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664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入门不顾
下车引之 公欣然曰 太丘舍去
2、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变化。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惭,下车引之。
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6、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7、《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答案:
1、不如 不久,一会儿 差不多可以相比 相约通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离开
2、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拉;今义:领。
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营造了其乐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即“令尊”,指代陈太丘;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即“您”,指代友人;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即“家父”,指代陈太丘。
7、“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
8、做人要重礼守信。
李微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世说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毛泽东: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领袖 备
下一篇:
站在十字路口 学生作文范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