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67
标签:
教学论文
简评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陈祥书)
有瑕有疵,不严不谨
——简评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至关重要。因为材料是钥匙,可打开题目的大门;材料是核心,可提炼作文的灵魂;材料是基石,可建造文章的大厦。材料是否流畅,关系到题意的理解;材料是否严谨,影响到学生的发挥;材料是否出彩,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有瑕有疵,让人大为失望;不严不谨,使人深为遗憾。
说得含糊,述得不明。
在第一节,第二句是“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聊到“青春”,可以是物质的,指年龄青春;也可以是精神的,指精神青春——心态、精神和事业,或是立德、立言和立功。但此句中究竟是指前一种,还是指后一种?没有明确说出来,给人一种含糊的感觉。而第二节,无论是前两句,还是后一句,都没有点明青春;不论是“青年人”天真烂漫,还是“我们”自欺欺人,都没有点明是哪一种青春。前两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是说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是天真。“老去”与年龄有关,从语意上推断,当然是指年龄青春,指年龄青春会老朽。后一句“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是说抱有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是自欺欺人。“信念”与精神相关,揣测其意思,自然是指精神青春,指精神青春不会长存。正因为这样,就青春而言,第一节阐述含含糊糊,第二节叙述不明不白。其实,作为高考作文材料,完全应该说得清清楚楚的,述得明明白白的。
衔接不畅,表述不清。
粗粗阅读,就会发现第二节前后别扭,衔接不畅:“也有人说” 与“青年人”,好像是两张皮,连接不上。因为按道理,在“也有人说”之后,应是“也有人”的观点,不应是“青年人”的观点。不止如此,“青年人”“这种感觉”与“我们”之间,也好像隔着厚障壁,前后不畅。因为在“青年人”观点之后,跟着摆“青年人”的观点会更加顺畅,而摆“我们”的观点就会有些阻隔。再稍加比较,就会发现第二节叙述不清,表达不明:第一节,在“有人说”之后,以青春为主语,直接点出青春不朽。而第二节,在“也有人说”之后,没有点到青春,前后主语也不一致:先是“青年人”,后是“这种感觉”,再就是“我们”。如果讲究表述清楚流畅,可将第二节作些修改: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是天真无知,相信信念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是自欺欺人。或者直接表述:不相信年龄青春会老去不存是天真无知,相信精神青春长存不朽是自欺欺人。由“不相信”到“相信”, 对比鲜明,衔接自然;由“年龄”到“精神”,明白如话,通畅无阻。
自我对立,自相矛盾。
一是本身背悖。第一节中,后一句是“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存有背谬之处。因为“青春”,既可指“精神青春”,又可指“年龄青春”。作为前者,谈精神青春不朽,那自然是正确的;但如果作为后者,谈年龄青春不朽,那显然就是错误的。二是前后矛盾。因为 “没有什么……不”,是“所有”之意,包括“青春”在内。第一节中,前句讲所有的都是老朽的,肯定了青春也是老朽的;可后句又说青春是不朽的,否定了前句说法。于是,前后发生冲突,形成矛盾。但如果调换前后句的位置,在“没有什么”前加上“其他”,那就能消除冲突,化解矛盾:只有青春是不朽的,其他没有什么是不朽的。三是上下对立。“有人说”与“也有人说”是对举的,该对应一致;是并列的,当和谐一体。但“有人说”的第二句,只说精神青春不朽。而“也有人说” 的前两句叙年龄青春会老去,后一句述精神青春会老朽。显然,上下不相对应,不尽吻合;前后存有对立,互相矛盾。
表面两面,实为一面。
表象上看,“有人说”是正面的,“也有人说”是反面的。上下存有正反两面,拥有两个角度;可以从正面切入,也可从反面入手。但深入一想,全不是那回事儿。因为只有从正面入手,肯定正面的,才能积极向上,思想健康:时光会走,但精神青春不朽。如果从反面去说,那观点肯定是消极落后,不合时宜的:因为第二节前两句是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是天真。究其含义,是年龄青春会消逝,或是年龄青春会老朽。而以青春消逝或青春老朽为中心,有多少积极意义?又有多少奋进力量?而后一句是讲,我们抱有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是自欺欺人。探其蕴涵,信念不会如自然一样长存,或是精神青春不会不朽。而以信念不会长存或精神青春不会不朽立意,何以让中心新颖?又何以使思想深刻?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侧面;先正后反,就只有一个中心:年龄青春会老去,精神青春会不朽。由此看来,第二节说了等于没说,说了也如同白说。所以,侧面太单一,不够多面;角度太单调,不够多元。
虚构一面,虚假透顶。
作为高考作文材料,不可胡编乱造,不符客观事实,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必须真实可信,符合生活实际,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细细揣摩,第二节虚构不实,虚假不真:在“也有人说”中,有一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查阅《现代汉语词典》,“青年人”指的是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人。而“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人”,主要是人数对等的三类人:一是在校高中生,二是在籍大学生,三是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八九年的社会青年。由此而来,就带有了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有哪个高中生,没见过头发花白的祖辈,不知道人有朝一日会老去?有哪个大学生,没听过生病死亡的事情,不晓得人终有一天会死去?有哪个社会青年,没发觉自己已渐渐长大成熟,不清楚人会逐渐走向衰老?可以说,除傻子之外,没有哪个青年人不知道人终究会老去。据此而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 还有多少真实意味?还有多少事实依据?纯属虚构,毫无事实根据;实在太假,假得登峰造极。
展开全文阅读
瞎拐弯角,乱设障碍。
高考作文要检测的是表达能力,不是理解能力;要考查的是写作能力,不是阅读能力。无须瞎绕弯角,把材料搞得难懂,让学生在审题上兜圈子;无须乱设障碍,将材料弄得晦涩,使学生在立意上绞尽脑汁。可材料第二节,瞎挖坑穴,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明白其意思: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是天真可笑,我们相信信念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是自欺欺人。乱抛绊石,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挖掘其内涵:前两句说的是年龄青春会老朽,后一句讲的是精神青春是不会长存。先抛“青年人”不相信,后扯“我们”抱有,绕来绕去,绕得非常复杂。先贬“青年人”的天真可笑,后抨“我们”的自欺欺人,兜来兜去,兜得特别曲折。其实,完全可以直截了当,简洁明了,不必拐弯抹角,弄得曲折复杂。直接讲“也有人说,年龄青春有朝一日会老朽,精神青春不会像自然长存。”如此,简简单单,不绕弯角;利利索索,不设障碍。无弯无角,直来直去,学生一看就懂,明白意思;无障无碍,无坎无坷,学生一目了然,把握主旨。
观点有误,导向有错。
细读第二节,后一句“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是说抱有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是自欺,或是相信信念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是欺人。说得再白一点,就是不会有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或是信念不会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这种观点,应是极不妥当的,至少也是值得商榷的。依愚之见,信念一定会像山水一样长存,精神一定会如天地一样不朽。比如“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信念,“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如此。不光观点不正确,导向也有问题。因为出现在材料中,就是向学生宣传,进行负面宣扬;因为没有作出否定,就是向学生灌输,施行反面引导。也许有人要说,只是作为反面出现的,是与青春不朽对举的。但是,肯定不是正面宣传,不能产生积极的正能量;肯定不是正面引导,不能导向核心的价值观。因为是负面宣传,不能引导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因为是反面灌输,不能引向坚定信念,坚守理想。因而,无论怎样,都不能不说是观点有误,导向有错。
批面太宽,打击不实。
在第二节中,先提“青年人”天真无知,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后道“我们”自欺欺人,相信信念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深入一想,顿有所悟:第二节用“青年人”与“我们”来分类,将“青年人”与“我们”来对举。换句话说,除了“青年人”之外,就是“我们”。这面是何等之宽泛,又是何等之广大。因为“青年人”是相对于“少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也就是说,“我们”占有四分之三,占有绝大多数。而占有四分之三“我们”,被材料定性为目光短浅,不相信信念会如长江一样长存;占有绝大多数的“我们”,被材料说成是心胸狭窄,不相信精神青春会泰山一样不朽。如此说来,这批评面也太宽了,打击面也太大了。可以说,这是对“我们”的否定,对“我们”的污蔑;是对社会的摸黑,对生活的诋毁。因为事实上,“我们”中的绝对多数,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守信念青春长存;“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生活的中流砥柱,胸怀远大理想,坚信精神青春不朽。因此,其批击不合实际,不符事实。
一道高考作文题,几十万考生写它,是否该少些瑕疵,受得起琢磨?是否该多些严谨,经得起推敲?是否该字斟句酌,少出差错;是否该精雕细琢,不出差错?答案不言而喻,无需多说。而要想严谨无瑕,就要有超高的水平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想严密无错,就要有高度的责任和与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精益求精,天衣无缝。(21510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陈祥书
标签:
教学论文
简评2014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就这样被你征服 中考优秀作文范文
下一篇:
转化后进生我有办法 (七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心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