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阅读:1731
标签:
德育论文
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公平公正德育论文
摘要:
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不仅仅是教学业务精湛,更主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纠正两种不良心态:传统的教育观念、复杂人际关系下的“自私之心”。
关键词:教师 公正 学生
相信我们都还记得初中课本上那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的老师》吧,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我想,蔡芸芝老师之所以能够让魏巍一辈子铭记于心,其原因就在于一个“公”字吧。
电视上曾经播过这样一个专题片,是采访一个中国到法国的小留学生。这个学生在上海读书时成绩非常优秀,深得老师喜欢。当记者问他喜欢在法国读书还是在上海读书,这个小男孩思考了一下,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在法国读书。记者问他为什么,他腼腆地笑笑说因为我觉得这儿的老师对每一位学生比较公平。然后他就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以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他还在上海读书时,有一次数学测验,当快要交卷的时候,他才发现没有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那位老师认识他,知道他是成绩很好的优等生,就默许他超时把答题纸填完整了。而在法国,老师肯定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会说这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里,感触颇深了。 胡锦涛主席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对我们教师公平做人、公正教学寄予的厚望,我们真地要时刻牢记。
上海师大曾有一次对4500学生的调查,结果有84%的学生认为“公正”是“教师工作重要的职业品质”;92%的学生认为,“偏私和不公正”是“最不能原谅的教师品质缺陷”。
既然学生们对教师公平有如此强烈的渴求,我们该如何践行教师公正这一法则呢?在我看来,办法只有一个——去除一个“私”字,要让“公”字驻心间。具体说来,就是消除三种不良心态。
首先,消除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到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学中一个最为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往往出于虚荣或其他利害有意无意偏爱一些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而相对歧视或忽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
有一种现象已经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你曾经所谓的重点培养对象,甚至是你的骄傲,你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几乎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他们身上。可一些学生一旦走出校门便杳无音讯,别说看望,就是一条短信也很难收到。我曾经历过这样一幕场景:一次路过学校附近的街道,迎面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不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崔××吗,听说他后来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那可是当年我们老师公认的高徒呀!我刚想过去跟他聊聊,谁知他看了我一眼表现出一种若无其事的样子后,转身走开了。
反思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正是老师当初对他的另眼相看使他产生了一种优越感,给他的思想烙上一种无形的等级观念,当他取得一定成绩后,这种观念便膨胀到对他当初的老师视而不见的程度。
如一位领导这样说道:不要一天到晚脑子里全是班级第一名、第二名、前十名。记住,坐在后排的那个捣蛋鬼十年后说不定会历练成名噪一方的大老板;那个从不敢开口说一句话的孩子,将来可能就是一位农民企业家;而那个你一天不批评就心里不舒服的学生可能就是将来给你关心问候最多的人,要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人才!
这段话我如今的体会越来越深。我有一个05届的学生,长得其貌不扬,说话有明显的口吃,特别是走起路来,罗圈腿特别严重。另外他还有个缺点,见着认识的人就说不完的话,所以当时班里的同学都不愿跟他接触。说心里话,我对他也是没什么好感觉。平常找同学回答问题也很少找到他。只是偶有一次作文训练《家的感觉》,他在文中写道:“每次放学回到家里,妈妈总会问我,‘今天上课能不能听懂?学的累不累呀?’我说不累,都能听懂。然后我问妈妈,‘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我可饿坏了!’……”语句并不特别(他的作文水平一向不好),我只是因为感情真实,便在班里作为范文朗读了一遍,当时我竟看到他的脸羞得很红。时隔三年,有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张××,我现在在上海打工。不知您现在身体怎么样,还带班主任吗?……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此后他每隔几个月便给我打一个电话,嘘寒问暖,问这问那,弄得我反而觉得不好意思。
又是一番感慨!我想,对于所谓“差生”,老师要拿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在别人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那学生对你的感激,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能记一辈子。所以,我带过的学生中,对我最有感情的,往往是那些当初的“差生”。 所以,平等地对待学生一定要摘掉有色眼镜,做到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其次,消除复杂人际关系下的“自私之心”,做到生无差别,机会均等。
不管哪个学校,班级里都可能有不少所谓的“关系户”:朋友家的,亲戚家的等等。入校时,家长是千叮咛万嘱咐,托朋友套关系,对孩子要照顾照再照顾,然后千恩万谢,之后还时不时打来电话催问成绩。据我所知,有些老师抹不开面子只好给些特殊照顾。听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作文选拔赛,最后从全校筛选出两位同学。可文件要求只能有一位到县里参加比赛。这可让老师左右为难了,两位都很优秀。一个稍胜一筹,另一个也不弱,还是××老师家的孩子。伤透脑筋之余,在另一位老师的提醒之下,他把机会留给了那个老师家的孩子。
学生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位学生自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便有了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其中自然包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权利。在这一方面,如果不勇于抛弃那颗复杂人际关系下的“摇摆之心”,那么在教学中就无公平公正可言了。这样一来,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全无威信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试问,一个不能以身作则的老师又有什么资格在学生面前大谈做人呢。
公正是人格的脊梁。最后,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端平心中的一碗水,把你
的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公平公正。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生永远尊敬的人!
参考资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大成
标签:
德育论文
谈如何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爱上阅读 读出味道
下一篇:
病句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