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198  
标签:教学论文
百色铁中2001-2002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

百色铁中2001-2002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初 一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第10题4分,其他每题2分,共22分)

1.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

A. 寒颤(chàn)   蹒跚(sān)     颓唐(tuí)      栩栩如生(xǔ)

B. 惬意(qiè)    诧异(cà)      踌躇(chóuchú)  确凿(záo)

C. 鼎沸(dǐng)   收敛(jiǎn)   攒成(zuàn)       惩罚(chén)

D. 谐音(xié)    揉碎(róu)      磨蹭(cèng)     差使(chā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我们对遇到困难的同学不能莫不关心。

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门在这里弹琴。

C. 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他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 那人行为鬼鬼祟祟,值得怀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B.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D. 冬天的白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上课时间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往教室走去。

B. 爷爷虽已年老退休,但每天都精神抖擞的参加体育锻炼。

C. 他小心翼翼的做作业,每次作业老师都打了满分.

D. 每当迎接盛大节日的时候,公园里装扮一新,就连大街两旁也花枝招展.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 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

(2)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3)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4) 我们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A.排比    比喻    排比    设问

B.排比    排比    排比    反问

C.排比    比喻    排比    反问

D.比喻    比喻    排比    反问

6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露 葵 蓝 宇 爸 晨

B. 褒 圈 阀 固 匪 厦

C. 喃 拎 劲 梨 盒 财

D. 骑 但 铜 飘 劲 暮

7下列各组词语全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

A. 光滑 肥胖 漂亮 高大

B. 作业 缓慢 穿越 优秀

C. 惩罚 蟋蟀 崇高 渴望

D. 盼望 朗润 抚摸 清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七件事,都是围绕“老师爱学生”这一中心来进行的。

B. «春»描绘了春天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它和«背影»都是同一作者写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C. «秋魂»一文,作者写的是秋天,但实际上写的是人生哲理。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它的体裁是小说。


展开全文阅读
9下列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海伦·凯勒是盲聋哑人,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成为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小说集

● ●●●●●●●

● ●●●●●●●

● ●●●●●●●

● ●●●●●●●

《朝花夕拾》。

C. 《海滨仲夏夜》的作者是老舍。

D.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10.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4分)

  (1)荒废已久,少有人来。             (               )

  (2)鉴别,欣赏。                     (               )

  (3)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4)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

二.按课文填空。(8分,每空1分)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2)鸟儿将巢安在繁华绿叶当中,高兴来了,                        ,           

唱出婉转的曲子,                               。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                   ,

 

 微微露出点粉色。

     

(4)            的蓝天上,              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三.阅读理解题。(40分,每题2分)

                          (一)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月台那边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在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本节对父亲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           和             

           

等方法。

.

3.写父亲过铁道时巧用了                       等动词和                   

等形容词。

4.作者对父亲去买橘子时的动作进行了精细的描写,其作用是:         (    )    

A. 突出父亲年事已高,步履艰难,行动不便的特征。

B. 说明了父亲虽然年迈,却对儿子十分溺爱。

C. 有力地表现了难能可贵,异乎寻常的爱子之情。

D. 含蓄地表达了屡遭挫折的父亲在艰难困苦中所作的种种挣扎。

5.“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原因是:             (    )

A. 想到困难中的家庭和年迈的父亲,儿子不忍心离别。

B. 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以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C. 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使儿子感动得潸然泪下。

D.儿子多愁善感,心理比较脆弱。

(二)

①不必说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

● ●●●●●●●

● ●●●●●●●

● ●●●●●●●

● ●●●●●●●

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展开余文
1.本段选自文集                   ,作者           ,原名        。

2.下列对文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3.第一个“不必说”是写静物,顺序是从          到          ;第二个

“不必说”是写动物,其顺序是从         到              。

4.将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填入括号内。

(1)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       )

(2)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                                                                                                

(3)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

5.文章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其原因是:    (         )(多项).

A. “我”对百草园中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B. 作者对那段生活由衷的喜爱。

C. 百草园的景致的确十分优美。

D. “我”平时生活枯燥无味,不满于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

(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地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上汉字。

2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段意。

 

                                  

3本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并请各举一例。

 

                                                                        

 

                                                                         

4本段文字按什么顺序写景的?并列举出表明这个顺序的词语。

答:                                                                         

5这段文字的观察角度是            (A.俯瞰,B.仰视,C.远眺)济

南小山的          (远,中,近)景.紧紧围绕“    ”字来描绘雪

后的山景。

(四)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 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                  

● ●●●●●●●

● ●●●●●●●

● ●●●●●●●

● ●●●●●●●

得很迟很迟。起初,峡谷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三峡之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谷壑(    )  瀑布(    )  素锦(    )

   

2.这段文字主要是从(     )角度描写景物的。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嗅觉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

A.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

B.像一块巨大地,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

C.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

D.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5.这段文字突出了三峡的特点,这特点是:                

                                     

四.作文。

  从小学升到中学,你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在这段日子里,你不仅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也遇到了很多新的老师。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样令你感动或者难忘的事情呢?试回忆,以“我的某某老师”为题,把你的故事和感想用记叙文写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快乐或分担你的苦恼。

要求:1.材料要具体。 2.不少于500字。

标签:教学论文 百色铁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作文训练也要提倡“致用”(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