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18 2015-03-09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题 小石潭记 拓展空间
主备课人 王志军 周英 审核人 沙淑芳 孙凤君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古实词.
3.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难点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课时分配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
学
过
程 【课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 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及文章写作背景
( 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时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却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等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永州八记》,《段太尉逸事状》,《三戒》,《捕蛇者说》等篇章都作于此 )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山水游记,书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故称《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课堂学习】
1.复习提问
根据读文请简要讲述课文内容。
(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2.导入
我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
(1)研讨下列问题
① 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
(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② 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
(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③ 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
(水声、游鱼)
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深入文本,细读小石潭,研讨下列问题
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谭;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②从“伐竹”这一细节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发现了这里人迹罕至无路可走;发现了作者喜悦之高、兴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觅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巨石,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④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
4. 练习
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
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
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
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5.反馈训练
1.解释下列加框的字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青树翠蔓
(3)日光下彻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其境过清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鸣珮环,心乐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其岸势犬牙差互。
6.知识总结
总结: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小石潭结构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丽,潭中游鱼的活泼,通过作者精描细绘,图画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如鱼在水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是很难描绘出来的。
7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赏 思
发现小潭—乐—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凄 — 潭中气氛
教学反思
王志军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学会倾听与赞美 (七年级主题班会稿)
下一篇:
小石潭记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