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78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行道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哲理性的语句和“神圣”“痛苦”“深沉”三个关键词,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体会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从行道树的无私奉献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一、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2.导语:其实,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正如歌中所唱的“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这正是奉献者的形象。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去感受奉献着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字词积累。
3.抽生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4.教师范读(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5.学生齐读。
三、抓住文眼,把握全篇
1.教师教给方法——“牵牛鼻子读书法”
2.学生速读,找“牛鼻子”。(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3.交流,找出个关键词
4.合作研讨:
1)行道树的神圣性表现在哪儿?(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2)行道树的痛苦在哪里?(渗透对比手法)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深沉又表现在哪里?
3)交流理解
5.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归纳总结,升华感情
1.行道树具有什么精神?它象征了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2.在我们周围,哪些人具有行道树的这种精神?
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或对行道树说些什么?)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摘抄积累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落。
2.《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
道树是为城市空气污染,为市民健康而忧愁,现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请同学们借行道树的视角,写出城市蓝天秀水,草绿花红的新变化。
板书设计 :
行道树
张晓风
神圣 痛苦 深沉
(奉献者)
李月琴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行道树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祖国,我想对您说 学生作文范文
下一篇:
第三节《语言的锤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