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382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贯彻创新精神(教师中心稿)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许国庆
江泽民在新时期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中学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着超出其他学科的优越之处。其一,进行语文教学的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二,语言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完美地结合,使左右脑得到协调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事实上语文学习也是一件十分愉快的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些国家(例如英国)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提供机会指导学生“体会到写作本身也是一项让人愉快的经历”,“是一种享受”, “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 再说,语文学习对一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其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创新精神也是学生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要素。日本文部省关于确认未来人才素质的第一条就是:宽广的胸怀和丰富的创造力。美国的《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中第二条是:能创造性的思考,具有想象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放到了最突出的地位。而我国现在实行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核心也就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活动中去。语文教学的创造活动除了广泛意义上的作文活动外,事实上阅读教学更是一种经常地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阅读,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正如顾黄初先生说的:“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志活动。”(《阅读教育学》序)而阅读教学则是完成这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的手段和过程。为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注意做了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转变阅读观念
语文教学的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改革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造成的“少慢差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效率不高上。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更难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着重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化到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上来,只有这样才是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牛鼻子”,语文也才能真正姓“语”。学生也只有通过这些训练,才能掌握基础知识并转化为能力。语文的阅读教学,其主要目标不应该是对文章本身的解析,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加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通过读熟以至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使阅读文本典范、优美的语言和文章本身的逻辑思维规律 “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并养成一种自己的“语文行为和心志活动”。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讲解、分析要精要,要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服务,那种脱离语言和思维训练的空洞的说教、烦琐的分析必须摒弃。我们要克服形式主义,提倡朴实的教风,在课堂上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分析自己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就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且要力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性,导之以法,造就自主精神,更要鼓励求异,培养创造新。语文阅读教学最忌古板保守,对学生提出的出乎老师意料的新的见解,要积极鼓励,或者组织学生大家讨论,看这种见解是否正确,若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的就应该大胆肯定,若失之片面或错误的,则予以纠正。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这堂课曾获苏州市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一种“自读提示”的思维定式下展开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她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爱慕虚荣,并为此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作为代价。 但个别同学却认为,玛蒂尔德丢失这串项链,丢得好,这一丢不应该是她的人生“悲剧”,倒是使她从艳羡上层社会生活的虚无飘渺的梦幻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开始其自食其力的“诚实的”劳动,“显出了英雄的气概”,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次人生的飞跃,是一次“新生”。对这样的来自于文章本身的看法,老师就应该积极鼓励。
二、改革阅读方法
有了阅读观念的转变,如果没有阅读方法的改革,那么,阅读教学仍然很难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只有掌握了合理的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很多,它包括精读、略读、速读、跳读,以及查阅参考资料,使用工具书和正确处理提示、注释、及思考练习的方式方法,阅读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正确的理解读物的内容与形式,把握文章的中心等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所谓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如果学生都“能够读”,而且“喜欢读”,那便达到了中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认真找准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譬如,我在执教《祝福》这一课的第一教时时(这一课曾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考虑到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联系《祝福》这篇小说的特定内容,要求学生明确理解“作品的典型环境”。由于这是一篇中学教材里最长的课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文本的理解,确实很是棘手。于是我请学生从“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这一“切入点”着手,采用“速读”的方法, 阅读课文,筛选信息,理解《祝福》的典型环境。学生在这样一种明确的读书目标下面,快速地阅读课文,就比较容易地获得了这样的“信息”:鲁镇是一个在封建迷信、封建礼教严重毒害、束缚下的封闭的农村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的人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凉薄和冷漠,这是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缩影”。这些“信息”都是学生自己从文章里面获得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学生自然就接受了。如果我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只好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起,对阅读材料作烦琐的分析,把课文内容一一解剖并条例化,帮助学生来理解鲁迅所刻画的“这一个”典型环境,至于说学生到底理解得怎么样,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那是不管的了。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何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展开全文阅读
三、开拓阅读途径
在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开拓学生的阅读途径,指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积极引进阅读新材料,及时把最新的信息教给学生,还可以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来讨论,最好是把教材中的文章和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比如,在学完散文单元后,就请学生对社会上有关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素素、黄爱东西等的“小女人散文”这两种绝然不同风格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督促学生利用时间在课后去看看这种散文,否则也就无从谈起了。有时,我利用一些文学性强的课文,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歌散文或小说,进行阅读鉴赏。这样适当的“外延”到课外生活中去,就可以拓宽学生的认识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并养成自觉的需求,更主要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人的命运的关心。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是阅读能力的必要部分,更是学生的最终目的。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加强指导,把它纳入自己的阅读教学计划中来,而不能放任自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是向学生推荐读物。读物除了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它对学生有多大的潜在意义和实际意义,这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尊重他们的审美需求,否则,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就会对读物产生抵触情绪,当然也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了。所以,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寒假和暑假,都会向学生开具一张“推荐书目”,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这样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二是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并给予鞭策。再如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通过撰写书评、影评,出版墙报、板报,自编小报,开设“时文选读”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氛围。
为了拓展阅读教学的创新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必将大大加快阅读教学与创新精神的联姻。多媒体技术传输信息的大存量化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自由交流信息的功能,使文字、图像、声音三者之间的配合可以更为丰富、完整,受传者理解更为准确、全面,记忆更为深刻、牢固,可以大大增强阅读教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环境里,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记忆力,提高语文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条件。譬如,在教学《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时,由于学生对古代车马的空白认识,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这一知识。而清华大学的“洪恩软件”(www.hongen.com)中就有动态的课文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在电脑上边学边看边动手,就很实在的掌握了这一知识,更为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了示范,有的同学课后就产生了制作课件的想法。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阅读教学上的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辅助所需的资料,还可以为阅读教学创设模拟各种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技能全面和谐的发展,开拓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不仅教得要有数量,要有质量,更重要的还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从创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现来看,创造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我们的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阅读中获得新知,在阅读中进行创造。布鲁纳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地研究和加强阅读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关注周围的生活,真正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学会方法,追求开拓,成为一个适应新世纪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
2000年3月5日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阅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陆游生平
下一篇: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谈科技文的阅读(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