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作文素材
阅读:373
标签:
作文素材
小学数学雷人试题,北大、清华研究生败下阵来
中新网杭州7月30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肖娜)近年来,每每暑假季,网络都会曝出各种“诡异”的暑假作业。日前,微博上一道小学数学神题引发关注,该题目不仅放倒众网友,就连很多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们都纷纷败下阵来。
记者在该微博上看到,这道奇葩数学题是:“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1.叮叮叮,叮叮叮_____________;2.啊,啊,啊,啊_____________;3.呜呜呜,呜呜呜_____________;4.喵喵,喵喵,喵喵_____________。”
众网友看题后纷纷表示,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有网友表示,连题目都看不懂,真为自己的智商着急。也有网友吐槽称,如此神题,估计连研究生也未必能做出来。
30日,记者联系到北大、清华等数名高校研究生,一同研究这道小学神题。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何升云(化名)对着这道题目愣了半天,抬起头告诉记者,“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题目,叮叮叮和呜呜呜有什么区别。”
“也可能‘叮叮叮’和‘呜呜呜’根本就没有区别,是大人的思维,想得太多。”何升云如是说。
数小时之后,何升云仍未找出该题目的正确答案,自称败下阵来。
北大数学系研究生沈谦(化名)表示,看不出这道题的出题意图,题目可以有多种不确定的理解方式,只能当做是出题人不负责任的一时兴起吧。
据媒体报道称,华中科技大学(微博)附属小学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解析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3×2;1×4;3×2;2×3。这位老师说,小学生和成人的思维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受过类似的教育,如果把此题中的拟声词换成水果或者其他实物,以图示人,估计绝大多数能找出规律。
近年来,每每暑假季,网络都会曝出各科目、各类型看似“诡异”的小学作业。
然而,小学作业题目屡出刁钻怪题,这是新世纪、新时代下,教育方式及内容的改变吗?这样的“创新”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对此,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傅素芬告诉记者,其实不仅仅是小学的寒暑假作业出现这种情况,就连近几年的高考(微博)题目,有时也出现很多偏题、怪题。
傅素芬表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近几年来,各年级、阶段的老师们出题的普遍趋势偏向于怪题、创新题,基于这个教育大背景,一些小学老师或会选择从小培养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创新题目的训练有利于打破其固定、或陈旧的思维模式,受训练的孩子们思维灵活度会增加。”傅素芬表示,但是,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出题,倘若小学题目的出题方式一味追求新奇、一味增加题目难度,这和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就背道而驰了。
“小学阶段,难度过大的题目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严重的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会被抑制。”傅素芬如是说。(完)
标签:
作文素材
小学数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学霸情侣爱情考研双丰收,考入同一大学同一专业
下一篇:
2013年云南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把握成功的摇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