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93 2015-02-13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朱自清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读文入境,体味作品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法选择:阅读法、讲授法、电教法
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
一、新课导入
1、作者介绍
2、背景介绍
二、新知识讲解
1、听课文朗读
(1)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一句话。
(2)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图示法表示课文的圆型结构
2、章节分析
3、问题分析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屡屡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田叶叶,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2)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3)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不加掩饰的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4)第三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二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们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5)解析第四段,作者是如何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表达意境的?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彩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是按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6)对“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进行分析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第二段、第三段便浑然一体了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4、学习通感手法
5、高考练习
三、总结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彩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是按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罗菁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典型人物塑造法作文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