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808  
标签:教师随笔
闻金庸招博士无人报名


 

  李方
  金庸的小说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情节语言,更重要的是他给上亿读者灌输了一套虽然简单却很实用的历史观念,那都是一些做中国人的入门观念,未必能登学术之堂,更未必能入博导之室。他又何必招什么博士生?
  金庸招隋唐史和中西交通史的博士生,居然无人报名,有点跌份。
  读过金庸一些纯谈历史的小文章,比如谈论袁崇焕或成吉思汗的,感觉上比较平易晓畅,但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属于用小说家笔法写历史故事,跟房龙、茨威格是一路,但缺少这两位的宏阔视野和人文精神。金庸的历史观比较传统,关注善恶之辨和治乱兴衰,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归入国学一类可能更恰当。因此,如果金庸招国学博士生,大概情况会好一点。而历史,恐怕不仅仅要求知道得多,更要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而金庸在这方面似乎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地方。
  固然人人皆可以学术,但学者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并不是你在任何领域做出成绩便可以跻身学者之列。尤其是小说家,一入此门,便几乎可以断定与学者无缘了。房龙和茨威格算是最接近学者的小说家了,但他们始终不敢以学者自居,当然也没有过招博士生的举动。小说家以最平易的叙述方式告诉人们历史是怎么回事,但并不等于研究历史。因为小说家必须照顾读者的感受,必须以读者普遍认同的价值判断进行叙事,难免有媚俗的倾向。固然也有学术媚俗,但媚俗从来都不是严肃学术的出发点。学术的价值在于给人启发,而小说家不过是在不断强化读者大众固有的价值观念而已。像金庸的小说,明显都是好人坏人分成两大阵营,以典型的善恶二元论进行媚俗,若行之于学术,则未见其可也。例如他对袁崇焕的研究,所得结论无非是昏君奸臣祸国殃民,否则大明不见得必亡。像这样的命题和结论,已经研究了几千年了,如果在这个层次上招博士生,没人报名一点都不奇怪。
  小说家羡慕学者也是自然。你看王朔,平常多狂啊,却非要弄本什么《美人赠我蒙汗药》,硬拉来老侠壮门面,让人训得跟三孙子似的,自己还美不滋的,又何苦来呢?别看他在对话中硬撑着,其实骨子里的学者崇拜症已经暴露无余。王朔终于用这种自虐方式跟学界拉上了点关系。别看他说“我是流氓我怕谁”,他还真是怕那些正经八百有学问的人,那种不自信,那种唯唯诺诺拉大旗做虎皮,倒揭示出小说家的真实心态。
  金庸比王朔强,强在他不必自己搭脚手架,以德高望重八风不动一路走上来,终于走到开招博士生,却遭遇无人报名,露出小说家的短来。其实金庸又何必招博士生,他的小说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情节语言,更重要的是他给上亿读者灌输了一套虽然简单却很实用的历史观念,尽管跟刘兰芳评书是同一种效果,但对弘扬传统也是功莫大焉,又何必再教什么博士生,那都是一些做中国人的入门观念,未必能登学术之堂,更未必能入博导之室。人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各有不同。
  或许金庸在隋唐史或中西交通史上别有心得,但从他以往表现出来的历史价值观念来看,恐怕很难有所突破,因为已经定型了。
  以小说家名世,以学者身份收山,若再有三五博士随侍在侧,则人生真是十全十美无憾无悔。只可惜,最后居然这样尴尬了一下。

 

标签:教师随笔 闻金庸招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春秋》与史学传统
下一篇:倾听大师的声音(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