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71 2014-12-26
标签:
教学论文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两点反思与对策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两点反思与对策
文学院 20111005020036 周斌
一、关于教革热的思考: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开始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如火如荼的各项改革中,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核心,形成了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均衡化、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一个又一个带有明显倾向性的问题。这些倾向有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有的则显得不够冷静理性,表现出浮躁和盲目。
1、热衷“研究性”
在时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中,如果还有谁对“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感到陌生,必定会使人认为不可思议。可见这一名词或由这一名词所代表着的理念的影响力之深广。
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在“灌输——接受”方面的特点太过突出,并因此已经招致太多的批评和指责,如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创造性等,研究性学习一经提出,立即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肯定。继而又不断受到国外中小学生做研究的成功范例的鼓舞,更加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施一路凯歌,形成教育研究和改革中的一大热点。
鉴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固有的弊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教师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尝试全新的学习方式,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的学生不但需要全天在学校里、在课堂中生活,即使放学以后回到家中,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和课堂学习有关的作业。这就决定了“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课题研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制度下根本就没有开展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以课堂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发展和成长的,为何不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课堂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从课外的课题研究到课堂的转换,从而给研究性学习增加一些本土化色彩呢?
2、崇尚“校本”课程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校本”课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由课程领域延伸开去,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随即成为教育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这一规定成了我国校本课程实施政策上的保障。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政策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中小学校的积极回应。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寻找自己的传统和优势,都在总结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特点,都想在课程开发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学校的“本位”。然而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以看出,“校本”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基本上还属于一种教育改革的目标或理想,或者说实践的探索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既然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这里的“本位”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一个意思: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以教师为主体开发课程显然不同于专家编写教材。它是源于实践、基于实践、面向实践的。而既然是校本课程开发,也就不能仅仅是对已有课程的选用和改编,而应该是教师根据学校和自身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作出全新的课程。
3、强调“专业化”
“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开始部分地分权给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现成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而成为主体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成为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师这一角色的重大转换,再加上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使得原本就很强烈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更为高涨,教师“专业化”亦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我国,长期以来师范教育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对于任教学科和教育专业的知识掌握,对教师的个人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够重视。狭隘知识授受式的教师培养模式造就了大量的教书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围绕教师的专业属性问题,学术界和实践界曾经展开过热烈地讨论。关于教师职业究竟是“专业”还是“半专业”,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认为,教师职业同别的专门职业比较起来,成熟程度还是一个问题,还处于“半专业”的状态。
4、呼吁“均衡化”
平等与效率、数量同质量的矛盾一直是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如果平等与效率受到同等对待,分不出孰高孰低,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就必须寻求调和。在有些时候,为了效率就要放弃一些平等;另一些时候,为了平等,必须牺牲一些效率。”人们一方面坚持古老而又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化的理想,期盼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追求学校数目和入学率,以及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同样的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承认,教育必须履行筛选、分层和分流的功能,努力为社会选拔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追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这两种认识分别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
在我国,由于一直以来对高层次精英人才的迫切需要,效率一度成为教育的首要价值。“重点校”、“示范校”、“样板校”等曾经作为国家教育政策贯彻落实,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行政指令得以在校际之间进行分配。然而,过度追求效率之后产生的一个负面效果,就是造成了教育领域严重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所产生的差异,更严重的是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相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5、追求“信息化”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制定了当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各级科研院所、教研机构、专家学者迅速设立了研究课题,为迅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谋献策;一大批企业也争先恐后投入信息技术教育的市场。从校校通、校园网,到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网络教育资源库、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整合等等,焦点与热点层出不穷。各学校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努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形态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必修课,但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需要随时调整和变化,而实际上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实际的发展水平。而且由于各地师资及设备条件差异较大,开课年级各不相同,各地普遍存在着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从教学模式看,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采取的是传统学科的“教师讲、学生学、学完考”的模式,注重知识性的教学,没有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二、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思考: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前中国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 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至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正式展开。
1、现实基础教育凸现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仍然普遍占领着教育阵地;机械的记诵使活生生的孩子整天面对一大堆死记硬背的无用知识,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好奇心,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超负荷的学业压力使一代人变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压抑了应有的童心,泯灭了学习主体的人文情感;过度的竞争不适当的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并使相当多的孩子不断面对失败,损害了孩子应有的自尊、自信,从而产生社会化的困难;学校和教师还在维护一种传统的‘学高为师’的权威地位,按部就班的传道授业解惑,全然不顾教学时所带来的种种新变化……这些问题比比皆是,造成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知识,轻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创造,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人民教育》发表文章说,通过中西方教育比较发现,我们的学生很敬业,很勤奋,也很聪明,我们的学生在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得大奖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的教科书很深,连一贯重视教育的日本也无法比拟;我们的学生基础掌握牢固,美国学生自愧不如,但致命的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后劲不足,缺乏创造力。问题出在哪里?文章总结说,我们的基础教育过于看重知识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能力,不重视过程。这种教育思想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泯灭了创新能力。
②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评价,无视教育主体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从家庭到学校、社会,历来都是“唯分数论”,有了分数就是一切,因此,出现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等一系列怪现象。
③科学精神至上,人文精神缺失
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不可避免的造成劳动的程序化、单一化,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学科门类亦越来越细。但是,科学也在带领人们驱除愚昧与野蛮,迈向自由与解放的同时,也建立了资深的霸权。科学成了“真理”,人们便只追求具体目标而忽略了为实现目标所作努力的这一有意义的过程。于是追求过程的美感和真情荡然无存,于是有了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背离了人文精神倡导的有意义的“生命质量”,于是也就有了目标实现之后并不幸福的现实。在科学教育至高无上的今天,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世界教育的共同问题。
④教育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功能,忽略全面发展
2、对策——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①传授知识与教会做人兼顾
社会的进步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又是人格的发展,人格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做人”列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学会做人,这是每个人都应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有多少知识或有多少财富,如果不懂做人的道理,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问题。
②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兼顾
我国的《教育法》中明文规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
首先,要开展创造教育,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重要阵地,鼓励求异思维是重要方法。其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从学校来说,应该有一种师生平等的学生观,和互相学习提高的教育观,以及任何人都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的发展观;从家庭方面说,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也应该“平等对话”。第三,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教师。如果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如果教师的话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创造性的能力的竞赛,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的,生活中也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
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兼顾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的人文教科书,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将对青少年产生不竭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在追求分数时,更应该关注求知的过程,重视对学习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使求知者能把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和创造当作终生的事业,而不是一块敲门砖,一座桥梁。其二,使求知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更能尊重他人的利益,整体的利益,乃至生命,而不是如西方现代伦理中的无限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我们说,从现代校园走出来的,应该是懂得互相关爱、互相尊重,充满自信的积极进取者,而不能是垂头丧气的失败者,更不能是畏惧失败、在挫折打击面前只会流泪或采取极端手段的人。
④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兼顾
二十一世纪的公民仅靠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是不够的。权威研究分析显示,在现代社会中,从学校学到的知识进入社会五年以后就全部过时了,因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不少国家已经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思想。
面对“终身学习”观念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就学校教育来说,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是使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应该是创业教育,而不仅是就业教育。学到别人是怎样求知的,而不仅仅只是现成的知识。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及时汲取先进的理论成果,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国内也纷纷出现教育理论的、实践的各种探讨,如情商理论,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和谐教育,尝试教育等,都是有益的尝试。但是,为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许多课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验。
周斌
标签:
教学论文
当代中国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中语文应试教学探讨
下一篇:
联想法学习古文词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