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1220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二课堂实录
《物种起源》绪论公开课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班级:丰惠中学高二(7)班
教师:刘建松
《物种起源》绪论,是说明性很强的理论性的文字,教的很痛苦,学的不乐意。如何激发兴趣,有效的教学,如何筛选,如何概括。如何细读,在教学中值得注意。
师:(投影God smiles when Man think over,学生面露惊讶之色)
师:这是国外作家米兰•昆德拉名言,每个单词我们都认识,用我们中文的方式来翻译翻译。(学生兴趣很高,争先发言)
生:上帝很高兴,当人们思考以后。
生:人们思考了,上帝就笑了。
师:说来说去,就是笑和思考,只是对象不同。一般翻译成,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还押韵,中国式的翻译。
师:这句话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赞同而成为名言呢?(学生自由回答)
生:人类只要思考,上帝就认为你有自己的思想,她就很欣慰,很愉快。
师:你的理解很乐观,赞一个。
生:意思就是上帝掌握着每个人的命运,人类再怎样去思考也是没用的,倒不如不去思考。
师:有些悲观。你的言外之意是上帝是万能的,无所不能。虽然在上帝面前,我们的思考是如此的可笑,但正是这令上帝发笑的思考使我们的文明一天天进步与发展,人类并没有因为上帝的发笑而停止思考。(简要的介绍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投影
圣经第 1 章
1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3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4 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5 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
生:世界的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并且造出后物种不会改变。
师:中国的俗话说,龙生龙
生: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师:但事实上,到了19世纪的中期,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实际科学考察探索,挑战了这些论断,这位科学家曾经是剑桥神学院的学生,是上帝的忠实粉丝,却对物种如何起源提出了惊世骇俗的观点,这位年轻人就是
生:达尔文。
师:这部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就是
生:物种起源。
师:历史上,任何先进的革命的理论往往是知音稀少,任何的天才和英雄都是寂寞的,都会遭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明枪暗箭和恶毒攻击,有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出示漫画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称人类祖先是灵长类动物。这一观点激怒了一部分人,他们将达尔文公然制成讽刺漫画。)而这篇物种起源绪论就是对这些打击的强有力的反击。
师:什么是绪论。如果要你写放在著作前面的文字,你会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师:绪论,又叫“导言”,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写作经过、出版缘由、文章内容介绍、作者的基本观点、作者情况等的文体。 一般由作者自己写作
师:现在大家要讲真话,你喜欢这样的文字吗?
生:不太喜欢,文字比较枯燥,不够活泼。
生:缺少文采,有些句子读起来不舒服。
师:大家都是诚实的孩子,老师一开始也不喜欢这类文字,但任何事情只要用心投入,耐心的读,仔细的读,也能发现其中的乐趣。筛选,梳理。概括也是我们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师:达尔文思考的问题就是在挑战上帝的权威,德国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说:上帝死了。敢于宣判上帝的死刑,把人彻底的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和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论述也有很大的关系。《物种起源》直接挑战上帝的权威,文中有哪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学生寻找和讨论要点)
师:主要在哪些自然段?
生:第五、六、七、八、九。
师:很准确,这些自然段的观点和就是上帝唱反调
生:第五段中,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的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当时的观点是上帝创造万物。
生:第六段中强调变异,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和物种不变论相反。
第七段中说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人类的选种具有巨大的力量。
生:第八段中讲了变异法则和自然选择的关系。
师:总而言之,达尔文认为万物不是被上帝创造出来,而是
生:演变出来。
师:归纳成基本观点就是在第九段,这是总结陈词,是绪论的精华(全体朗读最后一段)
师:大家朗读时很有感情,不要认为科学家是没有感情的,对任何事物投入研究、专注,总能日久生情,能唤起人的感情,就是严谨的学者也不例外。你能发现体会平静的句子后,作者深厚的感情吗?
生:这一句,“但是经过我能做到的 精细研究和冷静判断,我毫不怀疑的主张,许多自然学者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是错误的。”是很有感情的。
师:你认为哪些词语要重重的读,很响亮的读?
生:毫不怀疑这个修饰词,要重读。所保持的观点是。错误的
师:很好,按照重读的音节大声读一遍,让上帝听见(生大声听见)
师:还有哪些词语要重读?
生:充分相信,不是不变的。最主要的但是独一无二
师:你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感情?
生:毫不怀疑,作者对自己理论的自信和肯定,充分相信自己冷静的判断,科学严谨的实验。生:最主要的手段而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说话留有余地,很严谨。
师:这些是打向当时上帝一记又一记有力的耳光。是整篇文章的精华所在。
那么前几节和《物种起源》有什么关系/(快速梳理前几节内容)
生:成书的过程,发表的原因、
师:发表的原因这样的概括不是很确切。最好在发表前加一个修饰词?
生:提前发表的原因。
师:很好,准确。既然是提前发表,好像一个早产儿,必然
生:是不完善的,有错误的混入。
展开全文阅读
师:这就是第三节的概括。第四节呢?
生:对帮助者表示感谢
生:任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朋友的帮助。这也是达尔文的实事求是的品质。
师:功劳有我的一半
生:也有你的一半。
师:前四节简要的介绍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这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按时间顺序,思考这个问题居然达到近30年,,收集资料到撰写,从充实到继续探讨,说明这是一个长期思考、科研和探索的过程。证明任何成就的取得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师:既然达尔文还没有充分的事实当论据,那么,他为什么要急着发表《物种起源》?是争名夺利?太看重自己的利益?
生:不是。真正对名利淡泊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名和利。
师: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代帝王乾隆,来到了位于长江岸边的金山寺。面对脚下来来往往的船只,他问一个号称法磐的高僧:长江中船只来往如此频繁,一天要过多少船?
师:你猜高僧怎样回答。只有两条船!法磐的回答非常令人吃惊,他说:整个长江来回穿行的,无非就是两条船,这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达尔文需不需要名和利?
生:需要。
师:提前发表的原因什么呢?或者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和华莱士的论文有关。
师:下面我们不妨来个时光穿越,情景再现。来到1500年前,当时作为著名的科学家的达尔文在办公室中收到一篇论文,而这篇文章的结论和自己的观点惊人的一致。而论文作者华莱斯,当时只是一位普通英国的自然科学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讨论,可能观点比较激烈)
生: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利益,不让华莱士的文章发表。把他封杀。
生:直接把文章投入垃圾桶,不理不睬。
生:告他剽窃论文,上法院。
师:在科学史上,权威压制、打击、排挤和贬低同行或晚辈、无名科学家的事比比皆是。为了名和利,这样做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达尔文没有这样做,他怎样做? (学生找出课文内容)
师:达尔文认为纯属巧合。华莱士和自己结论惊人的相似。这无疑坚定了达尔文的信念。英雄所见略同。他曾给朋友莱伊尔信中说:“我从未看过比这更为巧合的事;即使华莱斯手中有过我在1842年写出的那份原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较此更好的摘要来!”这显示出科学家的胸怀。(出示资料,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带领团队研究出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号,在2011年取得了亩产943.1公斤的佳绩,堪与袁隆平的超级稻媲美。马荣荣在研究籼粳杂交稻时曾向袁隆平寻求过帮助。但当时袁隆平认为,稳定的籼粳亚种之间的杂交不可能实现,没有前途。然而,马荣荣坚持了下来,使籼粳水稻亚种间的杂交从设想变成了现实。后来,袁隆平承认了自己原来的观点不对。)
师:真正的巨人他关心的是科学造福人类,个人的名利名誉看淡了。表现了科学家阔大的胸襟和谦虚求实的优良作风,何为巨人,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巨大,更是人格魅力的伟大。科学家的胸怀甚至比成果更重要。此时,我们不禁想起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像这样的巨人致敬!
小刘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二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二课堂实录
物种起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病句辨析专项训练之搭配不当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三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