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642  2014-12-26
标签:教学案例 高二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教学案例
《大地的歌吟》(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边界遥望)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5、 自读品味法   6、 导读提升法   7、 讨论交流法   8、 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 多义性    2、 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 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精读《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 

1、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 内在 

地域(空间) 巴颜喀拉(源头 )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略读本单元其他几首诗歌。 

1、郑敏《金黄的稻束》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2、李保田《地之子》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 

“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3、牛汉《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 

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展开全文阅读
⑶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4、洛夫《边界遥望》 

⑴作者简介: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20世纪40年代去台湾。著名诗人,人称“诗魔”。常有奇异突兀之句,含深刻之美、奇崛之美。 

⑵重要的词句: 

乡愁    内伤    咯血    冷雾 

⑶意象: 杜鹃    白鹭    鹧鸪 

传统意象,表达乡愁,更加深沉。意寓文化传承,一脉相传,难以分割。

地之子 教案

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中土地的象征意蕴。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全班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整体上:朗诵的语气应该是深沉的,语速应该是舒缓的,第二节,要体现出跌宕的感情变化:歌唱“天上”时,语气是抒情、赞美的;而转折之后,语气更加坚定、浓烈。

二、诵读分析:

我是生自土中,

来自田间的,                      直抒胸臆

这大地,我的母亲,

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                   正面抒发

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  比喻       显示大地与诗人       

我的襁褓;                                   的母子情深

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怀抱。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          直抒胸臆

生长又死亡。

我在地上,

昂了首,望着天上。        美妙神奇

望着白的云,              美丽多彩 (天国)

彩色的虹,                令人向往

也望着碧蓝的晴空。

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

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    反衬 对比  强化对大地母亲的热爱

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

因为住在天国时,

便失掉了天国,

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一九三三年春

三、探究研讨:

1.诗中的“大地”如何理解? 土地—祖国—人间

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可以把它与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作对比阅读,看两者的构思、格律以及风格有何不同。

2.“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如何理解?

(导读)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以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3、语言特点: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作者直抒胸臆,如大地一样本色、实在,但诗人的血脉的跳动,起伏跌宕,一如土地上奔腾不息的河流。

4、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运用比喻 对比 反衬:把“天国”与“大地”对照,在对比之中抒写土地的坚实。“天国”固然好,但住在天国便失去了,而且失掉生命的所系所依──土地,母亲。

半颗树 教案

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中半颗树的象征意蕴。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描述式语言入诗。

教学重点: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全班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二、诵读分析: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更深的含义。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因。画面尤其触目惊心。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其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 在这里,诗人是在赞美半棵树的人格,它虽然外形残损,但是内在精神是完整的。诗人对半棵树充满了敬仰。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第六节是一个尾声,“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末尾一句余味悠远,这个生动的拟人句刻画出迫害者的狡黠与阴险。一个“盯”字让人想起那种居心叵测的狠毒。

第六、七节,诗人说明了半棵树惨遭雷劈的原因,正是因为直和高,它才会被雷电如此摧残。这里的“直”和“高”,不只是外形方面的,更是品行的正直和人格的高尚。雷电是一种暴虐、阴险、邪恶的力量,它凭着一时的强力压制、损害正义的事物。已经身受重创的半棵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可以想见,面临更大厄运的半棵树,面对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着的凶恶的目光,半棵树照样会直直地挺立。诗人对倔强、坚强的半棵树是敬佩、赞扬的,而对雷电则充满了憎恨。


展开余文
三、问题探究:

1、“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首先从外形上看,半棵树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残缺的形象。它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长在荒凉的山丘上,生存环境恶劣。

其次,半棵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已经被劈得只剩一半,但是依然直直挺立,长满青青枝叶。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2、如何理解“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

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儿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高压恐怖时代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3、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4、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四、语言品味:

一、以描述式的语言入诗  

诗人用描述式的语言入诗,增强形象的表现力,表现在他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交代地点、环境,以及事情发生变化的时间、原因等,还以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一句作结,强化读者对“半棵树”的印象。

二、修饰语的准确生动  

全诗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如急湍冲撞涧石,似猛浪怒拍礁岩,又像悬瀑飞击峭崖,气势雄浑,激荡人心。这主要得益于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特别是修饰语的使用更渲染了诗歌的情境。如开头“真的”,意在突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荒凉的山丘”,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人想见半棵树生命之艰难。“从树尖到树根”这个短句,将这棵树遭受戕害之深重作了形象的概括,“齐楂楂”这个富有画外音效果的叠音词状语,以及“劈”这个冲击力极强的动词,都突出地表现了外在的恶势力的强横凶残。“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的执著,“直直”“青青”这两个叠音词细化了半棵树的战斗的姿态与饱满的自信,一个“满”字,透露出多么乐观、昂扬的精神。两个“还是”句式的复沓运用,把诗人对“半棵树”的景仰与礼赞的感情提升到一个高潮。

边界望乡

教学目标:1.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2.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意象内蕴,乡愁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学难点:语言的奇妙组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朗诵全诗,熟悉内容;三、细读全诗,作旁批点评

1.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

2.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做记号,思考,分组讨论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而“乱如风中的散发”则写出了乡愁纷乱,不绝如缕,极大地冲击了人的视觉感受。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远山”把我“撞成”“内伤”,显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严重的内伤”正是这首诗中最为经典的一句。不论何人,读到此处,也不得不跟着诗人呻吟出声音来。这是对“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更加形象的描述,但又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我们同时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要有力得多!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病了——咯血】诗人即景设喻,把自己比成一朵在“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的凋残的杜鹃花,诗人是以一个具体的“咯血”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伤痛,伤痛的根源就在于“禁止越界”,历史的、人为的原因隔开了自己和故土,能望见,却不能走近,不能踏进,这给内心带来的哀怨悲苦就犹如咯血一般。

【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同样,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鹧鸪叫声凄厉悲惨,啼声有如“行不得也哥哥”。之所以是“以火发音”“冒烟的啼声”,就因为在诗人的耳中,那叫声有着不能回归的焦灼。诗人的“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是内心急剧沸腾、肝肠寸断的故土之思的外化。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同行的人只感受到天气的寒冷,并不了解此时诗人内心那激烈沸腾痛苦灼烧的情感,这种感受上的隔膜,应该更加重了诗人的悲苦。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以通感的手法,造成了清新脱俗的效果。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以上】诗人开始想象,这是慰藉好梦难圆的一种无奈。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伸手好似就可触及故国土地,但依然无法实现,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由想象返回到现实。主观的愿望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对比与转换,诗歌生长出一种鲜明的张力,把一个离别家乡30年的游子的心绪、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艺术手法:

洛夫的《边界望乡》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速”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

二是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蕴味无穷。

三是想象。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看到故国景色(“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五、语言品味:

1、语言的陌生化

诗人特地用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造成一种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当诗人透过氤氲的轻雾,隐约看到故国山河时,手心便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而“乱如风中的散发”则写出了乡愁纷乱,不绝如缕,极大地冲击了人的视觉感受。而“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则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远山”把我“撞成”“内伤”,显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结尾“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以通感的手法,造成了清新脱俗的效果。这些语言的处理,既增加了诗味,又很好地反映了作者深重悲苦的感情。

2、语言的对比法

本诗有多处对比。如在“三月的春寒”天气,“我”却“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反衬出游子思乡情感之强烈;“我”热血沸腾,情绪激昂,“你”却问“我”“冷,还是/不冷?”一热一冷,凸显作者个人独特的感受;只见“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主观的愿望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对比与转换,诗歌生长出一种鲜明的张力,把一个离别家乡30年的游子的心绪、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

参考:《边界望乡》赏析(李元洛)文学中有所谓永恒的主题,如高天的星座闪耀它久远而长新的光辉。乡愁,既是其中之一。由于众所周知的时空阻隔和人间悲剧,“乡愁”更是台湾诗歌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已经产生一些并将继续出现摇人心魂的成功作品。洛夫的《边界望乡》,就是一阕动人情肠的乡愁变奏曲。

诗,固然是以情动人的,但并非任何抒情都具有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动人以情的“情”,必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和谐的结合。诗中的感情是个人的,同时它必须向更高的层次提升,从个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时代,获得能引起许多人感应与感动的普遍性的美质。例如同是“乡愁”,从近乡情更“怯”(“手掌开始生汗”),从乡愁之“大”(“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与“乱”(“如风中的散发”),从乡愁之沉重悲苦(“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咯血”),从乡愁之激越沸腾(“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以及乡愁之偿愿无望(“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处处表现了洛夫对“乡愁”这一母题的个人独特感受与独特表现,绝不雷同于其他诗人。同时,诗人所表现的乡愁,不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的心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游子的情怀的艺术概括。诗人的独特感受提升为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普遍性的情境,从而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展开余文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之意和生活的客观之境的融合,它是诗歌作品最基本的元件,是意境构成的必具元素,同时也是诗人才华的试金石。洛夫十分重视诗的意境的创造,他的意象创造的特色是精粹而鲜活,常常能引发读者既惊且喜的美感。《边界望乡》在开篇的如实描写之后,那卓异不凡的动态意象就如花之开:“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乡愁”本来是不具形的思想感情,诗人拟虚为实,虚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不仅具有实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具有了缭乱的独特形态。不仅如此,更加匪夷所思的意象扑面而来:“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这种化美为媚的变形动态意象,大大拉近了诗人与故国青山之间的空间距离,把乡愁表现得刻骨铭心,令读者一见难忘。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杜鹃”与“鹧鸪”这一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原型”意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人、物合一,写景即是写人,写心灵的现实化、现实化的心灵,意象奇妙。“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鹧鸪居然以火发音,啼声竟然冒烟,而诗人公然被烧得眼红血沸,这是听觉通于视觉与触觉的奇妙通感。如果说有的名山有奇异的“飞来石”“飞来钟”,那么,诗人也有奇异的“飞来思”与“飞来想”。洛夫的这种意象的奇思妙想,真不知从何处飞来!诗歌是语言的魔术。洛夫运用语言时,力求突破那些习惯性的陈陈相因的语字组合方案,摒除那种流行的缺乏生机的语言模式,使语句结合置于读者常常意想不到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新奇而刺激读者想象的美学效果。如“内伤”本来是与医学有关的名词,常是外物撞击所致,但诗人却出人意料地把它和一座飞来的远山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意外的如发现一颗新星般的喜悦。鹧鸪的“冒烟的啼声”本来已经很妙,而啼声竟然烧得诗人“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更是令人百思不到的语言组合。没有对语言的驱遣自如的功力,何来这等妙语奇句?

六、作业:任选洛夫一首诗歌,从意象、语言角度入手写一篇诗评。

 

周斌

标签:教学案例 高二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教学案例 大地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下一篇:“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学案 (高二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