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学论文
阅读:8527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2001-11-21     张华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很切实的一个话题,我来谈谈我的观点。 

          德国的一名督导去一所学校督学,然而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这位督导修理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学生经过,问发生了什么事。先生告知。学生几分钟便帮督导排除了障碍。督导离开前,无意中问道:“现在是上学时间,你为何不去学校?”学生答曰:“今天学校有人来督学,我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去。” 

          据说这位督导回去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事实上,这样的疑问正暴露出我们教育上的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地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在讨论培养对象时,我们都要迫不及待地作出“类”、“属”的描述,却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功能。教育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绝不应该仅仅是一把锋利的剪刀。环顾我们四周,我们发现,这名帮督导修汽车的学生只是众多的饱受“修剪”之苦的学生之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据统计,我国约有2500万的超常儿童,然而能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人数却少于1万人,那么,剩下的2400多万优质儿童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甚至是“末三流”的学生到了国外能感到如鱼得水?为什么我们的奥林匹克竞赛搞得如火如荼,而学生们却依旧寻常?关键还是那句老话,在无意或无奈中,让儿童适应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在课程、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保本”的教育,是不大在意鼓励学生冒尖的。因此,发现了成绩突出有潜质的学生,我们就首先想到的是这位学生已没有了拖集体后腿之虞。而一旦有所谓的“差生”出现,警报立即拉响,对某些学生身上出现的“欠缺”,无条件地给予补上。至于学生产生“欠缺”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身上的亮点是什么,已然无暇顾及。这也许就是我们同许多西方国家在教育上的差异。我们着重一个孩子在头脑中储存了多少知识,而西方国家看重的却是如何尽可能地开发一个人的大脑。这种教育上的差异,是以无数头脑潜能的毁坏和浪费为巨大代价的。 

          黑格尔曾就读于神学院,原打算从事受人尊敬的牧师职业。但老师为他所写的一段真切的评语,却意外地改变了他的一生。老师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记忆力强,判断力健全,文字通顺,作风正派,神学成绩较低,但你语言知识丰富,在哲学方面有天赋且十分努力。可以说这位老师的评语是宽容的、睿智的,但它却又是有力的,这种力量表现为它能使黑格尔从此步入哲学,成为世界哲学大家。我们不妨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如果黑格尔没有受到老师的鼓励,他最终成为一名很糟糕的牧师。我们是否还可以称当时的黑格尔为“优才”?因为缺少一定的可操作的标准,恐怕难以定论。 

          有人说,一个人步行的活动半径是5公里,骑车的活动半径是10公里,开车的活动半径是100公里。一个人用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收效显然不同。如果把儿童天赋看成是圆心的话,那么他们受教育后所能达到的高度便可看作是这个圆的半径。圆心不动,半径却有可能达到无穷。如果这个半径可达到人类思维从未涉足的领域,表现出的就是创新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也就凸现其中。因此,即便是具有相同天赋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想到,所谓的“优才教育”,不如称其为“教育优才”。对它的教育对象的称呼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指向教育的全过程,看它能否使某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优才”。当然,这里的“优才”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而我们理解的优才一般都是“全优型”或“乖乖型”的。事实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在很大比例上都是“偏才”或“怪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不要过分苛求,多拿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考察他们的现在,多用望远镜去望一望他们的未来。每个个体的学生,都有其不均衡发展的方面,如黑格尔的哲学之长,神学之短。不要出现了几个韩寒这类的学生就露出一副怪异的模样,惊呼“另类”。要知道,韩寒们是偶然侥幸地逃过了“修剪”,他们是对抗或超越了我们片面认识“优才”的结果。教师可以努力完成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和帮助其实现才能”。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如果我们无心或无力提供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这句名言可能就要反过来讲,那也正好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十岁的神童,十五岁的秀才,二十岁的庸人,二十五岁的笨蛋。将教育这台播种机改装成压路机后,产生的将是怎样的遗憾?! 

          曾有人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真了不起,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这位母亲回答道:“我还有个优秀的儿子,他正在地里挖土豆。”如果有人对我们的老师说:“你真是不容易,班里出了这么多好学生。”有多少人会回答:“不行,我们班就这么几个还可以,其他的都不行”?老师这样的初步定论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记得教育家洛克说过:“在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配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我们真应该好好地玩味这句话。 

          优才在哪里?放下剪刀,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在于,优才“发现”之后,如何从圆心到达某一个半径,又如何从一个半径到达另一个半径?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样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下一篇:“上哈佛又怎么样” 看未来不以起点论英雄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