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主题班会
阅读:1746
标签:
主题班会
《语言儒雅行为高雅文明交往健康生活忠、孝、雅、诚主题班会》案例
班会主题:“语言儒雅 行为高雅 文明交往 健康生活 ”
班会的背景:去年开始,恩施州教育局把“忠、效、雅、诚”教育纳入了德育的重要课程, 刚刚接七年级班主任的我,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发现新一届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无数件小事证明,对学生“雅”的教育迫在眉睫。于是我在学校政教室的大力支持下,策划并开展了这次主题班会。
班会活动具体目标:
1、促使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2、通过让学生自己调查、采访、搜集,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3、通过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
4、使他们懂得谦让、学会感恩、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
5、形成书面材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活动实施的过程 :
活动准备:
1、告诉学生活动的大致时间(活动指导一课时、实践活动一周、活动成果汇报一课时)
2、将活动、课题分成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探究。
3、让学生自愿组成若干小组,每组最多七人,最少五人。
4、准备学生活动记录档案,每组一个,以便评价他们的活动。
活动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主题
先给同学们朗读《美国总统差点不是奥巴马》(选自郑渊洁新书《两千万之后的思索》),然后告诉同学们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可现在国人的素质不容乐观,你有没有随手丢垃圾?你有没有随地吐痰?你有没“出口成章”?你有没有勾肩搭背?你有没有情感冷漠、没有爱心……(由一个关于文明谦让的故事入手,列出一系列观察到的不良现象,导入活动主题,可唤起学生的良知。)
二、告诉学生实施这次班会活动的目的、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知道什么是“雅”,怎样做“雅”之人,并感召更多的人做“雅”之人。
三、介绍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1、搜集资料可以上网查找,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上网可用引擎或直接输入网址。
摘录资料的方法有:复印、抄录、摘录、概括总结。
2、调查采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被调查或采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
3、宣传要有感召力。
四、将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
1、“古今中外‘雅’之典范”,引导学生用搜集的方式找出有关“雅”的人物和故事,了解“雅”的涵义。
2、“身边的‘雅’与‘不雅’”,通过现场观察和拍摄,了解学校、社会上的“雅”与“不雅”的现象。
3、“我心中的‘雅’”,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人们对“雅”的认识。
4、“雅思”、“雅言”、“雅行”、“雅趣”的畅想,由四个组的同学用多种方式分别对这四个方面全面了解,做总结性的报告。
5、“争做‘雅’之人”,由一个组的成员拟一条标语,对外宣传。
五、实践活动的要求
1、每组选好活动的小主题,拟出活动方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中每个人的任务、安排好活动地点、 确定汇报成果的方式。
2、每一次活动后要写一点活动感言。
3、推选两位主持人,随时向他们汇报活动状态。
4、遇到问题、或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以找老师,需要创造什么条件或需要物质可以向学校申请。
5、主持人要准备台词。
学生实践活动手记
1、发现学生很快分好了小组(自由组合的方式),并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第二天都交上了自己的活动方案。
2、观察组的成员借走相机当天就开始行动。
3、宣传组的同学第三天拟出了标语“我要做‘语言儒雅、行为高雅’之人,文明交往,健康生活。”并决定以签名的形式做宣传。
4、从第四天起,发现每一组都在开始准备书面材料。
活动成果汇报
一、激情导入
经过将近一周的探讨研究、调查采访、同学们一定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班会活动的任务吧。今天,让我们一起体验一次“雅”之旅吧。
二、主持人开场白
三、各组按实践的情况,进行交流
第一小组:“古今中外‘雅’之典范”
有四位同学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四位名人,他们是:屈原、邓亚萍、居里夫人、霍金。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雅”。其他同学补充了自己搜寻到的“雅”之名人,有:李清照、毛泽东、周恩来、李白、撒切尔夫人、杨澜、杨丽萍等等,并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为什么认为他们“雅”。
另外,还有一位学生上台解释了“雅”的定义,总结了这次活动的经验和不足。
第二小组:“身边的‘雅’与‘不雅’”
这组的同学先表演了一个情景剧:一位学生在读书,脚伸的老长,另一个学生经过时踩了他一下,两个人因此吵了起来,最终发展成打架。另外几个同学劝开后,有一个同学分析这个情景剧中的不雅,由此引出拍摄成员的依次介绍。
有六位学生展示了拍摄的二十几张照片:有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围成一堆喧哗的、衣冠不整的、随手丢垃圾的、摧残小树苗的……;有老师在热烈交谈的、专注备课、改作业的……;有在操场上打篮球的;有在麻将馆打麻将的……
他们边展示边介绍拍摄这些照片时的情景,并点评这些行为是雅还是不雅。
第三组:“我心中的‘雅’”
这组的两位女同学用对话的方式汇报了采访组的成果。她们设计了哪些问题,采访了不同层次的多少人,这些人的回答有什么异同,她们从这些回答中得到了对“雅”的哪些新的认识,采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通过这次采访有哪些收获……都从她们的对话中体现了出来。
展开全文阅读
第四组:“‘雅思’、‘雅言’、‘雅行’、‘雅趣’的畅想”
这组的同学分成了四个方阵,分别是“雅思亭”、“雅言台”、“雅行楼”、“雅趣阁”。前三个方阵用总结归纳的方式陈述了中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道德思想和情怀才是雅,怎样做到语言儒雅,行为高雅。第四个方阵用现场采访的方式了解在座的老师和同学的兴趣爱好,并邀请老师表演了“雅趣”——叶老师用口琴吹了一曲《梁祝》,郭老师用葫芦丝吹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李老师挥就一幅字画。老师精彩的表演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指引他们发展兴趣的方向。
第五组:“争做‘雅’之人”
这组同学展示了签了名的条幅。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对“雅”的感言证明了他们所经历过的辛苦。
由一位同学讲述了他们宣传的大致经历以及在这过程中最感动的、最兴奋的、最伤感的、最气愤的事,还总结了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
四、主持人结束语
五、老师对班会活动做总结
1、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获取了从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3、成果汇报两位主持人组织的有条不紊,但是有些汇报的同学过于紧张,以致发挥不好。
4、希望同学们发扬优点,该正缺点,以后做得更好。
活动评价与反思
总的来说,这次“忠、孝、雅、诚”主题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锻炼了学生和陌生人交谈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搜集资料并整合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培养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了怎样的思想、行为、语言、兴趣才算是“雅”。相信这次班会后,学生们会在学习、生活中,从这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不足的是,由于学生的活动空间有限,没有走进社会群体中,采访、调查都只针对老师和学生,得到的结论显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宣传也只是在老师和学生中展开;制作的条幅过长,导致在汇报课上不能完全展示出来;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进行现场的签名活动,如果宣传组在汇报时,发动现场的老师和学生签名,这将是汇报课的一个亮点吧?
刘萧
标签:
主题班会
语言儒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班长的选拔与使用 (高三班主任工作论文)
下一篇:
交通安全讲演稿 (七年级上册主题班会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