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92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网上鲤鱼溪
作者:武健 北京东城丁香小学
课题:网上鲤鱼溪
课前部分
教学目的
知 识
情 感
技 能
l 使学生了解上网的初步知识,练习使用IE浏览器。
l 练习对网站的基本操作。
l 在知识背景下学习互联网知识。使学生在用中进一步体会网站的整体结构。
l 体会从不同媒体、不同途径获得信息的对比。
l 激发学生好奇心。
l 在学生自主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体现成就感。
l 了解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进行哲学观教育。
l 培养敢于思维的能力。
l 通过对网站的浏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对获得信息的分析与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l 通过对网站信息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学生情感因素。
教学内容
1. 使学生通过对IE浏览器使用,了解对网站的操作。
2. 通过各种媒体与使用信息来源学习、了解相关于“鲤鱼溪”的知识。
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地处理关于学校虚拟网站使用中的一些简单故障。
4. 使学生根据鲤鱼溪网站体会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全过程。
5. 使学生了解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特点,对比其它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手段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对各种信息来源进行对比,体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优点
教学难点
自主研究、学习,体会网站
教具准备
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互联网主机、鲤鱼溪相关网站、地图、小学语文三年级第5册教材《奇妙的鲤鱼溪》一课全文。IE浏览器、虚拟互联网服务器、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
备注:
此课内容为系列内容中的倒数第三节课。其前之课主要是在应用中贯穿信息化,主要使学生在使用IE浏览器进行工作。其后的二节课是对IE浏览器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总结、对网页与网站的形式与组织结构进行总结。
学生准备:复习三年级语文课“奇妙的鲤鱼溪”课文。鲤鱼溪有什么样特点?你最想了解的鲤鱼溪的什么问题?(将提出的问题汇总写在论坛中)
课堂部分
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备注
引入部分
师:在以前,我们学习过了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奇妙的鲤鱼溪”这篇课文,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这篇文章。
展开全文阅读
请一位学生读课文。
(利用以前学习过的语文课文引起其好奇)
提出主题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再研究研究鲤鱼溪吧!
板书课题:鲤鱼溪
1分钟
提出研究主题
初步研究
师:我们回顾了以前的课文,同学们都能够从课文中获得一定的信息。对周宁的鲤鱼溪你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周宁鲤鱼溪有什么样的特点?
师:我们往往对一件事情有了初步了解后,就会提出新的问题。咱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了鲤鱼溪这篇课文后,就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希望了解一些更新的问题。那么,请全体同学看一看,咱们班同学都希望了解鲤鱼溪什么相关问题呢?
(打开相关链接,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经过武老师的整理已经全部在咱们学校的计算机中了。我们就看一看吧!
方法:打开IE浏览器。
师:那么,我们有了问题,就需要找到答案。我们看一看从课文中能够找到什么答案?
(由提问的学生指定对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到支持观点的依据,主要分成三类:一类是回答的问题同学满意,一类是部分满意,另一类是文章无法解决。在教师回答时应当将学生的问题及时引伸,问更深一层的问题单从课文中能否找到答案。)
生回答,根据阅读的课文对鲤鱼溪的认识
鱼多、不怕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类别与相关问题(难度适当的问题在8个左右,容易问题不超过12个,难度大的问题应当不超过6个):学生提出问题后,把所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与答案:(5~10分钟)
1. 鲤鱼溪的位置在:福建省周宁县埔源村。(师,可以指出其地图位置)
2. 鲤鱼溪的鱼不怕人(相关问题:鲤鱼溪的鲤鱼为什么象小猫小狗一样驯顺?鲤鱼为什么像顽皮的小孩子?)
3. 鲤鱼溪的名称(相关问题:为什么叫奇妙的鲤鱼溪?)
4. 鲤鱼溪的地理位置。(福建省、周宁县、埔源村)
5. 鲤鱼为什么能够把溪水变清。(书中、网中等各个媒体不能解决的问题。相关问题:为什么人们喝了鲤鱼溪的水很少生病?)
6. 鲤鱼溪中鲤鱼有什么特点?(鱼多、颜色多)
7. 鲤鱼喝了污水为什么不生病?
8. 鲤鱼的鱼坟是什么样子?(相关问题:鱼坟是怎么回事?)
9. 看一看鲤鱼溪到底是什么样子?(此种问题如学生没有提出,则老师提出:师补充:你看,武老师自从看了这篇课文后,就想去看一看鲤鱼溪到底什么样子?)
利用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将“鲤鱼溪”主题分散、分解成多个小主题。
深入研究与探索
完成主题
引入网络学习
师:经过同学们一说,老师对鲤鱼溪也非常感兴趣了。可是那儿距离北京很远,想去一趟可不太容易。如果想不出门就了解鲤鱼溪,可能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师:武老师最愿意使用的是互联网了。为了了解鲤鱼溪,我就打开了计算机。在互联网上使用搜索功能还真的找到了有关鲤鱼溪的网站。为了方便同学们使用,武老师还把网站直接接入了学校的服务器中。直接使用IE浏览器,就可以使用鲤鱼溪网站了解鲤鱼溪的情况了。
介绍网站,演示浏览的方法:
师(操作、演示):网站地址是:http://www.znlyx.com.cn。在我们学校机房中看到这个网站的方法是:1打开IE浏览器。2单击页面上的网站选项进入鲤鱼溪网站的主页。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初步浏览一下“鲤鱼溪”网站。看一看能不能自己使用这个网站?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解决使用方法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网站是如何使用的?
其中的问题教师解:返回主页问题、讲解打开窗口问题。
师:有谁对使用IE浏览器还有问题?
利用网络学习(使用其学习)
师:同学们会使用这个网站了。网站会给咱们同学带来了更多信息。那咱们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下网站。然后,请同学们看一看能不能在鲤鱼溪网站中找到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来?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对信息来源的初步分析与总结
师:当然网络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书本中没有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许多问题了。对于鲤鱼溪这样的语文课文,这样我们虽然与福建省周宁县埔源村的鲤鱼溪远隔千里,但是我们对鲤鱼溪有了一定的了解。
网站中带给学生的新信息。
师:老师想,同学们在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一定看到了许多书中没有告诉大家的新信息。请大家再浏览一下鲤鱼溪网站。然后说一说,你在网站里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新信息?你对这条信息有什么自已的感受?
展开余文
对其他信息来源的讲解与分析
l 信息来源:报纸
师:我们利用网站获取了大量相关“鲤鱼溪”的知识,明白了网络有它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优点,同时也有自身的缺点。那么,在其他方面能不能找到鲤鱼溪的相关资料呢?我们在报纸也能看到相关报道,只是可惜的是报纸这种媒体的相关内容查找起来不太容易。因此,武老师也仅仅在北京晚报的电子版中找到了原文。
教师讲解:北京晚报2000年3月17日报道《闽东北鲜为人知鲤鱼溪》
l 信息来源:地图与电子地图
师:如果,你对鲤鱼溪要有更深刻的了解,还应当使用一下地图。请大家看一看地图上,福建省周宁县在什么位置。(如果学生在前面问题中没有提出应当在此加上)利用地图进行讲解。
对比电子地图。对学生的问题:你更喜欢哪一种地图?
(生答了解的方法:)
可能的答案:课文(书籍)、地图、报纸、电视、互联网……。
学生浏览鲤鱼溪网站。用2~3分钟时间初步浏览、尝试。研究浏览网站时的方法,遇上困难自己尝试如何解决。
解决使用方法
某一学生使用教师计算机向全体演示鲤鱼溪网站的使用方法
主要解决:1如何看到网站中有意思的内容。2如何返回?3如何对窗口进行控制?
利用网络学习(使用其学习)
全体学生用3~6分钟时间再次浏览网站,找到答案。使用IE浏览器在“鲤鱼溪”网站查找信息。(5分钟)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交流。主要对没有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进行交流。强调信息扩大后对问题的解决的深度与广度(5分钟)
交流的同时,有时需要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演示。
网站中带给学生的新信息。
学生再次浏览“鲤鱼溪”网站。
(请每人说一条,并且利用学生机示范功能演示给大家看。)
用IE浏览器看网页、网站资料的方法。
主要问题有:进入网站的方法、浏览网页的方法,改变当前网页的方法、
(对答案的分类处理:1、在网站中能够查找到满意的答案。例如:鱼坟。在黑板的问题后面用“√”标示出来。2、在网站中能够查找到部分答案,但并不太满意。例如:鲤鱼溪的鱼为什么不怕人、怎么才能不怕人的?。在黑板上用“-”标示出来。3、在网站查找不到的答案。例如:鲤鱼怎么才能使污水变清的?在黑板上用“×”表示出来)
对其他信息来源的讲解与分析应当结合到学生根据课提出的问题、根据网站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再单独讲。
课堂总结部分
师:我们今天主要使用了课文、网络、报纸(电子版)和地图(版书)等资料了解了福建省周宁县埔源村的鲤鱼溪。特别对网站中网页的浏览,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们在网络中获得了大量的新的信息。我想同学们在学习鲤鱼溪的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的优点与缺点有了自己的认识。老师非常欢迎同学们下课后的课余时间里,利用书本、利用报纸、利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来补充我们自己的知识。
补充完整板书
板书:
网上鲤鱼溪
信息来源 信息获取过程
课文 在课文中学到
网络 在网络中看到 鲤鱼溪
地图 使用地图标示、使用电子地图
报纸 ………报纸的电子版………
课堂情况记录:
1班
2班
3班
4班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网上鲤鱼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实践和体会
下一篇:
拓展阅读《我眼中的三国人物》课例实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