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阅读:839  
标签:德育论文
德育行为践履模式的思考(教师中心稿)
江苏武进东青中学 汤国忠

                            

    日益强化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争事实。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形成了“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的共识,各校也搞了大量的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其主要表现为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双重性、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人格上的二重性:一些学生嘴上说得头头道道,实际表现不敢恭维;表决心、写作文冠冕堂皇,实际行动却差之千里;批评别人振振有词,对自己类似的不足却视若不见、充耳不闻;在学校或老师面前表现积极,但回到家或老师不在时又换了一个样……造成此种低效局面,一方面固然在于现行的德育教育,许多观念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偏差,德育目标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德育教育的观念模糊、方式传统单一,比较严重地存在重认知轻行为,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个体行为,优化个体素质。显然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德育认知的层面上是不够的,因为只有把道德认知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使之成为人的素质的一部分,才是一个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德育目标的实现应体现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对道德规范的服从,体现在学生通过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将自己的道德规范转化成自己的需要、信念,并在行为中比较稳定持久地表现出来。

正如德育教育中的行为践履模式所认为的:学校德育不仅应该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更必须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加深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其基本精神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与实际锻炼中养成道德习惯,以此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

笔者以为,行为践履模式之于中学德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教育模式。

行为践履模式不是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否定,而是在肯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对德育进行的深层次的思考,其核心是强调在主体性原则下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在参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道德情感的中介作用下,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继而内化成自身素质,并在行为中外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只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主人翁精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所从事的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取得德育的实际效果。而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过多地注重了认知领域的灌输,通过诸如“读德”——教师宣讲德育知识、“谈德”——讨论该怎么做、“考德”——用知识性答卷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等形式把德育知识化,忽视了德育自身的特点,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内心期望、困惑,学生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始终处于“懂”与“不懂”的层面上,缺乏对道德认知的自我评价,自我实践。

说到主体性,说到学生参与,不少人自然想到了我们所从事的种种德育活动。应该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不容回避,这些德育活动较多的只是重视了一种形式,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的教育。即使在评价时,也较少考虑到教育内化的程度,而往往总以活动的结束宣告教育的成功,这种只重表面性的结果不讲实际收效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是形式主义的一种翻版。这种活动学生看上去是参与了,但这种参与只能算是形式上的参与,因为学生并没有介入教育的全过程,不少活动并没有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需求,学生并没有真正从情感上参与体验,并没有完成心灵上的挈合,再加上活动中根本不提供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严格地说,这样的活动学生只是参与的对象,而不是参与的主体。近年来,学生为什么对捐款献爱心活动不大热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以往在进行类似的教育活动时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从内心唤起对社会的爱心和一种责任感,长此以往,学生不冷漠才怪呢!前阶段,教委号召全市各校与市聋哑学校结对,为了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意义,我们让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设计,构想了以下的操作方法:先挖掘这些特殊学生面对不幸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再用精神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情感震动;然后在“十四岁青春仪式”这一庄重的场合,激发学生青春的责任感,让学生把自己和这群特殊学生心灵上融为一体;最后组织献爱心活动,并相约把自己写的书信作为联系的纽带,加强双方的沟通……捐款结束了,但教育活动没有结束……由于活动从计划到实施到评价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活动要效果,一定要研究教育目标与学生内在需求的关系,谋求学生主动热情的投入,让学生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高明的导演不是叫演员怎么演,而是让演员怎么投入。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德育要走进生活,直面生活。面对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的科技,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面对着知识更新、信息万变的现实,我们的教育应打破“围墙”,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在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提倡要将德育置与生活之中,以生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抵御各种不健康思想文化的冲击,经受各种考验。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勇于应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与现实的碰撞,让学生在社会的熔炉里触摸现实,强化自己的德育认知,从而增强辨清是非的能力。不应担心学生在社会这个复杂体中学坏而把他们“禁闭”起来,搞所谓的“封闭管理”。说到底,“封闭”的做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畏惧困难、逃避困难的最直接的体现,它可以使我们在教育中墨守成规,无视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无视道德内化的规律。期待学生在“净土”中成长那是一种空想,许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批判能力,依然会无法适应,而要使学生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磨练。


展开全文阅读
一句话,活动仅仅只是一种教育的载体,是行为践履模式中行为实践训练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活动不是目的,其归宿应是促成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认知结构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

当然,学生的行为训练不仅仅是指开展的单项的德育活动,它还包括日常的人际交往、日常的学习生活。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以一定的方式生存发展。坚持德育为先,必须把德育教育始终贯穿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光是想凭几个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解决学生的素质问题,那是异想天开。德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德育的重点应是学生的养成教育,而现实情况正如有人所说,从德育目标层面考虑养成不到位是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养成教育的不到位,和我们日常教育缺乏持久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关——缺乏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比如,我们强调学生间的团结,同学间产生了矛盾,我们较多的是做裁判,训斥一方,很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另外,养成不到位还和我们的教育缺乏一致性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教育学生诚实,教育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我们的做法呢?一系列的所谓副课考试,我们有时侯不是张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的话,学生的文史知识怎么会不尽人意呢?这种不一的做法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德育要加强,提高效益是关键。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为学生负责,为国家和民族负责的高度,把住重点,加强学生內化的手段,通过行为训练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标签:德育论文 德育行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培育(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论独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