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说课稿
阅读:2188
标签:
说课稿
高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说课稿
小狗包弟 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狗包弟》,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课文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二)教学目标
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考虑到学生距离到那个时代比较远,我决定轻处理由文本认识社会这方面的价值,着力引导学生感悟巴金老人自我剖析的人格魅力,因此,我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梳理作者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巴金敢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感悟、赏析重点片段,把握作者对待“包弟”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采用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和讨论法。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负责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著名诗人流沙河曾深情的为巴金先生写下了这样一幅挽联:
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
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夕阳。(可以不念)
“夕阳”寓意为晚年,巴金晚年以讲真话著称,散文集《随想录》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
(二)设计课堂活动
我觉得学习散文就像是品味一盏香茶,要经过“初闻、细品、回味”方能享受到其中的馨香。所以,借鉴这种方式,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并且每个活动一到两个中心问题,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层次思考探究:
活动一“初闻”这盏香茶:感知文本,总结小狗包弟特点。
本文的文眼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首先分析前半句”我怀念包弟”,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狗让作者如此怀念?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包弟的词语,总结包弟的特点。接着,进一步加以引导,既然是一只这么可爱的小狗,为什么又只能 “怀念”了呢?在学生已有预习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文革”时期的残酷现实是造成包弟悲惨命运的时代原因。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作者不得不把包弟送走并由此引发了歉疚之情。所以:“我想向它表示歉意”,那么这种歉疚文中是怎么具体表现的?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接下来就进入活动二环节。
活动二细品文本,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细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从小狗包弟的到来一直到它的离去,作者的情感经过了这样的变化: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但是,教师需要加以引导的是文中对庭院的描写也同样发生了变化。这种描写是有用意的。到后来,作者在院子里散步时脚下只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过去和现在的鲜明对比,以及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更加表现了作者心情的变化。面对过去,作者敢于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需要学生加以注意,接着进入活动三环节。
活动三回味文本,感受巴金敢于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人格魅力。
巴金勇敢地站在灵魂的审判台上,没有谁赋予他这样的使命,但是人的良知、心灵的煎熬促使他必须这样做。这样的忏悔和自省是最耀眼的人性之光。
(三)教师做出小结
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可见“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巴金是勇敢的,他敢于自省,敢于忏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四)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以“从《小狗包弟》中看巴金的人格魅力”为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
四、说板书设计
本文主要写的是名叫包弟的小狗,小狗包弟身上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而这些事情又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本文的主要线索,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围绕本文的“事情”和由之引发的“感情”设计的: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王艳
标签:
说课稿
高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说课稿
小狗包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触摸四大名著 初一习作
下一篇:
听隆回职职业中专谢琼洁老师的导游地理课有感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