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673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翻译
人教版必考古文字义和名句翻译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论语十则》
1、解释加点字:
(1)、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3)、诲女知之乎 (4)、是知也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人不知而不愠 (7)、为人谋
(8)、仁以为己任 (9)、五日三省吾身
(10)、不耻下问 (11)、学而时习之
2、翻译: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字:
(1)、无案牍之劳形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4)、无丝竹之乱耳
(5)、往来无白丁
(6)、有仙则名 (7)、有龙则灵
二、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1、解释红体字: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仙则名 (4)、则题名其上
(5)、陶后鲜有闻 (6)、芳草鲜美
(7)、香远益清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不蔓不枝
2、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峡
1、解释加点字:
(1)、略无阙处 (2)、哀转久绝
(3)、或王命急宣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属引凄异
(9)、属予作文以记之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或王命急宣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13)、不以疾也 (14)、疾在腠里
(15)、故渔者歌曰 (16)、明知故犯
(17)、哀转久绝 (18)、绝巘多生怪柏
(19)、不以疾也 (20)、臣是以无请也
(21)、虽乘奔御风 (22)、回清倒影
(2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24)、每至晴初霜旦
2、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马说
一、解释红体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其真无马邪
6、一食或尽粟一石 7、策之不以其道
8、执策而临之 9、一食或尽粟一石
10、食之不能尽其材 11、马之千里者
1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4、其真无马耶 15、或以为死
16、一食或尽粟一石 1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8、一食或尽粟一石 19、策之不以其道
展开全文阅读
20、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翻译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红体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媵人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既加冠
5、尝趋百里外 6、无从致书以观
7、媵人持汤沃灌 8、走送之
9、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0、弗之怠
11、走送之 12、益慕圣贤之道
13、当余之从师也 14、无从致书以观
15、计日以还 1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18、以衾拥覆
19、寓逆旅 20、日再食
21、无鲜肥滋味之享 22、腰白玉之环
2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4、或遇其叱咄
25、色愈恭,礼愈至
二、翻译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醉翁亭记
一、解释红体字: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野芳发而幽香
3、佳木秀而繁阴 4、非丝非竹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泉香而酒洌 8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9、临溪而渔 10、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1、庐陵欧阳修也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3、安求其能千里也? 1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 16、夕日欲颓
17、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8、山行六七里
19、名之者谁 20、朝而往
21、暮而归 22、太守宴也
23、杂然而前陈者 24、翼然临于泉上者
2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7、太守谓谁
二、翻译句子: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0、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5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55、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7、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5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0、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6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6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8、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6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7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2、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7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6、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7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秦文艳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翻译
人教版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获奖作文《乡韵》 初二习作
下一篇:
初三备考字形 教学总结(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