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04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要重学善导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应变师生的教学关系为学导关系,是学导结合、重学善导的课堂。

  重学,就是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既然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就理应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学的自由,保证学生学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学的指导。

  关注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的状态昭示学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察言观色,用心倾听每朵花开的声音。在一次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上,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课始,于永正让学生交流预习的收获,一边设问: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词语,课文读了几遍?一边凝神扫视全班学生,并让生字都认识的学生举手示意,当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举手时,及时点评。在随后的初读过程中指名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于永正听得用心、看得仔细,且敏锐地发现问题,当场给予纠正。当让学生说说“嗔怪”这一词语的意思时,学生没有反应,于永正一边真诚地进行自我批评,一边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于永正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要向课前、课后延伸,如从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渗透学习方法 崔峦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要实现 “美丽的转身”,即从传统的重内容分析转向重策略导向。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阅读,重视方法的学习,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为前瞻,更指向学生的发展。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学法的重要性,但有不少教师却陷入了另一种怪圈,即学法的僵化和模式化,课堂热衷于形式主义。然而,最好的学法就是能顺应每个学生的特点,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既注意到学生的共性方法,又能发现、梳理、归纳学生的个性方法。

  展现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的设计思路,强调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暴露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教学,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学导结合的语文课堂更应凸显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语言实践的学习空间。于永正执教《爱如茉莉》时,整堂课指导学生展开朗读实践,引导学生以读促悟、读中见悟,并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朴实无华的形式背后透射的是于永正对本色语文、简单语文的深刻理解。

  发展学习能力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发展语文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的练兵场,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展开充分有效的语言实践。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花钟》,课堂结合年段目标要求和文本特点,重点组织学生进行概括、书写、表达等训练。练习概括时,林莘首先要求学生用3个词语概括对花钟的第一印象,接着在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基础上练习用抓关键、抓要点的方法概括节意。练习表达时,林莘首先引导学生从第一段文字中寻找各分句之间的共同点,发现语言规律,体会写作方法,进行比较阅读,接着播放各种花开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迁移仿写。整堂课,林莘把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善导,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点拨。语文学导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动态变化中,教师既要牢牢把握学习的方向,强化目标意识,又要及时把握和调控学情,确立生成意识,以导促学,顺学而导。

  捕捉导的时机 在什么时候导,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做到“三个不教”,即学生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读了能懂的不教,教师教了学生还不懂的不教。教师的导当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

  讲究导的方法 一是导解读思路。教师要钻研文本,做学生学习的表率。二是导内涵体悟。特别是在文本关键词句的体悟上,教师要着力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是导方法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

  语文学导课堂,教师应该在学和导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充分重视学生的学,又能随着学生的学情相机而导,把学和导有机结合起来。

  

吴培金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怎样孝敬我的父母呢? 教师随笔
下一篇: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