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825  
标签:教学论文
优秀语文教师的素养──从于漪老师的讲课艺术得到的启示
 

  

南城县一中 游本遥

“素养”一词,指的是人的经常修习培养。《汉书. 李寻传》云:“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可见,素养对人的事业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末,作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应该有哪些方面的素养呢?这里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他们应当有高尚的情操、恢宏的气度,堪称学生的表率;二、他们应当谦虚好学,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教学的规律;三、他们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精通业务,并掌握语言的技巧。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丰碑建立在学生的心灵之上。这话一点不假!上海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常常以其高尚激越的情感深深感染着学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她在教杨朔的《茶花赋》时,是这样引入课题的:

“同学们,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胸际。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都是著称于世的……”。在学生极流利地背诵描绘、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有关诗词后(这些诗词都是于漪老师平时有意补教的, 如“横看成岭”、“日照香炉”、“水光潋滟”等等),她又自豪地说:“然而, 祖国幅员之辽阔,也终难尽善尽美地把她描绘出来。你看,还有那孕育中华古老文明的黄河,一泻千里滔滔滚滚的长江……祖国风光无限好,真是太丰富、太多采了,正如画家所说的‘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 转引自《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4期《教之以情,授之以趣》)这些话,简直是赞美诗一般的语言,不仅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扣人心弦,使学生的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在讲到作者用“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祖国的新面貌时,她还特意将事先准备的《茶花图》(系该班学生所作)挂出,给了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祖国犹如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于漪老师在谈到自己备《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说:“我的那份教案,与其说是用笔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用泪水写出来的”。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就一定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于漪老师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工作凡三十余年,党叫干啥就干啥,服从组织分配,早年在复旦大学攻读教育,开始教中国历史,后改教语文,尽管专业不对口,却坚持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她的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足以教育与感染学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必须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于漪老师说:“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是思考的一代,是很有希望的一代,我们这些做园丁的要了解他们,热爱他们,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才能把语文教好。”“教师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超过学生的,学生目光敏锐,常常会闪现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感情上的火花。教师要抓住这些火花,在全班学生中点燃,让孩子们的思想在智慧的广阔天空中遨游。”( 于漪:《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见《云南教育》81年第2期)基于这种认识,于漪老师在讲课中,始终坚持正面诱导,耐心教育。一次,教《七根火柴》,她“请”一位同学读一段课文,有个学生主动把这段课文读了一遍,朗读中添字、漏字不少,教师让学生重读。读完之后,于漪老师立即表扬这位同学“读得比较响亮”。其实,这们同学读错了不少字,如将“刹(cha)时”读成“sa时”、 “一阵凉风”读成“一阵冷风”、“冰雹(bao)”读成“冰bao”、 “浑( hun) 浊”读成“hun浊”、“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读成“更感觉饿得难以忍受”, 错误委实不少。但于漪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在一一纠正之后,指出他有一个地方读得很好,如“同志──”,“把一个破折号也读出来了!”除此以外,还指出另一个地方也读得好,特地让这位同学再读一遍:“‘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 见《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148─151页)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好评, 常常会产生学好知识的强烈愿望,十分有兴趣地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加深,渐渐地,便从对教师的某种依恋状态变为对教师进行经常的大量的审察和评价。因此,教师的性情,脾气以及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甚至言谈举止、仪表模式等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对他们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但不管怎样,学生对那些政治思想进步、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的。于漪的一个学生是这样评价于漪的:“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和她一接触,便感到她有一种吸引力。她的和颜悦色的教态,清晰有条理的思想,妙趣横生、活泼生动的谈吐,好象是信手拈来而实在是熟虑的语言,似山涧清泉,淙淙琤琤,娓娓动听,一下抓住你的心”。于漪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灵中竟是如此的不可磨灭啊!



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象有人所说的那样,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紧可松,是什么“橡皮课”,或是认为语文程度的提高完全赖于“课外阅读”之功。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同志应该摒弃这种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论调。谦虚好学,勇于实践,努力探求教学的规律。尽管这种规律目前还很难象数学中的曲线图或方程式那样描摹出来,但规律总是客观存在的,谁认识得深刻、充分,谁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而取得满意的效果。于漪老师就是这种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心人”。她常常用伟大诗人屈原的诗句勉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寻求语文教学及其过程的公分母。

于漪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统编的语文教材百分之五十以上是文学作品,应该说这些作品是有情有趣的。在运用这些教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时候,是否可以讲究一些情趣,作一番相应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来嘛,知识不一定板着面孔教,也不一定板着面孔接受,学生有了兴趣,思维进入良好状态,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吸收,印在自己的心上”。她认为语文教学一怕“糊”,二怕“干”,三怕“灌”。所谓“糊”,即“一个一个词,一个一个句子,讲解时似乎很清楚,可是一堂课下来,一篇文章下来,和在一起就‘糊’了。好似一碗甜羹,胡桃,西米,蜜饯,与淀粉和在一块儿”;所谓“干”,即“划分段落,概括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等,常常就知识讲知识……讲几条筋,学生感到索然寡味”;所谓“灌”,指的是老师出于“良好的愿望,想多讲一些,多教一些,结果是越俎代庖,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一期《回顾与展望》)于漪老师的话的确是经验之谈,算是讲到点子上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这里举个例子。于漪在讲朱自清的《春》时,讲到“朗润”这个词,师生的双边活动是这样的:

师:“山朗润起来了”。这个“朗润”, 我们没有碰到过,什么含义? 看一下注解:“朗润”。×××[指定学生]讲一下。

生(21):润泽。“朗润”,解释明朗、润泽。

师:“朗润”解释明朗、润泽。为什么?因为春天来了!

这个“明朗”跟“润泽”,到底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看这一张画:[展示月历片山彩色照片]“山朗润起来了”─“朗”,就是阳光照在上面, 明亮起来;“润”,因为春风吹遍,我们刚刚不是背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一吹,山上怎么样啊?山清水秀,景色朗润。我们没有学过这个词。我们看一看,( 再展示月历片山景彩色照片)它既有润泽的意思,还有阳光照在上面的明亮的意思。

噢,前天我们外语课发了一套《looka and soy》, 这里头第一百四十幅那个图画。课后看一看。它是要同学们认清“hill”这个字──山。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我们课后对照起来看,就知道了,第一百四十幅。( 见《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11页)。

经于漪老师这样一讲,“朗润”一词就形象化、具体化了,词的概念也就象楔子一样深深打进了学生的心坎,有时竟可以使学生终生不忘。于漪说:“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矻矻 、锲而不舍的愿望”,“使他们想学,爱学,学有兴趣,学有收获”。(于漪:《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 见河南《教学通讯》文科版81年第6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重理轻文”较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语文教学,采用启发式十分有效。叶圣陶先生说:“如何给学生启发,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我看是老师备课时候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又说:“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去体会领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80年第12 期《教是为了不教》一文)于漪老师的教学是深得要旨的。一次, 她在《乌鸦喝水》看图作文的讲评课中,要求学生认识“观察要细致”、“想象要丰富”的道理,便于幻灯投影出“乌鸦喝水”的三幅图画,一边还投影三个句子:

1、乌鸦环视了一下周围,见大石头底下还有许多小石子。

2、一眨眼,乌鸦瞥见旁边有一块大石子和许多很小的石子,它跳上那块最大最高的石块。

3、乌鸦在石头旁转了几圈,叼起一块石头,放进瓶里,瓶里的水就溢出来。 然后,教师逐一让学生对照这三个句子跟三幅画是否符合。经仔细比较,学生纷纷指出:第一句应该写小石子在大石块的周围或是旁边,不是“底下”;第二句应该把“石块”和“石子”加以区别,是石块就是石块,石子就是石子;第三句写乌鸦叼起“一块石头”,水不可能起这么大的变化,即“溢出来”。经过对比,老师总结:“只有观察细致,才能准确地把画面的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观察得非常细致,才能透过表面现象,抓到事物的实质”。接着,她又让学生将三幅画联起来看,指出第一幅画“跳跃”到第二幅画关键是个“想”字,即“乌鸦想办法”,第二幅画“跳跃”到第三幅画,必须想象它的“变化”,即石子不断地增加,增加,水在不断地上升,上升,一直上升到乌鸦可以喝到水。除想象这些以外,还要在仔细观察画中乌鸦的神态、瓶子里外所起的变化的基础上,想象出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见《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656-663页)于漪老师的这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得生动活泼,掌握的知识也十分牢固。语文教学切忌那种“点点滴滴地关顾”、“罗罗嗦嗦地叮咛”、“婆婆妈妈地说教”。教师一味地只顾“灌”,把课讲“糊”,讲“干”了,是绝对无济于事的。一句话,“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它跟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关,它跟科学的许多方面有关”。《语文教学究竟有无规律可循》(见河南《教学通讯》文科版81年第1期)的确,语文教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既有政治经济的, 又有天文地理的,既有风土人情的,又有科学技术的。就文学而论,古、今、中、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就语言而论,语法、修辞、逻辑等等,真是五花八门。这样,就要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十分精通教学业务。于漪老师讲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这样开头的:

“凡是读过鲁迅先生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所打动。鲁迅先生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土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是往肚里流的。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读后我们也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段话,足以使听者叹为观止,学生自不待说,必然睁大着惊奇的眼睛,为老师丰富渊博的文学知识所吸引,也为他深切的感受所打动。

且不说她能在课堂中顺口成诵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单是于漪老师字、词的基本功也相当雄厚。仅以她讲授篇幅短小的朱自清的《春》为例,她直接或让学生纠正字的读音错误竞达十六处之多。(见《优秀语文教学上课实录》第1-39页) 据比,可以制定一个不短的正误表:(下转最后一页)

这些读错的字中,有的是学生受方言的干扰(如两个读成两guo), 有的是多音字的读音错误(如“应和”读成ying he),有的是习惯性的读音错误(如“酝酿”读成:酝rang)等等,教师均能立即脱口而出,一一校正。这的确并非易事。 事实充分证明了于漪老师的普通话已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教师上课传授知识,也主要运用语言来完成,于是,要求教师驾轻就熟地掌握语言的技巧,使学生专心致志,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巩固的记忆。语文教师尤其是这样。于漪老师的语言优美动听,妙趣横生,似“山涧清泉,娓娓动听,扣人心弦”。她有这样一种本事:“她一进教室,就能吸引住你,让你从头到底倾耳细听。随着她的思想,你殚精竭思,口读手写。老师提问,你会跃跃欲试……上于老师的课,不仅学有收获,而且学有味道,越学越有劲”。于老师的学生是这样自豪地谈起她的语文教学的。当然,于漪教师精湛的教学语言,也不是天生的,她刻苦自励,一丝不苟,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坚持每一课,都事先写好教案,然后,再经过反复琢磨推敲,一句句把它背出来”。(见《语文教学通讯》81年第4期《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于老师如此竭诚尽智,认真施教,的确堪称语文教师的楷模。

总之,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当十分讲究“素养”。看起来,它比较抽象,也难以衡量,但教师的“素养”几乎处处被人所感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战线上的同志们,努力啊!

抚州地区教研室编《教学研究》

82年第2期(总第34期)

 

  

 

标签:教学论文 优秀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指南录后序》的二十二个“死”
下一篇:浪漫的图景 优美的文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