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615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⑵ 背诵本文,理解本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

⑶ 初步学会品味、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拓展延伸,尝试写诗,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①有表情的朗读诗歌。②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语)。俄国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其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童话诗《渔父和金鱼的故事》,叙事长诗《青铜骑士》、《高加索俘虏》,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学法指导】

  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义——读出情感——读出哲理;在合作互动中通过: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一、强化预习,读通课文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是      国诗人         。

2、读准字音,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欺骗[qī piàn]   忧郁[yōu yù]   瞬息[shùn xī]  怀恋[huái liàn]

诵读全诗,读懂课文

   思考: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①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作者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③请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如何去面对呢?

三、小结:(我学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按下列句式说话,然后教师点评。  

   “这堂课,我学习到了、、、、、、”

  “我很赞成、、、、、、的观点,因为、、、、、、”

  “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万兴明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假如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我们现在的116班 学生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