欺秦邪?”最终“廷见相如……归之”。

五见其智勇(既知秦国历史,又洞察秦王内心——智;针锋相对,请就汤镬——勇)

5.学生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⑴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声称璧已送回赵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甘愿受刑

⑵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先割十五都予赵”——击中秦王要害)

⑶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解释“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故秦王之受欺,咎由自取,而相如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先割十五都予赵”检验秦王是否有“易璧”的诚意;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

⑷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归纳:以上六个情节,步步展开,层层深入,置人物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刻画其主要性格特征——智勇,写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五)讲析事情结果

1.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2.完璧归赵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原因是什么?

明确:秦诈璧靠的是势,相如存璧靠的是理。(秦王理屈——气馁,相如理直——气壮)

3.“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相如的这种品质,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⑴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⑵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第  三  课  时

一.讲读第三部分(14一16段)——“渑池之会”

(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读并试译这一部分后,研讨:这一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要求用四个字概括层意。

明确:赵王赴会——渑池斗争——斗争结果 

(二)讲析第一层(第14段)

1.“渑池之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明确:是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

补充: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2.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明确: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3.赵王赴会时作好了哪些准备?——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

小结:这一段交代背景,制定对策,寥寥数笔,具见廉、蔺胆识。

(三)讲析第二层和第三层(第15—16段) 

1.秦王怎样侮辱赵王的?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秦王饮酒酣”“令赵王鼓瑟”中的“酣”和“令”两个字可看出来。“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字表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注意:秦与赵同为诸侯,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且要写进秦的史册,这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

秦王:    “酣”“令”——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秦御史:  “前书”(不召而书)——见其预谋


展开余文
相如:    “前(曰)”,“前(进缶)”,“跪”——显出机智

秦王:     不许——不肯——不怿——为一击缶(被迫无奈)

2.面对秦王的侮辱,相如怎样与之针锋相对的? 

明确:首先,蔺相如上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相如以拼命和秦王斗争。秦王不肯,相如又“跪请”,秦王还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相如以“张目叱之”,使秦王的左右“皆靡”。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被迫一击飒。最后,相如又顾召赵御史书,以牙还牙。

3.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明确: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无须宏论,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①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②在秦王面前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大智大勇,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作了一个暗示(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4.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

5.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礼要求,相如又如何对策?

明确: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6.索十五城本来是秦“为嬉”的本意,作者为什么写待简略?——⑴秦王受惊,余悸未消,战局已乱;⑵“左右皆靡”,前车可鉴,群臣何敢妄为?也就不必多费笔墨。

7.“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一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迸一步表现了相如大智大勇的品质)

8.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渑池会上,相如面对群秦,以寡胜众,以宾夺主,由变动变为主动,处处见胆,句句见智,作者把人写活了)

9.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

小结:品读“渑池之会”中,秦赵双方的对比里,所突出的蔺相如形象。

⑴秦王和赵王的对比:秦王酒酣,请赵王奏瑟,盛气凌人;赵王鼓瑟,唯唯诺诺,胆怯顺从。

⑵秦御史和赵御史的对比:秦,前书,主动;记录令赵王,示秦强,录入史册公然侮辱赵国;赵,顾召书,被动,有胆怯退缩。

⑶秦之群臣和蔺相如的对比:秦人多势众,有预谋在先,齐祝寿提无礼要求;赵,就蔺相如一人而已,仓促应战,随机应变,针锋相对,而力挽狂澜,保全了赵国的国体尊严。

⑷蔺相如与赵王、赵御史的对比:前者勇敢而有急智,后两人很胆怯。尤其是在逼迫秦王击缶时,相如的勇气与胆识,表现特别突出。他针对秦王的无礼要求,要秦王击缶,“前曰”“前进缶”“跪请”,其动作很有礼节却又咄咄逼人,并在保持了最近距离时以死相逼迫秦王就范。面对秦王左右拔刃的危急时刻,相如“张目叱之”,则“左右皆靡”,足见其壮士之气骇人,勇气可畏。

⑸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对比衬托中非常醒目:所以“渑池之会”,秦终不能加胜于赵;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也是廉蔺合作的一次胜利。

二.读讲第四部分(第17-21段)——“廉蔺交欢”

(一)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后,划分层次。  

明确:分三层:⑴写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⑵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⑶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

(二)研读第一层(第17—18段)

1.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简相如出身低微,开始只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而现在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教师补充: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却是因为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

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引车避匿”。(“引”,退、牵拉。)从这里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三)研读第二层(第19段)

1.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

2.相如是如何说服舍人的?相如退让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相如采用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相如的启发提问,自然得出廉颇不如秦王的结论。然后,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将相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由此可见,相如对廉颇的忍让,是出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目的。

(四)研读第三层(第20-21段)

1.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 

明确:“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由此看出廉颇具有何种品质?——知错能改,坦白直率。 

3.“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爱国,爱赵国,仇恨秦国。 

4.“负荆请罪”这个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

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駣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

第  四  课  时

一.归纳主题

全文三件事,表现了两重矛盾(秦赵、廉蔺),前一个矛盾的发展结果,导致后一个矛盾的爆发;后一个矛盾的解决,又服从前一个矛盾斗争的需要。这样写,人物形象逐步饱满,主题思想逐层深化,从而在勇士效果上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完壁归赵”、“绳池之会”、“将相和欢”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品质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风格,也赞美了廉颇“负荆请罪”的优秀品质。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蔺相如

⑴有智谋:A.相如从得失利害观点分析,指出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B.从决定要奉璧赴秦到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C.当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璧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D.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急智胁迫秦王击缶,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⑵勇敢、机智:A.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璧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B.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C.璧玉送回赵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D.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迫秦王击缶,当秦臣杀他时,相如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识过人。

⑶爱国、忠心:A.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B.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以私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2.廉颇

⑴鲁莽善妒,心胸狭窄: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战功,看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己,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

⑵善于谋略: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軍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⑶勇于改过:当知道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天认错的精神。

3.秦昭王

⑴贪婪狡诈,性喜侵略:他恃着自已国力强大,逼使赵国献璧,根本没有用城交换的诚意,两次攻打赵国,杀伤过万,都显示他的狡诈及侵略野心。

⑵重利忘义,手段圆滑:他受相如愚弄,但考虑到杀相如亦终不能得璧,反将与赵交恶,所以完成礼节,送相如返国,凡事着重利益。

三.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3.课文以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全文在写相如时,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性特征。⑴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是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⑵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既举足轻重之势,又不同于常人。渑池相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⑶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第二段,是“廉颇蔺相如计”、敦促才成行的。后来又是他建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也正是他给了相如以强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极为爽朗,开始居功自傲,后来又负荆请罪。

四.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A.侧面描写。作品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相如的思想性格的?

⑴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⑵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衬下文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⑶廷斥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的隆重召见,侧面烘托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⑷渑池会上,相如置工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⑸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

B.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C.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中,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3.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宋山花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廉颇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窦娥冤》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下一篇:《儒道互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