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307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                                         

备课:初二语文组       执笔:      审核人:         执行日期: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学习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学法指导;游记,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青海湖诗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需水量754亿立方米。古称“西海”“羌海”,汉代称“仙海”,北魏更名为“青海”。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颠簸 bǒ 犬吠 fèi  恬静 tián   涟漪  lián yī   逶迤 wēiyí 安谧 mì  牦牛 máo   

潸然泪下shān   娓娓动听 wěi   凿开 záo篝火 gōu 虚无缥缈 piāo miǎo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2. 解释下列词语。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毅然决然;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自读课文,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以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3)明确目标

(4)学生自学;

(一)自学提示一; 自读课文,用5分钟时间,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1.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2.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草滩

3.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观赏湖水

4.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乌云

5.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观赏万里晴空

6.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观赏草滩与山峦

7.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 观赏岛屿

8.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观赏结束

(二)自学提示二;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游前,游中和游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各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带着憧憬的梦幻到达青海湖

                            湖水蓝

 梦幻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境界   环境美   梦一般的景色

                               传说奇

                               物产丰

           担心梦幻般的境界遭到破坏

(三)自学提示三;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的?用5分钟的时间归纳一下。1.湖水蓝得醉人 2.环境氛围清新幽静3.神奇传说神奇迷人4.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5)拓展延伸;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写一段简单的景点游览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6)总结;文章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青海湖的魅力,它富饶,可爱,从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青海湖环境清新幽静,青海湖鸟岛之神奇及鱼类之丰富等方面描绘了青海湖醉人美,这种美是纯自然的,没有被人工破坏的,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抒发了一种感慨;希望拥有现代文明的人珍爱自然,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

(7)课堂反思。我快乐。你快乐吗?(必做)                                                                      

NO:  

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NO.2                      课型:新授课                                         


展开全文阅读
备课:初二语文组       执笔:谷欣欣       审核人:         执行日期:

学习目标: 

1.赏析课文中的用词及修辞手法。

2.了解课文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语言优美自然的特点。 

3.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赏析课文中的用词及修辞手法,了解课文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语言优美自然的特点。

学法指导;青海湖的现状;水位下降;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渔业资源迅速减少;鸟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2)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2.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比喻)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想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比喻,排比)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反问)

(4)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的流向青海湖……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夸张,比喻)

3.文中有好多好词佳句,自由选择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好在哪里?

例;我认为文中“那湖水的蓝,又蓝得多美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要蓝得深沉”这句话写的非常好!因为它形象地表现出了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表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二.课堂研讨。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3)明确目标

(4)学生自学;

(一)自学提示一;通读全文,说一说你对题目“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的“梦幻”一词的理解。

梦幻是神奇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

(二)自学提示二;梦幻般的美丽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神往。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2.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4.据说,到了盛夏季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5.而那湖水的蓝,又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的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明确;①善用叠词是作者语言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生机勃勃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水灵灵”“蓝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叠词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贴切。②“纯正”“深沉”语言朴素,娴雅又有生机,韵味无穷,意义深远。

(三)自学提示三;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含蓄深远,用6分钟的时间分析下列句子。

1.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作者用了“…似…,可比…要…”这样的句式,前一分句,让人对这种蓝产生直观想象,后一句使意思更进一层,青海湖是完美的,是无懈可击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容易让人把握事物的特点。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纯净”说明这种蓝透明,干净,清爽;“深湛”体现了青海湖蓝得深沉,清澈;“温柔恬雅”的青海湖就像是一位文静的少女,柔美娴静,宁静安详。语言优美朴素,娴雅而有生机,韵味无穷。

3.我看着不远处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情感的意思。

这句话从侧面体现了青海湖的美。毫无疑问在作者眼中青海湖是美的,在司机眼中也是美的醉人的。因为美的让人震撼,他只能保持肃穆,以免亵渎,他“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陶醉在这梦一般的美丽当中。

(5)拓展延伸;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6)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课文前后呼应,结构紧密。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7)课堂反思。我快乐。你快乐吗?(必做)                         

  

艾湘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青海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二下册)
下一篇:《走进纽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