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63
标签:
教学论文
《到达彼岸的桥梁——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教学论文
四川省苍溪县岳东镇初级中学校 文术国
联系电话:13541977608 邮编:628431
导语是学生学习知识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桥梁。没有桥梁,我们可以用其他各种方式如乘船、绕道等而到达彼岸,但这需费时间和精力。而桥梁可使我们直接而快捷地到达彼岸。因此,作为桥梁的导语是一节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
一﹑导语的概念﹑目标及其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导语的设计,应有恰当的针对性,导语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密切的关系。
2.内容的启发性
导语应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他们学有所得。
3.设计的趣味性
导语内容的选择﹑语言的点拨等都要考虑其趣味性特点,让学生觉得饶有趣味。因而愿思﹑乐学。
4.较大的灵活性
导语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对象以及教师的专长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与方法。
二﹑导语设计的方式方法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作用,在于使新旧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建立知识连贯性;使学生对所学新单元﹑新课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借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做好学习的准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引起学生旧有知识结构的调度,使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导语的设计与运用,要求教师有丰厚的知识功底,也要求教师有灵活的教学艺术。下面就归纳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语形式。
1.解题式导语
标题是文章眼睛,是读者接触的第一步,很大一部分文章,可以透过标题看到作者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解题式导语就是帮助学生透过对标题的讲解与分析,从总体上抓住文章要旨,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写作特点,然后才较顺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课文内容。如有位老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猜测内容之后,她归纳说:“同学们从题目的示意中已经看出三点‘可能’:(1)这个题目可能告诉我们百草园是怎样一个园,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是怎样的。(2)可能告诉我们三味书屋这个地方是怎样的,鲁迅先生在那里的学习情况如何。(3)也可能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是怎样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是否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呢?下面我们翻开课文一起学习。”这个导语一是可以透过题目,分析猜测课文的结构和大致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及文章结构的密切关系。二是这个导语仅仅是猜想,就使得学生急于翻开课文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从而为进一步探求课文的细节内容和解决“我”为什么不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的问题打下基础;三是容易触及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题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词语,通过对其分析和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上面的导语就抓住“从”和“到”二字,分析这二字的区别,原因和结果。但不是所有课文的导语都必须从标题入手。
2.悬念式导语
悬念,就是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是对人们期待﹑渴望心理的强化。经常应用于电影﹑电视与文学等领域。
悬念式导语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追求的心理,使他们对作品的情节或思想内容产生急于了解的行动。学生的问题悬而未解,教师再去讲课文,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怎样设计导语才能使学生的心理造成悬念?常用的方法是从课文内容中截取一些令人担心的故事情节或概括叙述人物的悲喜结局,以激起学生担心和探求的心理悬念。譬如,有位老师上《狼》时,先不接触文章,而是给学生讲了课文中屠夫的窘境。这样屠夫的命运在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悬念。
悬念式导语使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能力高度集中,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快感,或者沉浸在情绪得以释放的愉悦中,教师能把学生悬着的心投向课文,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
3.引趣式导语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原动力。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引趣分为故事引趣、问题引趣、谚语引趣、竞答引趣等,它是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的,是诱导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的。
比如,学习字词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同学们大多数不愿意去学,也轻视此类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此类知识时可以经常有针对性运用故事引趣的导入方法。例如,在讲“形似字”时用《甩斧》的故事导入(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土豪倚仗县令是他的亲戚,为所欲为,百姓都恨他怕他。一个农民一气之下用斧子把他砍伤了。这时,恰好新县令上任,他马上写了状词上告,状词写道:“用斧杀人,罪大恶极!”他想,这次我有理,新县官一定会判那农民的罪,这样一来,自己又可以得势了。那新县官却借此压一压他的气焰,便提笔在状词的“用”字一竖下加了一横勾,使“用”字变成“甩”字。开堂审判时,新县官把状词扔给他说:“甩斧是无意,有什么罪?你又没死,怎么说他罪大恶极?你分明是夸大其词!至于你平时的仗势欺人的行为,本官还想调查调查!”),使他们对之产生兴趣并明白其重要性。
引趣式导语关键在于“趣”字,从而把课堂气氛调节到使人觉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愿意乐学的状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有趣而引趣,为了活跃而活跃,于是打趣取乐或哗众取宠,天马行空,这不但起不到引趣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使课堂犹如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4.活动式导语
皮亚克说:“知识的本身是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式导语就是采用解题、问答、实验、实习甚至游戏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言行上、思想上的参与和投入,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启发,或引起思考,或产生疑问,利用动手、动口、动脑来提高课堂效率。
用演示练习激起思维是活动式导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为了引入课题,教师玩了一个小魔术作为课文的导入,并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一个字是“骗”,再引导学生找出皇帝、官员、百姓受骗的原因,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很顺利地把思路转向课文,在其中还穿插一些社会上的“骗”的现象,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展开全文阅读
导语的方式还很多,如过渡式导语,就是有意识地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点,利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沟通、对比,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到新的知识点上,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图片式导语,就是在引入新课时利用课本的插图或教学中的挂图、图表、图片、仪器、模型等,结合适当的讲解或提示,使学生视、听、思维联合投入的一种导语方式;音像式导语,是图片式导语的延伸和强化,它主要包括以一些现代化光电设备如录音、幻灯机、电视、电影、多媒体等设计的导语。
当然,导语设计远不止这几种,而且各种导语并不是毫不相干,水火不容的。实际上往往是以一种为主其他相辅的混合式导语。但不管如何变化,其作用只有一个,即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去调动自己的感官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
导语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只有不遗余力地探讨研究,才会把导语设计得更出色,更科学,从而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为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掌握增添一份希望和可能。
文术国
标签:
教学论文
到达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春草散章读书笔记 作品赏析
下一篇: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主题班会稿(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