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06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的层次探索式创新教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要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要进行教育改革,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育人,人——学生处于教学系统的核心地位。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对人脑的刺激的多少,对人脑的突触的多少,决定学生的记忆高低和接受程度。这些外界因素对学生脑的刺激,对于育好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如今,众多的教育专家面对现代教育趋向,提倡思维教学。对于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思维教学,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谨提出下列教学模式——层次探索式创新语文教学。为更好地说明这种模式,我可以把它分成几个模块加以论述。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模块,激发学生情意。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即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现代教学论的观点而言,有很多的先进教学方法,可以实现这一切实目标。其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正如赞可夫所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认识学习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才能真正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

例如:进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该词的现代歌曲。学生本身对于歌唱有兴趣,经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演唱,他们就能够很快地记忆本词的内容,并快乐而积极主动去学习本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难理解的知识,即使教师下大功夫讲,学生也很难理解,如构设问题情景,则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做。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多创设问题的素材,可将其设置成阅读提纲、思考题、练习题、课堂提问等,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气氛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领悟到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语文知识能力,把学生置于教学系统的核心,成为真正的主体;与此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二是引导学生探索与观察模块,引导学生观察(包括猜想)。

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居主导地位,作用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单凭教师干干巴巴的进解和叙述,学生无兴趣,既感到枯燥无味,又觉得难以记记忆和理解,这得需要教师的引导。从情感和认识方面来讲,记忆和思维在左脑,最终通过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而回络到支脑。举一例子来说: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对事物的初次认识是抽象的(不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最后在后脑中成为图像。因教学模式只侧重于在左脑型教学(即死记硬背)忽视对右脑的开发,致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若要对学生左右脑共同开发,须得引导学生探索,并和观察统一起来,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时,教师可从网络上选择一些关于该词的图片,如苏轼人物图、圆月图等。这样学生亲自感受到新奇的刺激,亲眼看到了鲜明的现象,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了学生的左右脑。

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挖掘观察素材,针对素材的每个细节,引导学生探索、观察,在加深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学生的研究与思维过程模块

研究包括详细分析与综合,使结论从猜想到正确,就是说它是一种细致入微的思维过程(即抽象的问题变为具体的有实质意义的结论)。

思维具有独立性(即独立思考),学生是教学系统中的主体,思考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一个“思”字,抓住了学生为主体的要害。我们评价一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常常要看学生能否全身心的投入了,是否真正独立的思考了,然后把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或自我总结,这就是研究,即思维加工。思维加工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志,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的教学,学生背诵完该词后,教师应适时提出问题——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呢?学生就会展开探讨与交流,并且他们会发表各自的想法。教师看到时机成熟,就要进行归纳,从而确定答案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思维加工后的成果了。

四是强化训练与潜移(即知识的拓展)模块。

训练就是新知识的潜移过程,体现了学生评估的主体地位。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认、动笔写、动手做,均贯穿“动脑思”。七个“动”实质上是指把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学生主体全身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撞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体信息(即新知识)的潜移变化律率,把信息固定在学生头脑中,完成左右脑的信息转化,即新知识的抽象记忆——具体固定。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大训练量,和谐的变换训练方式,不断的丰富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训练中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全面发展。例如: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时,教师适当地把本文的以月思人的信息,发散到其它以月思人的古诗文上,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

这样的训练方式能激起学生的记忆思维,是多种信息交汇在一起,达到了单信息向多信息的贯穿交流,课堂上就弹奏起知识海洋的主旋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新知识的记忆。

五是重视反馈作用,矫正误差模块,促进语文素质教学的新发展。

沟通教与学,学与学的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

反馈过程是检验学生效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完善教师教学的有力渠道。教师的主导传授与学生的主体接受是否相协调,学生主体是否能完全接受,通过反馈便可以检验。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即将完成教学时,可以设置多种类型的练习题,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的成效。


展开全文阅读
可见,反馈是检验教与学的尺度。教师可通过反馈信息及矫正误差,完善教学方法,以便珍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上述是我对“层次探索式创新语文教学”的一点浅陋见解。为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上推广该模式,我把其基本层次框架略述如下:1、激情导入模块;2、诊断测试模块;3、展示目标模块;4、教法实施(达标过程)模块;5、达标测试模块;6、反馈信息模块;7、矫正误差模块。当然,该框架可灵活运用(结合上述五点认识),在此,我不多谈。

“层次探索式创新语文教学”其本质就是思维教学,其核心是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学会自学语文知识的能力。

面对跨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要彻底转变观念,思想要现代化,变死教硬灌为激发兴趣,诱导性思维教学。把“人——学生“立于教学系统的核心地位,促进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教学迈向新台阶。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田马初中  王志伟)

 

碧天云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沁园春雪》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心声》 教学案例(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