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25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伊豆的舞女》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
 设计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使用时间:2013.05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川端康成的作品及创作风格。 

    2.探讨分析小说中舞女“熏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东方文化中的含蓄美。 

    3.深入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体会小说自然风景与人和自然融合的表现手法。 

    4.通过细节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5. 理解作品中弥漫着的孤寂凄清的氛围。 

【学习重点】  “目标”之2

【难点解决】  “目标”之5

【教学方法】  阅读探讨,合作探究

【学习内容与过程】

NO.I  预习导读

 一、导言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国一样,牵动着我们广泛而长久的情感丝线,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一生中未曾与某个具体的日本人有过接触,他的内心也许蕴藏着难以言说的爱恨情仇。今天,让我们抛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直奔日本文学的一座高峰——川端康成,领略一下来自日本伊豆的唯美的情调。

二、预习安排: 

1、【词语基本功,读书必先行 !勤用工具书,善假于物哟!】由于课文较长,在课堂阅读太费时间 ,所以同学们宜安排在课下自己阅读,扫除字词障碍,读后要交流呀。(例词)

木屐  目不暇接  呆若木鸡  玲珑小巧 踟蹰不前 黑魆魆  绯红 臊红 揩席 惘然 豁然开朗   

玷污 霎时 翌日 倏地 缱绻 嫣然一笑 令人窒息  眼泪扑簌 芳踪渺然 赫然 舢板 闲情逸致

2、【资料链接】读下面一段文字,看与你搜集的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有何不同。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大阪府三岛郡丰川村大字宿久庄,靠近京都。康成一、二岁时,父母因患肺结核病溘然长逝。祖父母便带康成回到阔别15年的故里,姐姐芳子则寄养姨父家。康成由于先天不足,体质十分孱弱,受到两位老人的过分溺爱,他整天被闭居在阴湿的农舍里,与外界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接触,“变成一个固执的扭曲了的人”“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为此而感到忧郁与苦恼”。直到上小学之前,他“除了祖父母之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一个人世间”。 

      康成上小学后,不到三年,祖母和姐姐又相继弃他而去,从此他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祖父眼瞎耳背,终日一人孤寂地呆坐在病榻上落泪,并常对康成说:咱们是“哭着过日子的啊”!这在康成幼稚的心灵投下了寂寞的阴影。康成的孤儿体验,由于失去祖父而达到了极点,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悲哀因素,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这种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是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的重要原因。 1914年5月,祖父病重后,他守候在祖父病榻旁,诵读《源氏物语》那些感时伤事的、带上哀调的词句,以此排遣自己,沉溺于感伤,并且决心把祖父弥留之际的情景纪录下来,于是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来。这篇《十六岁的日记》既是康成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9年诺贝尔基金会为了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3、知人论世,了解一下创作背景。 

中国的一位普通读者曾说:“川端的作品中有一缕氤氲首尾的凄凉,构成了含蓄的悲剧美。

川端康成说过:他自幼犹如野狗,是个感情乞丐。川端康成二岁丧父,三岁丧母,七岁失去祖母,十岁失去姐姐,十五岁时又失去唯一的亲人祖父,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孑然一身的孤儿经历,造成了川端康成孤僻、内向和病态的性情。这种“孤儿禀性”自然会使他更多地去感悟人生的苦短和哀怨。加之,在东京大学读二年级时又失恋,更加重了他的孤儿心态和自卑感。这些在《伊豆的舞女》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极为丰满的折射。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是作者28岁时的作品。小说描写的是20岁的高中生“我”与14岁的舞女——熏子在伊豆相遇而产生感情的故事。这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作者根据自己20岁时去伊豆旅行的体验写成的。川端康成三岁丧父,四岁又失母,从此,他便随着祖父母回到老家——大阪府三岛三郡丰川村过日子。7岁那年祖母也去世,10岁那年,唯一的姐姐又夭折了,剩下川端康成跟他的几乎双目失明的祖父住在一所古老的大房子里,阴郁地过活。15岁时,祖父又溘然长逝,他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1917年川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幼年的不幸和孤儿生活造成的心理创伤以及性格上的畸形,使他时时感到凄凉、痛苦和郁闷,远离故乡来东京求学,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他更觉难以适从。1918年秋天,川端刚升入高二不久,怀着一种暂时逃离宿舍,逃离人群,使自己透一口气的心情,作了一次伊豆旅行。在伊豆他与巡回艺人兄妹及一家相遇相识,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受到了大家庭似的温情。这都是他由于孤儿出生在社会上过多地承受过分的怜悯或无端的歧视而不曾得到过的感觉。听到舞女从社会的一般意义上夸奖自己“是个好人”,他第一次感到摆脱了孤儿出身的阴影,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正常的人,第一次感到满足和陶醉。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涟漪。并与熏子产生了一段似有似无模模糊糊的爱情故事。 


展开全文阅读
三、回忆课文,疏理内容,口才展示 

1.毛遂自荐一下吧?来复述故事的情节:

(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一名高中生在一次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并与之发生了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 

2.梳理课文中我眼中的少女的形象

   【练练两步走】走起、、、、、、一、分组讨论、、、、、、二、总结熏子的性格特征。

外貌:十七岁,发髻,---------------东方典雅式的美 

     给我端茶,却洒了一地   ---------------  羞涩柔媚 

     路上交谈(绯红)   ------------------含羞,天真 

     裕场裸体跑       ------------------天真无邪,纯洁无瑕。同时净化我的灵魂 

     和我下棋(倏地脸红,扔飞跑)------------------天真,可爱

     听我朗读小说       ---------------     动人、美丽 

     同行、给我找水、给我手杖 ------------------体贴入微 

 (想和我看电影 ---真情的流露           相别 默默相送 -----多情、无奈、痛苦)

四、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思考这篇小说是以什么打动读者的。(畅所欲言哟!)

NO.2  研读探究

导言:我们看惯了把爱情写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认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那才叫爱情。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小说,却把爱情写得凄楚柔婉,别有一番情致。同学们仔细阅读,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一、阅读与探讨: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世俗之人想象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乃至山盟海誓。他们只是通过几次回眸,然后这篇小说却倍受青睐。请同学们探讨这篇课文与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 ?(开始讨论吧)

【明确】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情节上,作者的重点是注意用敏锐的、纤细的感觉和诗意化的文笔表现爱情本身。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十四岁的舞女熏子的刻画,对女性美的挖掘。熏子朴实天真,纯洁无瑕,无忧无虑,明艳照人。苦难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刻下痕迹。那种纯真的美,消解了“我”的情欲冲动,净化了我的灵魂,转而对之同情、爱怜。作者用精湛的语言艺术,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如比喻、象征等,创造了笔下最完美的艺术形象。

    (1)作者善于通过外貌描写,表现女性的形体美和纯情美。作品多次通过“我”的视线描绘了熏子的外貌,多方面地表现了她的形体美和纯真美。 如“舞女看上去约莫十七岁光景。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这里作者着重通过对舞女发型的描写,刻画了舞女的外貌美,这种具有古典意义的美的外貌,含蓄蕴藉,充满传统“淑女”的韵致;  

“浴场裸体”这段外貌描写着重对舞女形体的刻画,突出了舞女的天真与纯洁。当舞女看见自己对之怀有好感的“我”与那个汉子,满心喜悦,便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喊叫着什么”,这娇美而坦白的形象,充分袒露了舞女无瑕的内心,而对“我” “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脑子清晰得好象被冲刷过一样”,舞女那纯洁的形体,稚气未脱的行动,消解了我内心“欲”与“情”的紧张矛盾;情欲之爱升华为精神之爱。 

(2)川端又是一位擅长描写人物心理的作家。他特别善于细腻深刻地刻画女性的心理,善于抓住日本妇女的性格特点,精心刻画她们复杂的心理活动。《伊豆的舞女》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小说中,舞女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我”的印象、感觉来描绘的。如:“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作者在这通过舞女在特定情势中表现出来的行动、姿态、神情等外部特征,揭示了情窦初开的她,在自己对之怀有好感的男子面前所表露出的拘谨、害羞和紧张的心理。此类描写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又如“我”与舞女告别时:“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通过舞女的表情与动作,揭示了舞女随着情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内心,揭示了她对“我”的欲说还休的依恋、离别的哀愁与爱情无果的凄苦。清淡中出奇趣,简洁里寓深意,将舞女复杂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韵味无穷。 

    (3)从艺术的的角度,川端的作品非常善于刻画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细节描写着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还采用西方文学中意识流等方法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感受。伴随着舞女的相识相遇、相爱相别,我的心绪不断起伏变化莫测,时喜时悲、时欢时忧,或简洁直接,或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夜雨闻鼓”部分,作者细腻刻画了“我在短时间内多层次的感情变化。当暴雨倾盆时我立不安,担心天气阻止了舞女的演出团,当暴雨声中隐约传来鼓声时,我焦急地几乎“抓破”“接雨板”,“把身子探了出去”,渴望将鼓声听得再清楚些,当黑魆魆的夜空中断断续续传来阵阵鼓声,“惘然呆坐”心情紧张的“我”顿时舒畅起来;当热闹欢腾的夜宴突然静止下来,“我的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透过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害怕舞女会被人玷污而忐忑不安,心烦意乱……我的心被“鼓声”牵引,或焦急、或失落、兴奋或忙乱。作者借助生动刻画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表达了我对舞女的牵挂和爱恋。 

   (4)作品对自然风景的刻画很有特点。小说没有大段的自然风景的描写。小说的背景也是极富浪漫色调的抒情世界。从小说的写作背景来看,作家将故事置于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世界里,为纯情描写制造了良好的氛围。小说开头写道:“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里所说的天城山位于诗画王国——伊豆半岛之上,这里是有山有水的风景画廊,岛上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令人目不暇接。夏季,山坡上长满迷人的高山植物,密林中点缀着古色古香的名刹和热气弥漫的露天温泉浴场。在漫天飞舞着悠悠绿韵的山林中,时而一阵骤雨横扫过来,时而又是阳春天气。在作品中,作者善于用洗练的笔调来描绘自然的清新、恬静与纯美,并通过自然色调与气氛来映衬人物的活动与心理。纯真的感情与纯静的自然水乳交融,达到了一种超乎尘世的境界。川端的作品非常善于对自然风景的刻画,常常用把人物放在自然风景中进行描绘,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表现一种优雅、纤细的美。晶莹透明的阳光与少女洁白修长、宛如一株梧桐的胴体交相辉映,衬托出少女纯净无瑕的灵魂,像清泉般的荡涤着我的心。开篇那骤雨,表现了我急于追寻舞女的焦灼,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契机;黄昏时分的暴雨却突出我的焦躁和痛苦。澄澈的秋色如梦似幻般配的伊豆风光给全篇定下了明朗的基调 


展开余文
     二、进一步探讨: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我”与舞女的爱情的?试举例。(讨论继续) 

【明确】作品中对“我”与舞女的爱情,不是直截了当地描绘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情绪来透露、暗示的,特别依赖于人物的感觉。作品中无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颦一笑,动作举止皆是感觉的产物,是人物情绪的表露。因此,作品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充溢含蓄空灵之美。不仅如此,作品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悟觉。如作品的结尾:当“我”与舞女离别之后,纯真之恋已经终结,“我”在船舱里:“脑子空空,全无时间概念了。泪水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脸颊凉飕飕的,只得将书包翻了过来。……就是让人瞧见我在抽泣,我也毫不在意了。我若无所思,只满足于这份闲情逸致,静静地睡上一觉。……产生了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三、激趣探究:为什么课文弥漫着一种孤寂凄清的情调。为什么熏子和“我”不可能进行一场轰轰轰烈烈的恋爱? 

【明确】小说中的“我”和熏子的爱恋,没有欢欣喜悦的热烈表白,也没有悲愁痛苦的剧烈宣泄,而始终郁结着一种股淡淡的和绵绵的惆怅。“我“孤儿身世,多愁善感的本性,使我怀着哀伤的心态面对一切。而舞女身份卑微,境遇悲惨,也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悲伤,所以在那样的时代,我和舞女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萍水相逢并结识,带来的注定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最终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惆怅和无奈的忧伤。 

    四、拓展探究:试结合文章第1段、第67-72段谈谈:小说为什么选择“雨”做背景呢?小说如何自觉地把人物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契合,从而达到优美的“忘我之境”的?

【此处不用给答案了吧?有了以上研讨的基础,老师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加油啊!】

【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爱拼(爱读爱写)才会赢!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

我的收获与反思:                                                                     

                                                                             

 

涛声依旧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伊豆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劝学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