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64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教学设计
《夜雨寄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文体常识,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理解诗意并赏析诗歌。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传统文化魅力及诗的意境美。

      重点: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法选择 诵读、比较与讨论

      课前准备 查找资料、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三苏”之一的苏轼。 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和苏轼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他们是怎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二、出示目标(同上)

      三、学法指导

      1.动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或心境 。 

      2.听多媒体范读后,反复读诗。(注意节奏和感情)

      3.精读全诗,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4.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5.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可惜运与愿违,“一生襟抱未尝开”,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中成就最大的。

      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2.词语解释。何当:何时能够。却话:重提,再说。却,还,再。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够相聚在西窗下

      1.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大小李杜或苏轼的诗歌。

      2.出示学习目标,并强调重难点。

      3.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诗歌的方法。

      4.出示学习任务及要求。

      5.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1.叫到名字的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名言,其余的补充。

      2.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3.回顾并总结出学法要点。

      4.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并进行先学。

      5.学生先查资料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整理出作者的情况。

      剪烛长谈,再来回忆诉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翻墨:形容黑云像倒翻的墨汁。跳珠:形容雨点打到船上像跳动的珠子。

      3.学习课文内容。

      (1)听范读两遍,跟读;(2)看幻灯片理解诗意;(3)读完诗歌《夜雨寄北》,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明确:两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两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

      (4)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下来,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5)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天气变化之快,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来的?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五、检查学生的先学效果  

      诗句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了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感。  


展开全文阅读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出现了两个“期”,有没有重复之嫌呢?(明确:从字面来看是重复,本来回避这种重复很容易,把第二个“期”改为“时”:“君问归期未有时”,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可能有些潜在意味的损失。因为第二个“期”,强调一种失望的感觉。你的“期”,是日期,更重要的是期待,二者通通没有,不但是近日期没有行期不能马上回来,就是未来何期,也没有确定。日期和期待,双重意味,表面上是日期,深层的是期待,是思念。两个“期”字表明诗人不想用委婉语,而用直率语正面冲击对方的心理。)  

       2.说说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当堂训练

      6.指名学生逐一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尤其要照顾和了解中后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7.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对照,引导学生找出差距与不同。

      8.指导学生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做标记或记笔记。

      9.点拨,纠正,补充,总结并延伸。

      10.巡视,检查背诵与默写

      11.梳理归纳要点,进行比较。

      6.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翻译任务。

      7.叫到名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做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其余学生纠正或补充。

      8.看大屏幕,进行对照,及时记好笔记。

      9.各抒己见,抓住重点,力求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能自圆其说即可。

      10.练习巩固。

      11.结合板书谈一谈收获或启发。

      作业设置 1.背诵默写本首诗。    2.预习其余三首诗。

      

       

刘占英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教学设计 夜雨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雷雨前》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如梦令》《声声慢》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