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99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氏长庆集》)  朱熹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训学其规》)  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我们引入神奇美妙的世界。古人云:积字成句,积句成长,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现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当然这里的朗读指既动口又动心的读法。                                               

    朗读强调眼、脑、口、耳同时活动,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有效的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激发感情提高鉴赏水平,而且可以增强语感,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阅读的文章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的同时,也将其内容转换为声音,再通过听觉进入大脑,从而达到相同信息反复刺激大脑细胞而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都很重视朗读。朱自清先生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国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说:“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朗读技巧要从教师范读中学,从课文录音中学。激昂时,昂扬动情;委婉时,绵声细语;愉悦时,轻松明快;凄凉时,情调低沉。要读准每一个字,要抑扬顿挫,要读出感情和韵味。朗读时,脑海中要再现文中的场面和情景,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种实践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发展和提高。所以,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读书百遍,其义自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靠朗读和吟诵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朗读的最终目标是叶圣陶先生所描述的:“不忽略讨论,也不忽略吟诵。吟诵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位典范精品,文质兼美。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多一些朗读吧,读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岸;读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患;读出月下荷塘淡淡的哀愁;读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悦……“读”吧,动口动心动容的去读,读出语言的情和美来。 

周会敏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05--10班的故事 (九年级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下一篇:戏说”班主任 (八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