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学生随笔
阅读:1256  
标签:学生随笔
文学作品分层解读例举——创造阅读方法谈(教师中心稿)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运用现代语言科学拓宽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之路,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学生创造阅读和综合分析理解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本文谨采用现代语义学原理,对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进行意义分层解读,示例推介。

                     

       一、  语句层面意义解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传世之作,词题为“春晚”,或作“暮春”。从语句层面看,它是通过一段主仆对白,写时令将易,风雨无情,叶茂花零的景况,“昨夜雨疏风骤”,今朝“绿肥红瘦”。从语义层面看,它无疑是曲折地表达出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知否?知否?”既是短句,又是问句的重叠复沓,把这种深婉哀怨、凄冷爱怜的情绪形之于语言之端。

         这语句层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面意义,它所表现的是客观存在物,在词中的作用是“设境”。有人(一主一仆),有物(一簾一花);人有声(含嗔娇斥),人有态(睡眼惺忪);物有形(垂簾倒卷),物有色(红绿相衬)。

                     

       二、语义层面意义解读

                     } 这语义层面,体现的则是作者的写作用意或投入的情感,在词中的作用是“造意”。“疏、骤”与“浓、残”的掩映,形成环境恶劣与人物慵懒的反衬;“试问”的故意性与“却道”的否定性设置,形成主与仆、尊与卑、清与俗、智与愚的对比,从而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流向及其强度。

                     

       三、意味层面意义解读

                  “境”与“意”密不可分。境为情设,情由境生,情境合一,方成意境。意境,实质上就是美学中的所谓格式塔质:一种整体性的艺术审美氛围所产生的意义的第三个层面——意味层面。它融作者用意和读者情趣于一体。李清照这首词的意味层面上的意义十分深刻。它那婉中有倔、哀中有愤的情韵,借助词中“风、雨”的意象,使人联想到激烈动荡的社会生活,那外族压境、宗室南迁的国难家愁,北宋、南宋之交的政治风云变幻,郁结于心;借助词中“浓睡、残酒”的意象,又使人联想起疲于奔命、劳于身心的爱国臣民那颠沛流离、抛妻别子,犹如梦中的人生,心有恨而身不由己,他们不能主宰自己以及国家的命运,无法安居乐业的惆怅和哀怨,深沉抑郁;它还借助词中“风雨”瘦红肥绿,发感慨于正不压邪、而邪摧正的社会现象;借助词中“主”斥“仆”,使人想到,这是李清照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喻指头脑清醒的爱国者愤然抨击平庸、昏聩的投降派误国误民,哀叹宋室江山残缺、赵氏王朝末日将临,进而促使我们读者的心灵被震动,勾起一缕幽幽的感伤。那是一种人生无常、好景不长的沧桑感。它融合着苍凉、凄切、愁怨、忧愤、怅惘,以至困惑。

                     

       四、旁证材料意义检验

           意味层面的意义分析,是依靠读者对阅读对象中的各种意象展开各种联想来进行的,读者参与了一部分意义创造。因此,作了意味层面的意义分析,还要拿作者一贯的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情趣和同时代作家基本相同的审美体验等旁证材料来检验。

           ——同属李清照的其它后期作品,这一类感伤意味的流露并不少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借残秋写国难家愁。《永遇乐》:“落花流水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赋元宵,写今昔迥异,寂寞愁肠。诗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鞭挞了投降派,悼今怀古。

            ——李清照同时代词人的作品中,这类感伤意味的流露也较普遍。如陈与义有“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的伤感,张元干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的忧愤,张孝祥有“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的慨叹,朱敦儒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的哀怨。深广的忧愤,构成他们的共同心态特征。因为他们都拥有对黑暗现实的深切感受、对人民疾苦的诚挚关切和对人生信念的痛苦执着。白先勇说:“中国文学一大特色,则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哀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表现的人世沧桑的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此话未免太绝对,但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最感人至深的,却就在于此。它不仅仅是抒写了惜春之情。尽管也有些闲适的表示,但终归是充满了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忧愤。


展开全文阅读
       综上所述,所谓意义分层解读,就是将意义的理解或领悟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①语句层面意义分析;②语义层面意义分析;③意味层面意义分析;④旁证检验分析。通过分解,逐层剖析,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以期达到准确理解和深刻领悟阅读对象思想内容的目的.

      ※作者详细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岭中学林海鸣 邮编3 1 7 5 0 0 
标签:学生随笔 文学作品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研究性学习课怎样上(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研究性训练例说(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