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1545  2015-05-04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课文素材运用大全(高一篇)
链接篇目:《烛之武退秦师》

【素材点金】

1.伯乐与千里马。在郑国处于危难之际,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力荐烛之武;烛之武智 勇双全,最终不辱使命,说服秦伯退兵,从而在历史上留下凭三寸舌退百万师的千古佳话。没有佚之狐这 个伯乐,烛之武这匹千里马就很难脱颖而出。小到单位、企业,大到国家、民族,从长远的眼光看,都应 该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建立业绩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2.爱国精神。烛之武并没有因为郑王以前的冷落而耿耿于怀。他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慷慨赴死。郑国之安危,亦个人之荣辱也。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 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让我们敬佩。 3.成功源于勇气。烛之武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勇敢。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勇挑重担,深明大义, 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素材运用】

示例 1:因为爱国,烛之武夜缒而出,单身退秦师。那是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像一杯 饯行的酒撒到了大地上。因为形势的严峻,周围的空气、每一棵草木似乎都散发着紧张的气息。高高的城 墙上,只有你在吃力地向下坠落着。已到暮年的你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每一个动作都似乎显得有些笨拙。 在那堵寂寞的围墙上,你显得是那么无助,但同时一股坚定的力量从你身上散发出来。一切只因为爱国。 见到秦伯的你,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用尽自己的机智与渊博的知识,让秦国与郑人盟,为自己 的国家化解了一场危机。后人永远地记住了爱国的你。 

示例 2:勇气,让烛之武生命飘香!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乃两大强国也。郑曾“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成为秦晋围郑的导火线。一次恶劣的沙尘暴即将袭向郑国。少年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对郑伯让他 游说秦国这一冒险任务发出了牢骚,好一个真实的烛之武啊!然而就在这复杂的环境、复杂的战争形势下, 他毅然答应郑伯,置身卷进一片混乱的沙土中。这是怎样的勇气啊!“夜缒而出”,这几个字让我触目惊 心,我的脑海里瞬间闪出无数个问号:难道他不怕摔坏自己的老骨头吗?难道他不怕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吗? 

哦!我明白了:在这复杂的情形、复杂的影响中,支撑着他的是勇气。 

链接篇目:《荆轲刺秦王》 

【素材点金】

1.选择诚信。荆轲身上体现的诚信值得千古流芳。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 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为了践行对太子丹的诺言,坚守自己的诚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诚信豪 气永留天地之间。 

2.随机应变。“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亡命徒了,但是,真 正见到秦王后,这个传说中的燕国勇士开始“色变振恐”。秦国群臣当然会怪之,幸亏荆轲随机应变,才 没有被秦王及秦国群臣识破。

 3.历史大潮不可阻挡。太子丹原本想通过刺杀行动来阻止秦国的军事行动,但是最后只落得个“始 速祸焉”的命运。天下大事,分久必合。秦国统一天下的形势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并非个人力量所能 改变。太子丹的刺杀行动只是螳臂当车,阻挡不了奔涌而来、滚滚向前的历史大潮。 

【素材运用】

示例 1:你的目光,在黑夜中仍闪耀着灵性,只有你才拥有这样的目光,目光中似乎闪 耀着晶莹的东西。荆轲,你流泪了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啊,悲歌已在易水 旁响起,你提着樊将军的人头,拿着用地图包裹好的匕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为什么你要选择 刺秦?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死路一条?难道你不明白燕国必亡已成定局?难道你不清楚有人在深爱着你? 不,我想这些你应该都知道,而且比别人更清楚。然而你放弃了可以带着你心爱的人远走高飞的选择,毅 然地踏进了虎狼之地的秦国,你洒在秦国宫殿里的热血,渲染了你那光耀尘埃的英雄豪气。你使我明白要 选择诚信,遵守诺言。(2011 年全国大纲卷高分作文《诚信》) 

示例 2:我们需要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机应变就是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荆轲和他的 助手秦武阳入秦国刺杀秦王,秦武阳进入大殿时,脸色大变,形状惊恐,秦国的群臣都感到奇怪,荆轲笑 着说:“秦武阳来自北方蛮夷地区,没有见过天子,故感到震慑。”群臣释然。正是荆轲的随机应变使一 场危机得以化解,使自己有机会靠近秦王行刺。假如荆轲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恐怕未靠近秦王,就已被 怀疑,导致刺杀任务早早夭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因此,拥有随机应变的能 力是很重要的,有时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链接篇目:《鸿门宴》 

【素材点金】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在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不辞而别。在我们看来, 刘邦礼节上也许不够周全,但是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刘邦的行为是明智的。在当时那样一种危机四伏的情 形之下,任何的犹豫和迟疑都会招来杀身之祸。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 节,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2.把握机会。鸿门宴上项羽要是能够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趁机杀掉刘邦,后来的历史恐怕会得以 改写。但是优柔寡断、缺乏远见的项羽一再错失良机,让刘邦趁机溜走,后来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随着时间在流逝,人们也许不记得孰是孰非,但人们会记住项羽的勇气、豪气和霸气,记住刘邦的谋略和对时 机的把握。 把握机会,就能创造历史;错失良机,就有可能遗憾终身。看后来的楚汉之争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一 点。 

【素材运用】

示例 1:静夜,月凉如水。我走在无声的荫荫大道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沉默着。俯身, 我捡起一片落叶。在斑驳的月影中,我看到身骑白马的刘邦款款走来。穿越时光,他来到了我的面前。他 沉默却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千年前的沉稳。一桌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面对项 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地假意臣服。青天白日,乌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 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挥一挥手中的长剑,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扼住了强敌的咽喉!没 错,成败不是取决于轻视敌人的狂妄之言中,而是决定于金戈铁马无言的运筹帷幄中。沉默的实力,铸就 千年的丰碑。(2011 年北京卷高分作文《沉默的丰碑》) 


展开全文阅读
示例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西楚霸王。刘邦没有他的英勇豪迈,更没有他的儿女情 长。他生前是西楚霸王,死后还是西楚霸王。面对着“化石哪解语,作草犹可舞”的虞姬,他只能挥泪掩 痛。望着昔日的金戈铁马,在四面楚歌之中一夜崩溃,他泣不成声。他无语,但仍在拼杀。乌江畔,他毅 然决然地选择拔剑自刎。鲜血染红了乌江,却依旧沸腾。时间在流逝,可时间的长河中,项羽的精气神正 汩汩流进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历史为他定格,我们为他高歌,他就是彪炳千古的铁骨英雄。(2011 年 安徽卷高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链接篇目:《离骚》 

【素材点金】 

1.情有独钟。屈原是一个情有独钟的人,他对诗歌情有独钟,他对香草美人的钟情,他对国家的钟 情。屈原的情有独钟是中国文明风骨的支撑。 

2.九死不悔。只要心存美好,追求真善美,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屈原的追求是坚定的,是至死不 渝的,这九死不悔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缺少的。 

【素材运用】

 示例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凛然立于汨罗江畔,瑟瑟的江风撩起他泛了血色的长袍。 他是勇猛的先行者,乘骐骥以驰骋,哪怕前方是让人粉身碎骨的悬崖。他是细腻的美学家,朝搴阰之木兰 兮,夕揽洲之宿莽。哪怕这污浊的尘世已容不下两袖清风。屈原,那个天生的梦想家,他把对香草美人的 钟情谱成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由《离骚》起头,随着千年的文人唱和,流淌成唐诗,汇集成宋词,融 入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血液。屈原的情有独钟是中国人愿意为梦舍弃生命的精神起源,是中国文明风骨的 支撑。太阳是他的名字,太阳是他的一生。屈原以及后来的勇士们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及太阳必将胜 利。 (2011 年重庆卷满分作文《情有独钟》) 

示例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爱国诗人屈原,一生都在为富国强民而探索着,然 而怀王昏庸、奸佞当道,屈原的种种努力都因为“忠不被用”而无济于事。是随波逐流、从俗偷生,还是 宁为放逐也不苟且?这两句诗如实地表达了屈原毅然决然的人生抉择;坚持我的追求,执著我的所爱,继 续我的奋斗,即使为此九死一生也决不后悔!正因为屈原九死不悔的执著精神,他才能深思高举、正道正 行,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英名业绩“与天地比寿,日月齐光”。

 链接篇目:《兰亭集序》 

【素材点金】 

1.勤奋才能专业。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 勤奋,才能取得大成就。没有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勤奋精神,很难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 

2.创新。王羲之如果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字写得很好了,就不再向前迈进、超越,那么就不会有独步 千古的“书圣”美名。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超越前人,成就自我,自成一体。 

【素材运用】

 示例 1:勤奋铸就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千古美名。我国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地在“兰亭阁”练字,将兰亭池的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他用 书法的杰出造诣诠释了勤奋的姿态最美。试想,如果王羲之没有染黑池水之勤,他的字何以能“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如若王羲之没有终年不辍的临帖之勤,他的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中的二十多个“之”字,何以能无一雷同?如若王羲之没有躺在床上都在揣摩字体之勤,他何以能走出前人的窠臼,成为独创一体 的书圣?怎会成就他“天下行书第一”的美誉?所以说,是勤奋练就了他潇洒豪放的神来之笔,是勤奋成 就了王羲之书法大家的千古美名,也是勤奋成就了他书法人生姿态的无比美丽! 

示例2:挥洒如椽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矫若惊龙, 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 之阳刚与星月之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之光亮,他在群星璀璨 中初显锋芒。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 

链接篇目:《赤壁赋》 

【素材点金】 

1.作好人生的减法。苏轼胸怀壮志,心系天下,但一直不被君王重用;人生坎坷,屡遭贬谪,但苏 轼心态淡定。作好人生的减法,减去心灵上的负担,减去欲望,终成千古名家。 

2.心胸坦荡。苏轼并未因为仕途上的不得志而意志消沉、委靡不振。在贬谪之地,他一如既往地关 注民生疾苦、心系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磊落坦荡的胸怀和气度就是 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苏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素材运用】 

示例 1: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作好人生的减法。适当的减去一些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 奢侈的欲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建树。东坡居士,屡遭贬谪,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消沉郁闷。 但当他来到赤壁之上,望过滔滔江水,他释然了。他减去了对功名的奢望,吟出了《赤壁赋》这千古名篇。 正因为他减去了心灵的负担,才成就了他豪放的词风,成就了他豪放派代表人物的美称。试想,他若放不 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他若减不去奢侈的欲望与心灵的负担,他又怎会一心用于 诗文创作,为后人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学瑰宝?他又怎会被后人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呢?减去心灵 上的种种负担,廓清人生的道路,释然面对一切,就能让我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走得从容淡定,走出属 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示例 2:内心坦荡,享受人生之乐。李白因为内心坦荡,不为权贵摧眉折腰,骑白鹿寻访名山大川, 终成无羁无绊之乐;苏轼内心坚守坦荡,不近合得势者,虽一次次遇贬谪,却得游赤壁之闲,与客对饮之 乐。苏轼内心坦荡,在赤壁下,参悟人生,终成超然物外之乐。李白、苏轼如果不是内心坦荡,他们怎能 将贫穷、挫折、不如意变成生活的装饰物,把生活点缀得更闪耀,享受人生之乐?怎能在人生的“艰险蜀 道”与“南蛮荒地”中欣赏飞湍瀑流与掬得一缕清风之乐?李白、苏轼正是因为内心坦荡,他们才能在文 学的天空中享受自己的人生之乐。(2011 年江西卷优秀作文《坦荡,成就人生之乐》) 

链接篇目:《蜀道难》 

【素材点金】 1.光影人生。李白的人生是光影人生,官场的阴影遮不住诗仙的光芒;也正是因为有了政治上的失 意与阴影,李白的文学才华才得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2.找准位置。李白,是一个人才。但决不是一个治国的能臣,至少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官员。李 白找准了自己诗人的位置,用他的才学为中国文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素材运用】 示例 1: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上青天的蜀道,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巅,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浇灌你浓浓的愁情。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你为何没有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 你又为何放白鹿于青崖间?要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你放浪,官场给你留下阴影、失意、愁苦,于是, 你追寻诗坛的光明,你对官场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挥一挥手,告别了官场之 后,便有了“七分  月光”,“三分�6�7�6�7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你,人生美丽,身后的阴影 将你的光明衬托得更加夺目。 (2010 年山东卷满分作文《美源于光明与阴影》) 


展开余文
示例2:“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给予李白 这么高的评价,可见李白将其人生价值发挥得何等淋漓尽致。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找准了自身的位置。 4 皇宫中的富贵荣华、纸醉金迷,官场里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让曾痴迷于功名利禄的李白明白:对于朝廷 来说,他只是个闲人,那儿并不适合他。于是,他重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纵情山水,融入自然,“且放 白鹿青崖间”,并最终成为中国诗坛第一人。试想,如果当初李白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那么世间恐 怕就会少了一位名留青史的浪漫诗仙,多一个为帝王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如若这样,中国文学史不知会 逊色多少。 (2010 年福建满分作文《找准定位,绽放光彩》) 

链接篇目:《劝学》 

【素材点金】 

1.学与思。文章运用连续的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给人以启示。语言 整饬,形象自然,宜读宜诵,适合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适用主题:如变通、积累、专心、坚持等。 

2.《劝学》的败笔。《劝学》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的劝学篇历来为人传诵,影响颇广,于是在很 多人看来,蟹子就是一种非常懒惰、浮躁的动物。而实际情形是不是这样呢?自然界的实际是这样的:蟹 子不是“六跪”,而是“八跪而二螯”;蟹子不但不寄居蛇或鳝鱼的洞穴,而且极其善于挖洞,且洞中必 有水,因为蟹子喜欢其洞底的水最好是活水泉眼所在。相反,蛇和鳝根本不会挖洞,鳝鱼经常用蟹子废弃 的洞穴,蛇则几乎不喜欢蟹子的洞穴,而是经常杀光老鼠全家住老鼠的窝。于此看来,学识渊博、勤奋好 学如荀子者也有知识欠缺之处,也有喜欢主观臆断的一面。适用主题:如怀疑、自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等。 

【素材运用】 

示例 1:学与思。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延伸。荀子也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学与思只有紧密融合、相互促进,才有可能达到博学精通、智慧明达的境界。真正的学问家, 单单占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具备深思明辨的思考能力。这或许也正是荀子所要告诉我们的。 

示例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谦虚谨慎,细致认真,不可主观臆断,甚至凭空 捏造。荀子主观臆断,没做调查研究,就把蟹子当成反面教材,坏了蟹子名誉不算,还让文章的说服力大 打折扣,更有损自己的名声,实在有失大家风度。圣人尚且有其欠缺之处,更何况我们常人呢?我们当引 以为戒,谨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链接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 

【素材点金】 

1.荣辱本相通。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半路相逢,甚至“引车避匿”,对 于士大夫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耻辱了。但是,当这种“耻辱”有益于维护国家大局的时候,心甘情愿地接 受这种“耻辱”,“耻辱”便成了一种荣耀。

 2.国亡家难在。为什么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争高下?因为蔺相如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关系。这是何等深刻的大局意识啊!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不在,安有家? 

【素材运用】

示例 1:秦始皇统一天下,修筑阿房宫,筑秦陵墓,显尽奢华和权势,何等荣耀?结果却在史册里遗臭万年,为万世所唾弃。蔺相如贵为国相,在一介武夫廉颇面前却“引车避匿”,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何等窝囊,但是,蔺相如一时的窝囊赢得了廉颇的“负荆请罪”,赢得了赵国的数十年强盛,也赢得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赞誉。争“荣”者祸国殃民,万年遗臭,受“辱”者光环加身,百代不减,荣和辱就是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的无情。 

示例 2:面对廉颇的挑战,蔺相如主动避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因为他懂得国就是家,有国才有家。是的,国就是家。当天灾来临,我们临危不惧,我们众志成城,我们携手并肩一起承担伤痛,一起感受悲哀,一起渡过那捉襟见肘的时期。因为,国就是家。当人祸来袭,我们共同面对,我们共同抗击,我们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共同保护国家的尊严,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人墙。因为,国就是家。当荣誉降临,我们相互祝贺,我们相互拥抱,我们相互给予最灿烂的笑容,我们相互拭去最激动的泪水,感受来之不易的光荣。因为,国就是家。

 链接篇目:《苏武传》 

【素材点金】

 1.选择。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一生饱受苦难的苏武,忠于国家,不畏权贵,在 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选择忠君爱国。凛凛的民族气节,赫赫的民族英雄。两千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 节已成为中国人伦理人格的榜样,他将永远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 

 2.坚定的信念。苏武面对举剑欲杀,稳如泰山;面对赐号称王,毫不动摇;面对荣华富贵,不为利 益诱惑,能在北海牧羊十九载,这些都是因为苏武有坚强的信念。 

【素材运用】 

示例 1: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头,用半生的心 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你,但你还在遥远的北海上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你手上褪去一层层漆的汉节,是你选择爱国的见证;寒冷的黑夜中取暖的火光,是你选择的伟大人生在燃 烧。你可知,你这半生的无悔选择承载起了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在生命的天平上,你毫不犹豫地抛弃了 个人的荣辱得失,选择了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正是你和一大批像你这样的人,托起了生命 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你的选择给出了永恒的答案。 

示例 2:苏武如荒野上的一棵红松,保持着自己坚定的信念,永不屈服,宁折不弯。北方寒风凛冽, 一望无际的荒野上,他挺胸昂首,手握旄节,远眺南方中原大地,怀念故土;他曾被劝降,他曾被利诱, 但他宁死不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在那个荒野上,食草饮雪,他忍受着各种屈辱,但凭着自己坚定 的信念,凭着一个旄节,忍受屈辱。十九年后,宁折不弯的他最终光荣归国,成为后世传颂的人物。正是 因为苏武拥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人生才熠熠闪光。 

链接篇目:《归去来兮辞并序》 

【素材点金】 

1.笑看生活。陶渊明笑看生活,能在仕途的坎坷中毅然离去,在田园之中放浪形骸,悠然采菊,养 成“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为历史所铭记。 

2.归隐。陶渊明的归隐不仅创造了艺术的田园诗世界,而且诗人的生命因此也超越了时代,得到了 永恒。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的归隐是极具价值的。没有他的归隐,就没有这影响后世的田园诗歌文学, 就没有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就没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人生境界。 

【素材运用】 

示例 1:笑看生活,冲出樊笼,复得返自然。陶渊明,至真至美的奇人,独守那一方贫水瘠土,吟风 弄月,看花开花落,潇洒倜傥,飘逸率真。曾经,他也是满腔热血的少年,怀着对美好仕途的畅想,进京 为官,欲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他也曾向山河大申男儿之志;也曾因百姓疾苦而苦寻救国之道。然而,官场 形形色色的恶浊向他扑面而来,他纯净的心不愿有一丝沾染,心系故园的他飘然离去。笑看生活,痛苦之 中的他尽力去寻找生活的亮点,他终于冲出樊笼,复得返自然。他没有愤世嫉俗,只是用一颗乐观的心, 将偏僻旷远处的清苦寂寞浓缩成沉默和自怡。他的笑写在脸上,刻在生命中,随历史长河流至今天,激励 了后世无数人。 

示例 2:凝望袅袅炊烟,静对悠悠南山。有方宅十亩,草屋八九间,悠哉游哉,何等安闲,这就是享 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你的归隐的人生如诗般动人美丽。日出之后,你便扛起锄头,奔向南山。在南山, 你让鸟鸣作为自己最灵秀的钟声,让浮云作为自己最清悠的雨伞,让流水作为自己最动听的旋律,让清风 作为自己最忠诚的伙伴。你一个人面色坦然,高兴就唱,倦了就睡,远离世俗,出泥不染。夜幕降临时, 便索性高歌一曲,踏着清露,伴着月光,奔向家园。原来生活是如此这般的清闲。这就是你呀——陶潜。 陶渊明归隐的姿态最美,让人知道归隐才是你最理想的归宿。 

链接篇目:《逍遥游》 

【素材点金】 

1.为志倾情。庄子之所以能够拒绝官位,是因为他有崇尚自由、不愿被尘世的名缰利锁所羁绊的志 向。为志倾情,所以他能够像一只蝴蝶一样,能悟自然之道,借助思想的翅膀自由飞舞,成为后世仰慕的 大思想家。

 2.自由。在楚威王许以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庄子无欲无望,用委婉的方式拒绝了出仕。生活贫穷 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与老子 并称“老庄”。庄子主张“无道无为”,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主张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 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其思想核心:一切顺乎自然。 【素材运用】 

示例 1:就拿庄子来说吧,他是个地地道道看破红尘的人,学问渊博,思想深远,有着很高的名望,就连楚王都慕名请他为相。可是,他对来使说,他宁愿一生在濮水垂钓,看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哪怕穷困潦倒,也不会去做相国。而孔子呢?恰恰相反,明明知道自己“克己复礼”的主张不会被人采纳,却还要带着一群弟子边行边乞,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去游说各国诸侯,让他们停止争战,要为民施仁术。一个崇尚自然,一个热衷政治,可他们都是人们两千多年来不可忘怀的名人。你说,这是为什么?其实,不用多想就有了答案:人各有志,为志而倾情。(2011年重庆卷满分作文《人各有志,为志倾情》)

示例 2:自由铸成了庄子千古的“情美”圣像。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为了自由,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见,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为了自由,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自由的庄子,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自由。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自由的心态,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逍遥篇章。


展开余文
链接篇目:《陈情表》 

【素材点金】 

1.百善孝为先。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在父母垂暮之年,倘能尽力关照,让他们少受一些痛苦, 虽不足以报答养育之恩,但至少问心无愧。李密竭尽孝道,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们从中汲 取到生命营养,传承了“孝”之传统美德。

 2.感恩。《陈情表》中的李密,在为官则飞黄腾达和报恩则平淡为生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不忘 自己自幼失去父母,是祖母的温暖让自己从一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名扬四海。虽然十年寒窗苦读,就 是梦想有朝一日为官,而当机会降临了,李密却毅然放弃,向世人展示了可贵的品质——感恩亲情。感恩 将李密树为一面旗帜,流芳百世! 

【素材运用】 

示例 1:自古以来,圣人就提出忠孝为一个人的做人准则,对待国家要忠心,对待长辈要尽孝道。忠 是对一个人的高标准要求,而孝则为做人的基本标准。俗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李密却让忠孝之 花开在自己身上。当祖母刘氏卧病在床时,他“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当李密不能马上出来做官,而朝 廷方面却催逼得很紧时,他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 养刘之日短也”。这样“忠孝之花”齐放,仿佛盛开的并蒂莲! 

示例 2: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 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 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 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 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 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 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 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闫老师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成语大全(630个)
下一篇:拿来主义 “目标学习法”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