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2299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全班齐读第一段)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共同上一节探究性学习的课,通过这节课希望帮助大家培养一些综合方面的能力,第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第二个就是我们把找出来的资料进行帅选和整合,并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第三个就是能够结合找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料,来探究问题并以此形成自己的观点。同学们现在手上有很多资料,大家的资料是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来的呢?
生:网络、老师提供的资料、图书馆、报刊及书籍。
师:大家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很多的,所以掌握的资料也是相当丰富的,老师在这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座的同学对文革有什么了解呢?
生1:文革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由毛泽东错怪共和民党,被江青和林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无限的破坏,党和政府的各级结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处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和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无法工作。文革期间,破坏了很多知识人士和国内精英,是我们国家的巨大灾难。
师:很多知识人士和精英在文革中受到了破坏,其中就包括巴金,那请问大家对巴金这位作家有哪些了解呢?
生2:我去查资料了解,巴金信仰的是人道主义,他曾经说过自己是爱那些需要爱的,恨那些摧残爱的,从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写作主题一般是围绕着“爱与恨”、“血与泪”、“人性与良知”、“热诚”。他写作的风格经常带有悲剧的色调,他追求说真话,他晚年创作的《随想录》被认为是以罕见的勇气说话、是无所谓的畅言的巨作。
师:大家都知道,巴金是以小说创作见长的,但是到了晚年,他的创作出现了另一座高峰,就是散文《随想录》的出版,《随想录》就如同学刚刚说的一样,敢说真话,敢于说话去反思文革。所以刚刚大家提到对文革以及对巴金这位作家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巴金《随想录》中的一篇代表篇目《小狗包弟》,希望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这只小狗在文革中的命运是怎样的,同时,我们从小狗的命运来看看文革究竟给我们以及我们国家和时代带来了什么?
师:俗话说:文艺也情,学文章最高的境界不是读它的内容,而是读文字背后的思想。所以,今天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三个探究话题,即美与丑、真与伪、人性与兽性来解读这篇文章,当然,可能有些同学通过小组的讨论找出了自己研究的命题。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小组的讨论,分好了组,确定了组长、记录人员,以及发言的人,并讨论确定好了自己小组的命题。
(课件展示:展示分组情况,并显示各组的探究论题)
根据大家的交流和讨论、命题和探究也是很丰富的,不知道大家的探究结果是怎么样的,我们先来听下自主命题的探究结果。
组1:探究主题是“为什么狗来表现文章的主旨”。
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用狗来表现文章主旨的好处:一是据了解,古今以来狗都是人类很忠实的朋友,但是在文革这个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与狗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具备狗是真诚善良、效忠于我们的形象。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在巴金的这篇课文中,他描写出来的人与狗的关系与我们平常的不相符,通过巴金与他的狗的故事和艺术家与狗的关系这两件事情来体现出在文革中,这些被文革所荼(学生读cha)毒的心灵的扭曲,以及精英受文革影响之深;二是用狗的真诚和善良反衬出文革时期的人性泯灭;三是文中狗在艺术家受难的时候去追随,而巴金却把小狗包弟送到了解剖台,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狗能保护艺术家,而作家作为一个人却不能保护狗。
师:先纠正一个读音,是荼(tu)毒。小组提到用狗来表现文章的主旨主要是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狗来写人,以狗对人的忠诚来衬托那个时代人性的一种泯灭。
组2:探究主题是“文章的写作特色和目的”。
从目的来看,文革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文革过后很多文人都在写自己在文革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和不甘心,而巴金没有,虽然,他也是在指出文革的罪恶,但是他是通过解剖自己这种可贵的精神去反映文革的罪恶,文中,他写的是在文革中,因为他的懦弱把小狗包弟送到解剖台上的事情,表现出当时文革时期连狗都不放过的黑暗的罪恶社会环境,而在文章最后也表现出了他对包弟的怀念,体现出了巴金崇尚说真话的高贵精神。
写作特色看,首先,语言质朴,从文章可以看出,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像是面对面讲故事一样,然而质朴的语言下描绘的非常生动,如第一段“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之类的动作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以情动人,通篇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在解剖自己,一方面是对小狗包弟的怀念。最后,衬托,前一组已经详细说了,我们组就不加以说明了。
师:写作目的表现忏悔以及他敢说真话的勇气,另外写作特色上则是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同时还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技巧。
组3:探究主题:铭记历史
文革时期,社会处于一个人性极度扭曲的社会,众多的人受到了迫害和摧残,就连小狗也难逃厄运,在文革中自杀死亡的共同特点都是悲壮的,文革在给社会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警醒和启示,就如文章所说的包弟被送到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体现出了文革时期的罪恶和没有人性,我们为小狗总结出了一个结论:文革时期,社会黑暗,颠倒黑白,不存在任何社会正义可言。文革时期是道德的沦丧,也是人性扭曲的悲剧,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是希望我们青少年铭记历史,发挥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让同样悲剧重演。
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应该铭记历史。
组4:探究主题:人性的泯灭与真情的埋葬
先为人性和真情下一个定义,我们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有爱心的,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的,有理性思维的。然而在文革中人性遭到了泯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正面理解人性,专政队对文化反革命人员的批斗以及“反四旧”等这些事件实际上都是对文化人的迫害,另一方面从兽性角度侧面体现出人性的泯灭,就如第一段艺术家被专政队拖着游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从这可以反衬出人性的泯灭。
展开全文阅读
在文革背景下,很多人不敢说真话,而巴金也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不得不将包弟送到解剖台上,但是却非常不愿意这样做的。可以看出,在文革人性被泯灭的时代里,很多人不得不将自己的真情埋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免被迫害。
师:这组谈到了“人性的泯灭和真情的埋葬”,在那个时代,人们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至于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压在心灵深处。
四个小组的代表已经将自主探究的命题向大家展示了,现在我们回到之前确定的三个主题,来看看这些小组的研究情况。
组5:探究命题:美与丑
在美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和谐美”,第一个和谐美体现在第一自然段中讲述的艺术家的故事,在艺术家被破坏之前,和小狗相处的很好,常用好吃的款待它,这说明人与动物相处的和谐。第二和谐美体现在作者把小狗包弟送去解剖台的情节,作者将小狗送去解剖台给科研人员做实验这件事看似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无疑也是比较和谐的选择,这样小狗包弟在死的时候不用经受太多的痛苦。
丑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性的麻木和残酷,人性的丑。在第一段中,面对半死不活的艺术家,认识的人怕被连累也掉头走开,说明当时人性的麻木,不敢表现真实的想法,这是文革对人的迫害的一种体现。后面专政队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所体现出来的人性麻木。
师:这组对“美”的看法是一种和谐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丑是在文革中人性的麻木和残忍。刚刚的发言中,提到巴金把小狗送到解剖台,认为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和谐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生: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课文34页“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对这句话看来,把小狗包弟送到解剖台这件事反而给作者加重了包袱,作者每每想起这件事觉得惭愧和沉重。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和谐的决定,把小狗送到解剖台剖开肚皮这么残忍的事对于一条小狗来说不是一件和谐的事情。
师:那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行为呢?
生1:这个行为在文革背景下必须做出一个相对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坏的决定,这是为了保全自己,我个人认为不能归于美的那类,而是归到人性丑的那类,为了保护自己连一条狗也不顾。
生2:我觉得作者最后把小狗包弟送到解剖台上,但是对这个社会的特定时期,它对人性扭曲的一种表达,但是并不是作者本身,虽然是他亲手把包弟送上解剖台,结束了包弟的命,但是作者也是在那种黑暗社会背景下做出的决定,他必须保护家庭和家人,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此,表现出了社会的丑恶。
师: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劝取其重。作者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从这里我们更加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刚刚同学们对于巴金送走包弟这一决定进行了争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进一步去看。比较客观一点,我们应该把巴金所作的决定放到那个特殊时代和环境中来看,我们就能更客观的去评价这一决定,看似自私、冷漠、残忍,实际上是他内心非常痛苦,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过后还能表达对包弟的深深忏悔,所以,对于当时巴金在那个时代做的这个决定,可以表示出我们的理解或者是同情。
组6:探究命题:美与丑
从第一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真情之美和社会扭曲与暴力的丑陋,小狗对艺术家 “扑、闻、舔”一系列亲热行为让我们感觉小狗对朋友真挚的感情,真挚是美,同时跟“认识的人”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我们能感受得到那时社会中人们已经失去了同情心,甚至人性,让人感到文革时期社会到处充斥着暴力与扭曲,面对这样一个丑陋赤裸裸表露的社会,让我们感到心寒。
师:你们对美的理解是真情,真情就是美,而丑是社会的暴力和人性的扭曲。
那对于美与丑还有别的同学需要补充的吗?
生:关于“美”我想补充一点,巴金写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对小狗包弟致歉,然后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向小狗道歉,这也是一种人性美。
师:敢于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美。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人们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这里就折射出当时时代的黑暗,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组7:探究主题:真与伪
我们小组认为巴金写小狗包弟情真、言真以及悔真。但是如果要论“伪”的话,应结合当时的背景,当时的那些口号、信仰、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狂妄自大的,而当时的很多人被迫做自己不得已而违心的事情,可以看出这场革命是多么的虚伪。然而,面对这些虚伪可笑的口号和信仰,并没有人出来反驳,而让这次浩劫持续了十年,这也暴露出了一些人的残忍与冷漠的劣根性,这种反映是真实的。(举了彭德怀受迫害的例子)
师:你在陈述彭德怀事件,想要告诉大家什么呢?
生:当时的背景下,很多都是虚伪的。
师:对于真的定义是情真、言真而且悔真,并且谈到了虚伪,这种虚伪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它是整个国家和时代的问题,所以导致出现了很多政治上的人士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无辜的迫害。然后还有同学有补充吗?
生1:对于“真与伪”的问题,在第一段就清晰的表现出来了,在艺术家很窘迫的时候,连认识他的人看到要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有些人是多么的懦弱和虚伪,他们有怒而不敢言,也不敢爆发出来,只能做着旁观者的角色。但是,和人相比,动物和人却有着真挚的感情,这也就是所谓的“真”。文章中艺术家与小狗的真情以及小狗包弟和作者的真情就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黑暗和虚伪,人与人之间很少有真情的存在。
师:在当时的时代,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反而是动物却敢于去表达,而人却是虚伪的。
生2:我觉得在文革那个混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而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而无辜活的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都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是巴金,一个晚年的老人,我觉得巴金经历了一次浩劫,失去了小狗包弟,也失去了最亲的妻子萧姗,而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申讨控诉的工具,而是自责,作为道德主义者和良心主义者,这符合巴金的习惯,他敢于解剖自己并对于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表示真心的歉意。
组8:探究主题:人性和兽性
在我们的理解中,人性是非常美好和真挚的,而兽性则非常丑恶和不堪的。而在这篇文章中,人性并没有体现在人身上,而是体现在狗身上,兽性也没有体现在狗身上,反而体现在人的身上,这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就像在那个‘说谎成风’的时代,人对人泯灭人性,剩下的是兽性。将人游街示众、对狗用脚踢用棒打,这体现了一种兽性,而艺术家的狗在艺术家被游街的时候,哪怕被打也亲热的跟着,这又体现了狗的“人性”。
师:人身上也有兽性,而在狗身上看到了人性。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
生1:结合文革的背景以及文章的内容,狗也被赋予了人性,小狗与作者之间不离不弃、同甘共苦,但是在人类的社会中,人类残暴无情,社会黑暗动乱,就像处于一个野蛮的原始社会中,毫无道理可言。实际上,作者是在呼唤美好人性,而批评当时的混乱社会。
师:这里补充了一点,即呼唤人性的回归,批判当时的残暴混乱的社会,即兽性。
展开余文
生2:我们都知道日本当时在二战期间是如何的残暴,可谓是毫无人道的屠杀了我们中国人民两千多万。我们查找资料知道,叶剑英元帅曾经说过文革期间整整死了两千万人,这是和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同等的,然而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女作家对于狗的喜爱,每次见到作者都会问及作者的小狗。在我们看来日本人是惨无人道的,却对一只狗那么的疼爱,这是一种对比,反衬出当时我国的人性的泯灭。
师:在你看来,作者写日本女作家的目的是用她对小狗的疼爱来反衬出文革时期人们对小狗的残忍。
生3:我不赞同。几位同学认为那时的中国人的人性是完全泯灭的。在第一段中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因为那只小狗在之前看他半死不活的时候还去亲热的叫着并扑到跟前,这也就说明了艺术家对那只小狗的感恩,小狗对他很好,所以他也要回报它,只是小狗死了。文章的作者巴金送小狗包弟去医院而感到非常的惭愧,为此写下这篇文章,带着自己的悔恨去怀念小狗包弟,因此,表现出在文革时候仍有一些人拥有自己的真情,人性完全没有泯灭。
师:虽然很多人做了很多残暴的事情,让人感觉到人性的完全泯灭,而你在文本中还找到两个例证去反驳刚才的观点,其实在那个时代,人性并没有完全泯灭,还是能发现人性美。
师:刚才大家就自己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探究和结论,可以说成果是非常丰富的,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能够联系文本的内容,甚至还有同学能够结合其他的课外的背景知识来谈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总的说来,《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是以狗来写人,通过写狗来写人的卑微和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巴金敢于面对自己在人性方面的阴暗面,这可以说是一份非常难能可贵的美好的品质,而且更加能凸显出同学们提到过的一点,作为巴金本人来说,他本人来说在文革中他是受害者,而作为受害者他没有去指责别人、去控诉那些迫害他的人,反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
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去反思自己并表达忏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1:反思自己,然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
生2:对人性的渴望和呼唤,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谴责。
师:具体来说,是对人性的哪些东西的呼唤?
生2:真、善、美
师:刚刚大家都谈到了文章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的意义和目的,也许他通过解剖自己来唤醒更多的人,甚至是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让我们的人性都回归到真善美的美好一面。
师:作为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大家觉得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有哪些感悟和启示。
生1:我们作为人要善于反思和反省自己,然后人与人的交往之间应该真情相待,不要像当时文革的人们一样虚伪和冷漠。
师: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别人,并善于反思自己,
生2:在人与人交往中要说真话,不能欺骗别人,不能像文革中那样都是欺骗别人,从反面的启示是说谎不利于社会进步。
师:从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不要欺骗别人;从社会来说,很多人都去欺骗别人,整个社会是不会进步的。
生3:对我个人最大的启示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最好最棒的作家,但是敢于说真话就是最好的作家。
师:敢于说
生4:文革是一场文化的浩劫,并发动了十年,十年很长很长,使我们国家历史性的倒退了好几十年,处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我们应该要担起建设国家,把民族精神发扬到世界各地的重任,建设起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以弥补几十年前那阴暗的十年所带来的灾难。
师:通过我们的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以弥补这十年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的损失
生5:首先应该反思历史,铭记历史,然后,把所有的真善美体现在我们的言语上,还要体现在行为中,行为是更重要的。
师:真善美不光是说出来的,更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生6:我们应该拒绝冷漠,不禁想起“小月月”事件,如果在文革时期人们联合起来,文化大革命也许就不会残害那么多的人,因为人民联合起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放在今天,我们应该拒绝冷漠,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真情感动世界。
师:要拒绝冷漠,虽然文革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今天的时代,我们仍能看到因为人性的冷漠而无辜受到伤害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拒绝冷漠,把真情传向世界。
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对这篇文章学习之后的收获和感悟,像巴金曾经讲过的一段话:“人为什么需要文学,因为文学能清除我们心灵的垃圾,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份力量、勇气和希望。”不知道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心灵的垃圾是否得以清除,是否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一份力量、勇气和希望呢。有没有呢?
生:有(异口同声)
师:课后每个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之上,共同来完成一篇鉴赏性和评论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型学习的成果,希望大家把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以我笔写我心”。 (完)
吴桐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小狗包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北大、清华、复旦“寒门学子”名额猛增3倍
下一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