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7215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 新闻两则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两则新闻的有关历史背景。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重点  1通过分析两则新闻,把握住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 2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难

点 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报纸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程序 教学补充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 讲解关于新闻的一般知识

(1)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 综合新闻 典型新闻 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3)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其中标题 导语 主体是必有的背景 结语可有可无。

(4)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

(5)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二)分析课文 学习阅读消息

 1 介绍背景

 1949年,淮海 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 分析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的时间地点 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3 自读课文,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

 4 学生讨论分析新闻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从作战兵力、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根据中 西 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时间

地点

兵力

渡过兵力

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为什么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渡江作战在前,所以先写,中西路军所与敌情相似,抵抗较小,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3)分析详略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比较重要,为什么反而写的更简略呢?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关于中路军的介绍

 为什么详写东路军

     东路军战斗最激烈,敌人又将其防线修筑的最巩固,只有把着一路的作战情况说清楚,才能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气势

(4)讨论主体的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三) 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叙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二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复习旧课

回顾关于新闻的常识,把握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结构,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以及新闻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同学们,关于新闻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能说说吗?

二、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的新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新闻常识来分析此则新闻。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

三、学习新课

(一)展示预习成果

     1、给加点字注音

 绥靖(suí jìng)   鄂(è)    豫(yù)    杜聿(yù)明    阌乡(wén)

  宿舍 shè        星宿 xiù     整宿xiǔ

     2、背景介绍:

     关于解放战争的知识

     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城市。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边疆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展开全文阅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小结:通过阅读,理清新闻六要素,可以整体感知全文,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三)理清新闻的结构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背景内容包含在主体之中,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思考品味:

     1.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

     2、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3.学了这两则新闻,你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新的认识?

     可概括为三个基本认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通过思考品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情感。

(五)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竞赛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那个小组找到的异同点多。

 1、异中寻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同中求异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充分表现渡江部队锐不可当的气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等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

四、课堂小结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了解到《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复习了新闻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关于新闻: 1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3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4表达方式 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

 分析课文: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兵力 战线长度 战况)          总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分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占领南阳 .

 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作业设计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教学后记

 

潘隽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版)
下一篇:伤仲永 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