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35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过零丁洋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慷慨正气
课题:《过零丁洋》
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会背。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2、时代背景:
文天祥 于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二、诗歌阅读指导
1、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1)字音: 戈:gē 寥:liáo
(2)节奏: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2、深入感受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导学过程:
1、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练习案
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
必做题
1、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 )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
3、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忧虑不安心情的句子是 ,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 。
4、背诵并默写本诗
5、译文: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2001年春季·上海高考卷)
1、词中说的“心事”指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展开全文阅读
■项羽 你是盖世的霸王 我听到很多人在这样说 包括那个在青年时代就力斩白蛇的汉子 你用三个月的时间将阿房宫烧成灰 只是你想不到 四面楚歌后就是十面埋伏
■岳飞 传说终只是传说。直到今天 我只能从一些书本上想像你的样子 直捣黄龙府的壮志雄心 以及风波亭里的精忠报国
■廉颇 某个年代,烽烟与歌舞同样光彩照人 一位老将军负荆请罪的故事 述说着民族的铮铮铁骨
谭嗣同--在有机会逃亡时主动寻求一死以求为革命牺牲,唤醒中国百姓
于谦--明忠臣,"两袖清风"的成语由他而来,被奸臣害死,死后帝命抄家
比干--忠臣直谏,被商纣王剖心而死
批阅等次: 时间:
张子言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过零丁洋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 (八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