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41 2015-01-2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将进酒》有效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导入:学生齐读《饮中八仙歌》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过: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白的《将进酒》,一起去感受他张扬豪放的诗酒人生!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长恨歌的时候就说过,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以我们先来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幻灯片)
三、品读诗歌
1、读其文。这个环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义,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把全诗朗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看看哪些字音和词义还把握不准,待会儿共同交流(约5分钟)(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和词义)
师:字音和词义我们读准了,疏通了,哪位同学能试着读一遍全诗?其他同学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吐字发音、感情把握等方面来考虑。
听范读
2、体其情。师:这个环节老师提一个问题:读《将进酒》,你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提示:内容、手法、情感)(小组讨论环节)
师生交流,探讨诗歌中的情感
总结情感脉络:
悲(悲伤无奈):人生苦短,韶华易逝(夸张,比兴,)
欢:酒逢知己 自信旷达
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用典、借代)
【明确】1.李白的愁无边无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李白的“愁”是“古来圣贤”(一切清醒者)积淀下来的万古之“愁”——怀才不遇,岁月蹉跎,是千千万万个圣贤之士的共同感情。
师: 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 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 是 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
3、评其人
以“我心中的李白”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学生课前完成此任务)课堂上师生交流彼此的作品。
四、总结:贺知章说,李白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纵情傲物的权利。我
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的潇洒飘逸,也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尝试背诵全诗,再次去感受“诗仙”之才情,“酒仙”之豁达!
(学生全体起立背诵全诗)
周颖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将进酒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台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将进酒》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