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55 2014-10-19
标签:
教学论文
让个性在阅读中张扬 ─── 一堂语文课引起的思考
灵石县静升初中学校 张艳
一堂新课开始了,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很多学生对问题的把握简直是直切要害,语言的运用可谓是精准。“我的学生的进步如此显著,有的简直可以用‘厉害’来形容。”我心中暗自窃喜。“一个假期不见,刮目相看啊,由量变达质变了。”自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表现却在我明朗愉悦的心境中投下了一丝阴影。
“同学们,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童年生活,他的百草园和他的三味书屋,你认为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很多学生回答:“作者把百草园的自由自在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心理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这答案无可厚非。但当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但是在三味书屋也并不是十分枯燥,也有快乐啊。”那一大帮都来反对,特别的坚决,好像他们手中握着开启大门的唯一的钥匙。对作者感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如此斩钉截铁的断定,正常吗?我又回想起这节课的流程是如此的顺利,一反常态啊。我是不是多心了?太不相信我的学生了?
接下来是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我特意找了用词贴切形象,但参考资料很少提及的几处,让学生分析。又是出乎我的意料,刚才还活跃的课堂,霎那间静默了。学生的眼睛里刚才还闪烁着急切兴奋自信的光亮,一霎间好像全部蒙上了灰尘,呆滞了。几分钟的思考后,我提问一个学习和课堂表现都不错的学生,又是一次出人意料。她沉默了一会说:“我不会!”
“那你认为这些词用得好不好?”
“好!”
“能不能说一下你认为它好的原因?”
又是一阵沉默……
“同学们,第二自然段通过你自己的学习分析,你认为哪些语句用得很精彩?”
有的说:修饰词用得好,比如肥胖,不仅写了黄蜂的体态,而且注意从儿童的角度去观察。有的说:动词用得好,比如窜,既写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又写出我对它的羡慕之情。这时候,王晓盟的手举的老高,我叫起他。他从四个方面来谈,很准确。这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
“回答得很好,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问问你,你说春夏秋景皆备,从文中那里可以分析出来?”
他没有立即回答,在来回翻着自己的书,这时我注意到,他的书有些异样,走近一看,原来他把《语文三点一测》用书皮包起来,充当语文书,却把语文书放在书包里。再看看其他同学,很多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本参考书,当我要求他们分析时,他们大多在找现成答案,而没有深入的思考。难怪问题回答的几近于完美,甚至于语文能力差的学生。
这些书详尽地告诉学生一些常见问题的“标准答案”,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近乎于完美,课堂的流程流畅和谐。然而这是否就说明学生真正思考了,真正明白了?我的学生的表现告诉我:那只是一种假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做积极的思考,参考书是他们的依赖,是他们可以不思考的法宝。参考书的标准答案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虚幻自信的空间,吞噬了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逐渐变为一个没有独自思考的传声筒。
我谈了自己对参考书的看法,参考书只能成为你们的参考,而不应该是你成为它的奴隶!不会思考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是会被生活所淘汰的,你必须学会独自思考,并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赞成,然而又是一个措手不及。一个学生“腾”的站了起来:“老师,你说没有标准答案,可是考试里有标准答案啊。我们与标准答案的思考角度不一样,就可能扣分。以前有的老师就让我们背答案,甚至是背作文,而且也能考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愕然了,那一刻我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回答我的学生。
不是吗?毕业伊始,看到我的学生,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把知识点讲透,讲懂,如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我为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对他们抱了太多的期望,我喋喋不休地把我认为的重点传授给他们,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往往学生没完成作业,或耽于玩,我会软硬兼施的诱逼他好好地学,甚至于大发雷霆。虽说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内心中,考试的这把尺子却真真切切的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是因材施教,很多的时候只是给学生把知识点分成等级,这好比把学生圈在加工厂里,使用不同的工具把产品锻造合格。在这个流程中,我的意识中只记得他们是学生,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他们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很早就感觉到:学上得越多,孩子那天生丰富的想象力,好像一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孩子,面对问题,不敢大胆地想象,甚至停滞自己的思维。为什么?一次次的标准答案,击跨了孩子的想象力,停滞了孩子的思考力,他不敢去想,老师也不敢过多的放手给学生,还是做着孩子尽职尽责的保姆,替他干了很多事,我们的孩子也逐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依赖。曾记得有学生问我一个问题,不是很难,稍微思考就可以解决,特别那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差,我已经帮他找到了突破口,他只要考虑一下,就会豁然开朗,然而他却告诉我:“老师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我背背就是了。”
“这怎么可以呢?”语文不是科学主义,更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语文课文,不是符号化、公式化的,而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篇文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相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问题,还有不同的理解呢。而我的学生竟然让我直接说答案,甚至我要帮他分析,他都拒绝,说有了答案,他背背就可以了。可笑不可笑?不,是可悲!究其原因,我能怪孩子吗?是我自己总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仅仅把孩子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却忽视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会自己思考,更不用说创造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给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他真的学会独立了吗?
纵观我国传统教育,我发现,它的内容是单一、狭隘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升学科目又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这些内容被一点一点地向学生灌输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天性被湮灭,想象力被扼杀。而孩子们除考试之外,除了知道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外,对于那绚丽多姿、丰富多采的世界,竟然知之甚微。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对于日异变化的世界能有多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呢?能有多大的创造性展示出来呢?从内容上说,我们的教育完全陷入了应试的轨道,我们的孩子也成了考试的机器。我们还能对他们有什么奢望呢?
展开全文阅读
同时它的培养方法上是保守的。我们习惯上的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警察式”的,像警察一样,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的;另一种是保姆式的,像老母鸡一样,把自己的小鸡全都看护好,让他们不出任何事,在自己的庇护下,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设计来学习,来生活。
比之西方教育,我们传统教育下的孩子是封闭的、禁锢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称雄,我们有很多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学生,却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成人?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并没有给孩子放飞的空间。
学生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最斑斓,并且生命成长最迅速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段,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教育空间?又有什么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色彩呢?每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处女地,作为教育者我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开发和利用,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使我的孩子发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我们的孩子由工具性向鲜活性转变,容器性向生命性进化。
纪伯伦在他的《先知•孩子》里说:
你们的孩子,实际上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
他们虽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与他们的,是你们的爱而不是你们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所能管理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们在梦中无法探访到的地方
你们可以努力的学像他们一样,但是,你不要白费力气要他们像你
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停滞于昨天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就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射箭者看见了苍茫路途中的目标便用力将你弯曲——拉满弓,以使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远,让你们在射者的手中弯曲成为喜乐吧;
是的,岁月无法倒流,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孩子有自己的明天,今天我所能给与的,不是我相对于明天已经过时的思想,而是教会我的孩子去思考,做他们的导航者。我就是弓,一张静止的弓,送箭矢直冲云霄的静止的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正在寻找如何充分开启孩子们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课程改革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它更主张“人性的张扬”, 它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是具有自我发展的人,是具有个体独立的人。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压抑个性,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张扬个性。我们要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孩子,才会自由的展示自己,才会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注入新的鲜活的血液。这给我很大的教益,似乎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观念的更新,使我更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更应该注重从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评价,从过程与方法方面进行评价,从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多种评价手段的提出,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更激发孩子不是走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师的熏陶和引导中,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真正的为了提升自己而去学习,真正的为了展示自己而去努力!也只有这样做我才能真正成为送箭矢直冲云霄的良弓!那箭才会射得高射得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我要做的就是要这一片田地生机盎然。相信在课程改革如此自由广阔的天地里,我的孩子不会再惧怕“标准答案”了,在爱的民主和谐中,他们将积蓄更多的力量,多一些自信,多一些自主,箭一般地翱翔在更为广阔的蓝天,体验生命的精彩,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
飞吧,我的孩子们。今天我将教会你如何飞,明天浩渺的天空是你自由搏击的所在!
张艳
标签:
教学论文
让个性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脱口秀演讲稿《谁是最爱你的人》
下一篇:
《乡愁》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