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462  2015-04-11
标签: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诗两首》学案
1.《诗两首》学案

      设计:袭祥鹏 审核:陈振华

      教师寄语: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预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1.艾青(1910~1996),原名 ,浙江金华人。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作品有 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 等。

      2.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 。湖南衡阳人。现居 。主要作品有

      《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

      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 ;《乡愁》咏叹了 。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

      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三、合作释疑

      1.《我爱这土地》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我爱这土地》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 《我爱这土地》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5.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四、课内精读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 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 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 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 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展开全文阅读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撕哑 喉咙 汹涌 B.温柔 腐烂 深冗

      C.邮票 坟墓 海陕 D. 激怒 悲愤 黎明

      2、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②《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

      3、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5、《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二、课外迁移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选自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

      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

      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是指诗人长期被黑暗社会压抑,到现在(写此诗时)才获得自由。

      D.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的深情和热望,极富美感,令人感动。

      2、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941年12月8日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标签: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诗两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下一篇:《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