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72
标签:
教学论文
把鲁迅先生请下神坛——探求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对策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 任明新 邮编:235100
电子邮箱:rmxin@126.com
电话:13365610968
一、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现状:
2005年10月17日,在浙江绍兴鲁迅先生故居百草园里,举行了一场名为“亲近鲁迅——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活动。会上,语文课“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了诸多中小学生的一致共鸣。
的确,这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此早有共识。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目前国内赞誉最高的现代文学家。其很多小说和散文、杂文作品,都令中外读者和研究者叹为观止,赞为精品。在中国文学“世纪文学60家”的评比中,鲁迅先生的读者评分和专家评分都高出其他作家,均为100分。
按常理说,这么精品的文章,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让学生们学习、欣赏、吸收,这岂不是最佳选择?仿佛请人吃饭时摆出牛肉和鲍鱼这样有价值和营养特别丰富的的大餐,岂不令就餐者欣喜?然而我们的中小学生们尤不领情。他们由反应平淡到不太喜欢,到“怕周树人”,这岂不是怪事?
那么原因何在?
二、中小学生为何“怕周树人”?
面对中小学生对鲁迅作品的不领情,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以及教材编著者们,依据目前的学情,深思其内在原因,以探寻最佳解决方案。
我以为,大致说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部分作品思想内容冷峻、严肃,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不太一致,因而难以激发中小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尤其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为一篇驳论文,作者的思维跨度很大,有些句子意思不太明确,学生难以理解。
《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所写主体为越剧《白蛇传》中的人物,文章思想固然犀利,然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说,和诸如朱自清的《春》、《背影》、《匆匆》,魏巍的《我的老师》等文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相比,鲁迅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文笔犀利,手法辛辣老道,语言多精妙传神。
妙则虽然妙矣,然中小学生们难以接受。特别是被各级考试中对其作品中文句的深刻含义的考查更让学生们头痛,愈加重了其畏惧和逆反心理。
而相比之下,其他名家的文章则大多规范、简易、易于接受、易于学习和模仿。
如果用生活中的事物作比,一般名家的作品如一日三餐,简单平易,学生易于消化和吸收,便于模仿写作。而鲁迅作品大多如风干了的且经教师或教参加了很多佐料让阅读者难品其真滋味的牛肉块,营养虽丰富充足,但一般中小学生的肠胃难以消化,也难以吸收得充分。
2、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场景与现在相隔年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现实隔阂较远;其语言文白杂糅,句式奇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较大。
如初中阶段选学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所写的作为保姆的“黄胖而矮”的阿长及其所崇信的种种愚昧、迷信的风俗,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3、教材编写者和研究专家对鲁迅作品过度拔高,突出了其作品政治性思想性内涵,致使其作品中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在教学中流失。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鲁迅作品作为向封建社会战斗的武器来评论,说它是匕首,是投枪,因而往往对其作品的思想性过度拔高甚至神话。
北大钱理群教授就曾明确指出过,中小学语文教参中对鲁迅作品的很多分析十分繁琐,观点也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鲁迅观”,包含着许多对鲁迅的神话、曲解和简单、机械、庸俗化的理解。这样的结果是致使很多人文气息较浓的作品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严肃的躯壳。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在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与在百草园中的自由快乐的生活形成对比。教学用书上却分析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再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主题,很多的教参用书都把它分析为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谴责,而鲁迅自己在谈这篇小说的写作用意的时候说“是在描写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因此,这篇小说的主题没有分析家们所拔的那么高,它的主题应当是揭示世人的冷漠麻木,表达对弱者的同情。
即便到了如今,仍有老师人为地拔高鲁迅作品的主题。在2008年第6期的《中学语文》杂志上,有一位杨金平老师发表了《人性之悲,手足之爱——<风筝>主题新解》一文,还将《风筝》一文的主题分析为“揭示封建伦理扼杀人的童心、天性”,“这也是民族的巨大悲剧”这样上纲上线的主题。文中还说鲁迅“身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使他不喜欢风筝”,“可看出鲁迅对中国旧式教育的批判”。如果按此分析,我们今天的很多老师和家长岂不是都在受着封建礼教的毒害吗?
有些研究家人为地挖掘个别句子的深刻含义,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本是小说中人物的一点心理感受,由希望想到了地上的路,富有哲理性。然而研究家们却作了更加深意的解读,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4、鲁迅作品本身所存在的与课堂教学不适应的问题。
① 组材不精当,致使作品篇幅过长,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如果单从文章欣赏的角度看,《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文章都是好文章。但如果从教学文章的角度看,大多篇幅有些长。
顾振彪先生在《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一文中曾经提出过教学文章的三个选文标准,其中第三个标准是适合教学,这一标准中有一个标准是“长短恰当,大体上语体文初一每篇课文不超过2000字,初二、初三每篇课文不超过3000字”。而鲁迅先生的这几篇文章从字数看都超出了3000字。
我们一直都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很丰富,被人们誉为大师手笔。我经常在想,他真的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吗?
展开全文阅读
反复审读他的文章才发现,非也。乃是因为他的“言到意才到”。他的很多文章内容是厚重的、丰富的,那是因为他在写作的时候所写内容、所熔铸的感情也是厚重的、丰富的啊。
他的部分文章,在组织材料上大多存在不精当的问题。我把他的组材不精当归结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开头入题的原委叙述法,即在文章开头就将事情或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如《社戏》一文不直接写看社戏的事,而是先从在平桥村看社戏的原委写起——每年清明后要随母亲归省,受到平桥村众多小朋友的优待,过着吊虾放牛的自由快乐生活。而在这里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到此才入题。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将看社戏的季节、地点、人物以及水乡背景都交代清了,才入正题。此法也可以算作衬托铺垫法。试想,吊虾放牛就已经很快乐了,而看社戏却是“第一盼望的”,可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是非同寻常。
再如《藤野先生》一文也采用了原委叙述法。文章开头几个段落与写藤野先生无关。“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别处去看看,如何呢?”又写了往仙台去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么长的篇幅都未入正题,未见到藤野先生的影子呢!评论家们却分析说,这是一条爱国主义的主线贯穿着。如果换成一般作者的作品,早可以大删特删了。
第二种情况是结尾铺展法。
如《社戏》一文写一群小伙伴驾船回来,已表明看社戏的情节结束了。而作者却又用了九个自然段写第二天上午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此内容固然精彩,然而和看社戏的中心事件已无什么必然联系,只是作者借六一公公送豆表现平桥村村民的淳朴民风罢了。此九段当为本文蛇足。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结尾一段写先生在读书入神的时候“我们”有几个做游戏,“我”画画儿,以此表现儿童们不喜欢上书塾里老师的课,课堂上的枯燥与单调,只好借游戏与画画摆脱这束缚。这内容仍是扣题的。但结尾几句说“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这里作者顺着课堂上画画这个尾巴扯了开去,留下了一个臃肿的长长的尾巴。此不为画蛇添足吗?这一百字也是可以毫不留情地删去的。
第三种情况是篇中蔓延法。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写到了自己渴慕得到《山海经》一书的缘由,说“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接着用了三百多字写这位族叔和他的《山海经》,远离了叙述的主线“阿长”,给人的感觉是组材不精当。
② 故作矛盾法。鲁迅先生的有些作品中有些本属于作者思想上、认识上或感情上的矛盾,属于作者的笔误,却被专家们解读为“超级矛盾法”。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开头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这本是一句矛盾的话,因为相隔年代久远,作者已记不清楚园中是否真的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了这样自相矛盾的说法。
再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就是一对自相矛盾的词,然而专家们却说他矛盾得好。
同样的一个语法规则,一般的作者写来就是语病,而在名家写来就是“超级”。此不为荒谬逻辑乎?
三、探求解决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可行性对策:
学者林贤治说过一句话:“有没有鲁迅,中国人的品性是不一样的。”
凡是深读、细读过鲁迅作品的人,或从鲁迅作品中获得思想教益和语言精妙的人,都有一个共识:中国现代文化因为有了鲁迅而不同,中国人因为读鲁迅而不同。任何时代,中国人都需要鲁迅,以反思历史,反思自己,观照现实。
由此看来,我们不需要讨论鲁迅作品要不要读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如何更好的搞好鲁迅作品的教学的问题。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把鲁迅请下神坛,平视鲁迅,亲近鲁迅,而非怀着敬畏之心地尊崇和仰望他。
很多老师只要一教到鲁迅的作品,首先不引导学生去接触文本、研读文本、欣赏语言,而是先大张旗鼓地介绍鲁迅,把他的“三大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高地位和代表作品和盘托出,态度极为郑重严肃。这样做,往往增加了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负担。
因此,我认为,要把鲁迅作为一个普通作者来看待,让他作为一个平常人走进学生的视野和心中。学生就易于亲近他、接受他。
2、精心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篇目。鲁迅作品在初中阶段选了八篇,其内容和难度大体上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多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文章。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思维跨度较大、学生不易于理解的文章就可以不选。高中阶段选了六篇难度较大的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等,杂文作品选在语文读本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也是较好的。
3、删改部分组材不精当的作品,以利于常规的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借助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常规方式,它不是文学创作培训班。因此,它的选文要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因“组材不精当,致使作品篇幅过长,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的文章,在选入课文时,应作适当的删改。
4、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作品中闪光的人性美和趣味点,少人为地拔高其作品的思想意义,恢复其本来面目。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一个儿童的心理回忆童年时的游戏和学习经历,写的趣味盎然,心态逼真,活泼灵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趣味点。
再如《社戏》这篇小说表现江南水乡的夏季景物之美和平桥村村民的民风淳朴之美以及小伙伴们的活泼热情的性格之美,都充满了人性美。
钱理群在评价鲁迅先生的三类作品时说他的散文多是“从记忆中抄出”,“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是更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读他的散文,可以“触摸到他心灵世界最柔和的一面”。
5、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其人物描写中以形传神的写法和精炼传神的语言加以品味。
很多教师热衷于探讨鲁迅作品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其人物描写中以形传神的写法只做简单判断——如这一段为人物外貌描写,那一段为人物心理描写,这几句为人物动作描写——而对其妙处却不做赏析,也不让学生仿照写作。对鲁迅作品中精炼传神的语言的品味也远远不够。
6、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减少对鲁迅作品考查的次数,降低考查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不背任何心理包袱。
7、改革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鲁迅的部分作品,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些难度的,教师就要善于做铺路搭桥的工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适当地为学生补充文章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相关历史知识、政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材料,还可以补充鲁迅的相关作品作对照阅读。比如教学《祝福》一文,故事发生的相关的文化背景——江浙一带新年祝福的文化风俗,封建社会礼教的具体内容(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教师可作适当介绍。
最主要的,教师要把鲁迅作品作为有意义有趣味的探寻对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素读和思考去探究,去揣摩。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课堂研讨、原作改写、读书心得交流、写作交流等。
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认为“作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动态平衡”应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他说“教师不应当以自己已经完满明确地掌握了课文为教学的基础,应当永远感到是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索一个作品、体验一个作品,而不是在最终地判断这个作品。”,“学生的真正兴趣也是在探索和发现中产生的,开始他可能感到一个作品像是一个语言的迷宫,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越看越能更多地看出其中的奥妙,这种发现的兴趣直至课堂教学结束依然没有消减,他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仍然会不断地想到它,体悟到它的新的意义和乐趣。”
展开余文
总之,我们要正视目前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怕读周树人”的语文学习现状,勇于反思教材选用鲁迅作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改进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盲目崇敬和人为拔高其思想性的不良做法,恢复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血肉丰满的普通人的本来面目,让鲁迅先生走进学生心里,让鲁迅作品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自觉地亲近鲁迅,主动地、积极地与鲁迅作品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丰富的人文性和语言文学的养分。此乃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鲁迅研究专家以及教材编写者共同的心愿。
好在鲁迅研究的专家们已经为我们中小学生的亲近鲁迅、走进鲁迅开了一个好头。本文开头所述的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活动就作了较好的努力。北大钱理群教授还专门主编了《中学生鲁迅读本》一书,也是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阅读鲁迅。此外,二00五年三四月份,钱理群教授与南师大附中的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中学选修课的实验,开设了一门“鲁迅作品选读课”,与学生们进行了四十多天的交流,钱教授一再鼓励学生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与鲁迅进行平等的“对话”……
相信我们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也能积极行动起来,把鲁迅先生请下神坛,还原一个有爱有恨血肉丰满的鲁迅,主动地、积极地去亲近鲁迅,与鲁迅进行平等的对话。通过我们的努力,鲁迅作品教学一定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
参考资料:
1、万润龙、吴钊谦《为何中小学生怕读鲁迅,今天我们该怎样读鲁迅》(载于2005年10月21日《文汇报》)。
2、钱理群编《鲁迅散文合编》。
3、顾振彪《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发表于2007年第7、8期合刊《语文建设》)。
4、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
5、北京燕山出版社《世纪文学60家出版前言》及《世纪文学60家评选结果》。
6、王丽《钱理群:中学语文课本神话和庸俗化了鲁迅》(载于《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
7、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
8、杨金平《人性之悲,手足之爱——<风筝>主题新解》(发表于2008年第6期《中学语文》杂志)。
9、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载于《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5日第5版)。
10、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第一、二、三、四、五册)。
任明新
标签:
教学论文
把鲁迅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曹刿论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
我的堂弟 学生作文范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