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阅读:518
标签: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教学反思
简简单单教《风筝》 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
简简单单教《风筝》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1927年4月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一部真实记录鲁迅独特思想、心境的作品,它表达了鲁迅对人生、对世态的独到的感悟.灌注其间的人生体验、哲理意蕴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体味的。这篇文章在《野草》里面可以说是相对特殊的一篇。
《野草》中大多篇目是符号化、象征化的,有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特征,充满奇特的想象和荒诞,如《乞求者》、《死火》、《过客》等,惟独《风筝》这篇文章有具体的人物刻画、故事情节、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主观抒情,因此,它在《野草》这部散文诗集里倒很像一篇小说。
《风筝》这篇文章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上真正接触鲁迅、认识鲁迅。“鲁迅精神”的解读难度一般比较大,没有一定的文化思想底蕴和人生经历,阅读鲁迅作品和鲁迅精神是非常吃力的。因此,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在反映《风筝》教学难度之高。认为对于刚刚深入初中的学生来讲,根本没有坚实的底子来理解学习文本。大多数教师都用长达三、四个课时来教学。当我的指导老师看到的我教案只有短短三个课时时,就开始对我进行教育。因为按照我的安排,我的第三课时是用来归纳总结外加讲作业题。
因此,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对《风筝》教学时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教学时的误区:
1、先入为主的危害
教师经历过高等的教育培养,对于鲁迅的作品不会陌生。但是,那些有关对
鲁迅作品的解读都是基于成年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去探讨的。《风筝》这篇文章虽然不是《野草》里面最经典的文章,但必须要想到,我们现在是从事教育工作,而不是鲁迅专题研究。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授课都是以成年人的探究眼光去进行解读的,一上台马上介绍的就是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而且通篇都是让学生做好笔记。在教研活动上还大吐苦水,说这篇文章不好教,不适合学生学习。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危害,认为鲁迅的作品不好讲,还质疑为什么要编入初一教材,让一群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经受“精神折磨”。
在老师们看来,鲁迅作品就是要深度挖掘鲁迅人格,告诉学生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鲁迅写的文章,思想一定是很深刻的,只要是鲁迅的作品,里头一定包含着深度的社会反思与国民批判,一定包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悲悯与思考,一定包含着对自我或国民的解剖,一定是一个反抗绝望抗争到底的勇士形象。学生以后,如果一拿到鲁迅的作品,头脑里就有这样一种框框,就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想这对阅读文本本身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语文教学怎样去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色彩,怎样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意思,读出深度,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2、教学设计忽略学生实际
不管教材如何编写,教师的课堂设计都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出发。当然,教师的备课过程首先应该有一个深层解读文本过程,独特体验过程,这对于上好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
课文前面有一段导语是这么写的: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学生读了导语之后,知道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亲情故事,这显然是在他们接受能力之内的。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学生又进一步知道文章说的是作者小时候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作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作者还想一心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文章中,学生应该能够自主意识到鲁迅和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这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结果;还有鲁迅的自省精神,这也许就要教师的适当启发了。这篇文章能上到这里也就算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了。
3、多角度解说增加难度
对风筝主题意义的解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的观点主要围绕“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自我解剖”“儿童教育”“亲情”等展开,或者说是这几种主题观的综合。近几年有研究者开始关注鲁迅一生最大的两块心病“兄弟失和”和“包办婚姻”之事,展现了新的学术空间和视角。有研究者曾试比较过《我的兄弟》与《风筝》之言语表达,来探析鲁迅何以5年以后重写“风筝”事件的真正动因,结论是是“兄弟失和”。因此,学术界出现了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主题解读——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说、自我解剖自我赎罪说、倡导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说、歌颂亲情美、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暗示“兄弟失和”的悔怨之情、对妻子朱安的忏悔等。
对于这写多角度解读,有些老师也一字不落地灌输给学生。一堂课就只讲了文章主题。当我看着学生茫然外加发困的样子,我也觉得好无聊。其实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解说,只需要把握一点“表达了作者的忏悔之情以及无法补过的悲哀”就可以了。
二、我的教学反思
1、没有“导课”、“作者介绍”这些教学环节
“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的设置省略,那是因为在上课前,本课的预习工作,我已经领着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了。从网上下了一个介绍鲁迅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些鲁迅其他作品;由于大一就通读过《鲁迅传》,写过小论文,所以对鲁迅我了解的也应该说比较多,我曾花时间讲过有关鲁迅的一些重要事迹。所以,通过预习工作,事实上,学生对鲁迅这个人已经有大体上的了解了。照这样来看,还有必要在课上花几分钟来介绍一下鲁迅吗?根本没有必要。
2、教学问题设计既是缺陷也是困惑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问题呈现的,在这堂课的设计好以后,我自己也感觉问题较多,自己想整合成几个主问题,这样可以一条线贯穿下来。但是一直苦思冥想都一无所获。本来想请教老师的,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又没问。本来以为自己能想出来,但是事实证明,我是自不量力!我还是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直想着把某几个问题删掉,精减成几个问题,但是,自己又比较“小气”,总感觉这几个问题都是挺重要的,不忍割舍任何一个。所以到最终上课的时候,主问题的设计与流程依然很糟糕,不尽如人意。
展开全文阅读
3、教学预设大于教学生成
整堂课的教学,最失败之处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是顺着我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教学的动态生成可能并不是特别理想。就算学生有动态的生成,那也是在我的预料之内的,说的答案也是我所期望的答案。
教师理解是不是就一定要传授给学生?鲁迅作品《风筝》确实有很多隐喻意义,但是,这种深层的解读,是不是老师自己懂了,就一定要把它全教给学生呢?学生能接受的了吗?备学生远远比备教材重要。深知这一点的我,可是,或许是自己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整堂课的控制上,问题的探究上,知识的呈现上,主要还是以我原先的预设为主,我设好了圈套,等着学生来钻。
但是有个环节还是取得了成效。我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读出自己的心得,并不要求理解到作者思想高度。学生的回答,有说亲情的,有说孩子教育的等等,这些都是我预设以外的,整堂课没有一个环节的设计和这种解读有密切关联,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见解,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教师的理解并不等于学生的理解。况且,这种理解,学生也能自圆其说,讲得合情合理。我觉得这样挺好。
综上所诉,我觉得鲁迅的《风筝》这篇课文,抛除教师的成年思维和细细专研教材,读懂课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就可以上好课。有时候,简简单单还原本真或许就达到了目标。
陈娇
标签: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教学反思
简简单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双快作文”走进教学课堂
下一篇:
故乡的春天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