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阅读:2310
标签:
德育论文
如何面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偏差 德育论文
由于父母离异、丧偶、未婚生育或其他原因,我带的几届学生里都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对于这些孩子如何进行教育是当班主任的必须认真面对的一大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常见的心理偏差有如下一些:
一、自私狭隘。家庭的不健全,使得这些孩子做事情更多地从自身出发来考虑,因为缺少关爱和保护,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别人和集体的利益则往往不怎么关心。
二、抵触叛逆。由于家庭的不健全,有些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人或社会造成的,因此对他人和社会有抵触叛逆的心理,在学校里往往是老师让其往东,他却往西,让人伤透脑筋。有时即使是他人的好意帮助也得不到他们的理解,甚至被他们误解或曲解。
三、抑郁冷漠。家庭的残缺使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失了应有的爱和保护。这些孩子有时候受到伤害也无处诉说,有了心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这些矛盾逐渐在心里积压起来,是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常常人为地将自己封闭起来,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
四、胆小孤僻。由于缺乏安全感,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胆小,不敢或不想与人交往。他们常常认为,如果少些与外界的接触就会少一些矛盾的产生,而矛盾少了自己就安全一些,这样时间久了,逐渐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
五、自卑敏感。家庭的不完整,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幸运,心理上的劣势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同时,他们对于其他人的交流也会很在意,生怕别人议论自己家庭的不幸,当别人议论他们自己比较敏感的话题时就会躲开。
六、“早熟”霸道。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时会显得很早熟,表现在他们处理问题的时候比其他孩子“有心计”、与别人情感的交往上很“霸道”,这些都源自他们想赢得更多的友爱和关怀,不愿意被别人抛弃的心理。
七、愤世嫉俗。这种心理往往是离异的父母们的憎恨所引发的,或者是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了外界不公正的待遇所产生的,并且这种仇恨和憎恨会逐渐扩大范围,由对一个人或某种环境的憎恨扩展到对他人的不满、对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不满。他们往往会小题大做,引发和其他同学的矛盾,甚至有时会“主动”制造矛盾,掀起风波。
针对这样一种现状,作为班主任又该如何对待呢?在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下面的一些方法行之有效。
一、帮孩子清理心灵垃圾。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常常淤积了很多负面情绪,但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班主任对这些孩子要采取单独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切勿在班上公开讨论。班主任同他们交流时要注意,倾听比言说更重要,他们的沉默寡言源于无人可诉、无处倾诉。因而要真心、耐心、细心地帮助他们释怀,消融他们的心灵伤痛,帮助他们清理心灵的垃圾,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学会宽容他人,走出心理误区。
二、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教师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会应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以及心理上的不适,掌握自我调节的科学方法,如补偿、疏导、宣泄、升华、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应对由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增强适应能力,使自我意识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三、性别教育不可缺失。性别教育的缺失,是单亲家庭孩子出现心理偏差十分突出的问题。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会给他们带来性别、心理方面的困惑。因此,班主任除了提醒家长要注意亲戚朋友的性别资源教育孩子之外,还要帮助他们扩大活动范围和社交面,让孩子多余同学、同伴交流、合作,指导孩子阅读有关的书籍、报刊,观看相关电视、广播节目,从中释疑解惑,获得必备的常识与技能。
四、给孩子另一个“家”。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和游戏的重要场所,班级心理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同学既是学习的伙伴,也是生活的伙伴,更是情感的伙伴,同学间建立的良好伙伴关系对于抚平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上的伤口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他们有了归属感,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创建,引导教育学生不要歧视、嘲笑单亲家庭学生,努力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平等、尊重、轻松、和谐的班集体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让爱落到实处。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尤其需要老师们落到实处的爱。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可以组成一个辅导团体,各自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他们以帮助,尤其要在精神上多加鼓励,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用爱心抚慰心灵创伤。教师要经常对帮扶对象的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跟踪了解、详细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还要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动态和情况,以便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爱心。
孙晟
标签:
德育论文
如何面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深入心灵的德育 德育论文
下一篇:
小议班主任工作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