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中考复习指导
阅读:302 2014-10-26
标签:
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6讲:记叙的要素 (九年级)
【考点概说】
记叙的要素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阅读时,既要注意它们的出现位置,又要明确它们的发展、照应和变化,还要认清重点要素,把握运用规律,从而理清行文脉络,通晓其间的联系和作用。
【考点解读】
记叙要素知识,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方面。这种知识在记叙文阅读中是经常会遇见的。
1.明确要素位置。
一篇记叙文或一段叙述性文字,难免要涉及要素方面的内容。要素的运用位置,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六要素之中,除了“原因”和“结果”而外,一般出现在开头或开头部分。但是,就具体某一个要素来看,排列次序又是不相同的,或“时间”在前,或“地点"在前,或“人物”领先,或“事件”打头;有时只适用一两个要素,不一定要全用。阅读时,要注意这种位置的规律性意义,有利于应试答案的准确性。例如鲁迅的《故乡》的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这里,先后涉及人物“我”、地点“故乡”、时间“严寒”“20余年”、事件“回故乡”等四个基本要素,“人物”在前,用于文首,文字简短,内容平实,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而“结果”的位置,往往用于文末或段末,这是与事情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但运用倒叙时,“结果”又往往在开头。至于“原因”,往往要贯通全文,与事情发展经过密切相关,有的由许许多多的小原因构成,需要概括方可总结出来。可见,明确了要素知识的一般性位置特点,对于应试是极为有利的,甚至可以加快答题速度。
2.注意要素发展。
要素在开头出现以后,并不是就此交代完就了事,实际上,它在文中或段中还要向下发展。也就是说,它要沿着开头提出的相关要素内容,不断向纵深延进,一方面形成照应,前有交代,后有点及;另一方面,也会有所变化,不可能仅用开头那几个要素,也不是文首某些要素的简单重复,如开头出现了“上午”,后面出现的“中午”,就是一种时间上的发展照应。阅读时,不仅要抓住开头提出的那些要素,还要善于弄清要素的发展脉络。具体实施是分门别类,依类梳理,将所有的“时间"概念放在一起,所有的“地点”词语归为一类。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要素内容的丢失,也能够使散落的知识明晰化。有的阅读材料只截取文章的某些段落,要素知识比较模糊,采用分类梳理的方法,可以避免顾此失彼情况的发生e例如,
《故乡》的第五段开头:“第二日清早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这句话就涉及三个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它们分别呼应了文首的“严寒”、“故乡’’和“我",除人物“我"而外,另两个要素都有所变化,变得更具体了。
3、抓住重点要素
无论是某个语段还是某篇短章,运用要素时中会以一两个为重点,余者为次,这是根据文章的写作重点来确定的,如果以记事为主,那么“事件”就是主要的;如果以写人为主,那么“人物”就是主要的;再就是“原因、经过”比较重要,因为它往往涉及全篇;如果是时间性极强、情节极为紧张的记叙文,甚至几分几秒都不能有讹错,“时间”又常常是重点。这要根据文段的实际内容来定。命题时,这种重点要素往往会出现在阅读试题之中;阅读时,就要抓住这一重点要素。例如《七根火柴》一文,它既是一篇记叙文,又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当然要以主要人物无名战士和重要人人物卢进勇为重点,如果以这篇文章或其中的某些段落为阅读材料.并测试要素方面的知识,“人物”类试题是不可不拟的,阅读时,抓住“人物”这个要素,也就抓住了阅读和应试的重点。
4.分析要素作用。
要素在文章或段落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要结合具体内容和情境来分析,而且,要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要素的意义。这种试题在近几年来的阅读命题中时有出现,在我们阅读答题时,要抓住要素的一般性作用,如“时间”,是为了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地点",是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可根据写作意图和写作重点来确定其作用,如果以前者为主,事件就是为突出人物服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如果以后者为主,人物则对事件产生了积极推进的作用。至于“结果",又往往是为了释除悬念;而“原因经过",则是为使文章更为充实可信。例如,《背影》中有这么一句:“我与父亲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涉及“时间"和“人物"两个要素,而重点又是后者,如果要分析表达作用,实际上就是分析对人物塑造所产生的意义,不难看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可见,应试这种试题,主观题多,要通过分析才能明确。
【真题再现】
一、2013广州
猫人
(美)罗杰•迪安•基瑟
我喜欢钓鱼。我最喜欢的钓鱼地点是在一个湖边,那个地方在加利福尼亚山区的一个城镇的小加油站附近,距我当初住的地方有三个小时的路程。
每年,冬雪刚刚融化,我便把渔具装上旅行车,出去钓一天鳟鱼。
有一次,我穿过美丽的人造高山湖泊的小水坝,把车开到一侧,开始卸下鱼竿。忽然,我听到一声枪响,呼啸着飞过我的头顶。听到有人开枪射击,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是禁猎区,不允许打猎。另外,在我多年钓鱼的区域内,除了几辆拉木材的卡车路过,还是头一回遇到有人来。
我蹲在汽车后面,小心地瞭望四周,看是否有人。又响了两枪。子弹“砰砰”地击中大岩石,我却还是没有看到人。
随后,四个年轻人从土路上走来。一个人举起枪,开了一枪。一只猫跑过土路,钻进灌木丛。
“嗨,你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走近了,我问他们,“这里不允许打猎。”
“只是打一只该死的猫。”大一些的青年说。另一个小青年慢慢举起枪,朝着那只猫又 开了一枪,猫还藏在大石块后面。
“别胡扯,伙计们。为什么没来由地杀生?”我问。
“让你看,那只猫值多少钱?”一个小青年说。
展开全文阅读
“10元怎么样?”我说。
“100元怎样?这个价钱可以接受。”四个年轻人中最大的一个说,“砰!”他朝着猫的 方向又开了一枪。
几个星期来,我一直在攒钱,好去买一艘旧船和发动机,以便不必在岸上钓鱼了。我钱包里有110元,口袋里有20元。
“好吧,我给你们100元买那只猫。只是请不要杀死它。”我掏出钱包,从秘密夹层拿 出100元,放在棕色旅行车的引擎盖上。四个年轻人走过来,站在那里盯着钱看。他们的脸上显出非常严肃的表情。大一些的小青年俯身拿起钱来,揣进牛仔裤的口袋。
四个年轻人消失在路的拐弯处,我开始寻找那只猫。
几分钟后,四个年轻人乘坐一辆旧的敞篷小货车从我身边驶过,返回山上的镇子。
用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给了那只猫足够的信任,抓到了它。我抚摸它五分钟左右,随后放进我的车里,连带我的渔具,开车回到山上的小店。
我问店主,他是否知道周围有人丢了一只猫。他走到我的车旁,看那只猫。他告诉我,住在隔壁的老人大约一星期前丢了自家的猫。老人很伤心,因为那是他妻子的猫,她在几个星期前去世,那只猫是她留下的全部纪念。
小店店主到电话机旁,打了一个电话。他回来时,给我倒了一杯热咖啡,我们聊了大约十分钟。我听到身后的门开了,我转过身。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弯腰驼背,看上去至少有100岁了,慢慢地走到拐角处。他坐在一张摇椅上,却一言不发。
“那是他的猫。”店主告诉我。
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从柜台后出来,走到老人坐着的地方。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随后递给他一张纸。店主扶着老人的手臂,帮他站起来,他们走向外面的旅行车。
我透过窗户看到老人伸手进去,把那只猫抱在胸前。随后,两个人走到隔壁的一栋活动住房,走了进去。
几分钟后,店主回来,我告诉他:“我真该上路了。”
“找到那只猫有奖励。”店主说。
“我没想要奖励。”我回答。
店主拿出一张纸,我从他手里接过来。我打开折叠的纸,看到那是一张私人支票,可以兑换现金2500元!
我吃惊地扬起眉毛。“别担心,那张支票无效。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店主说。
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于是,我又把支票拿回来,放到衬衣口袋里。
“我想,只有傻瓜才认为一只猫值那么多钱。”他说着,大笑起来。
“是呀,我知道。只有傻瓜才这么想。”我说着,也笑了。
我走出门,开车回家。那几位年轻人和他们的枪让我决定推迟钓鱼旅行,另找时间。
我到家时,妻子给我一张字条,是一位来访的朋友留下的。字条上说他认识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船卖给我,可按月付款。我给那位卖船的人打电话,说完船的情况,我问他想要多少钱。
“2500元。要是我替你筹措资金,就是3000元。”他告诉我。我对他说过一个小时后 再给他打电话。
我从口袋里拿出支票,给我存款的银行打电话。我告诉他们猫的故事,问他们是否有办法查出老人给我的支票是否有效。我把支票的号码报给他们,等着他们回话。十分钟后,电话打回来了。
“基瑟先生,支票有效。”电话那头的女士说着,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我问她。
“噢,我给银行打电话,询问这张支票是不是真的,那位先生告诉我,给你支票的老人特别富有。他拥有在加利福尼亚地区经营的大部分木材公司。”
这还不是唯一的惊喜。那天晚上,我驱车去看待售的船、发动机和拖车。揭开帆布时,那条船跟新的一样。这笔买卖很划算,我知道自己想要它。但是,我看到船的名字,我确定注定要这条船。
船的后面漆着的字是:猫人。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3期,孙宝成译)
18.全文围绕着“猫”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①②处的情节补充出来。(4分)
地 点 情 节
高山湖边 ①
山上小店 ②
我的家里 验证支票欲买船
售船地点 惊喜奇遇“猫人”船
19.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1)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就走到老人身边。从这一细节里,你看到老人与店主的关系如何?
(2)店主为什么说“那张支票无效”?除文中说店主认为“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这一原因外,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原因?
20.阅读故事,离不开想象。请你以老人的身份,把“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中“耳语”的内容写出来。(4分)
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 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22.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举一例简要分析。(4分)
袁长俊
标签:
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15中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5讲:语言特色 (九年级)
下一篇:
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7讲:叙述的顺序 (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