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41  2015-05-13
标签:教学论文
张扬个性放飞理想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因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成为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学生  个性化  作文教学  实施策略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学生作文教学多少年来一直是学生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学生怕作文,所写文章没有真情实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声音、性格说话,抄袭、虚构、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 作文难以突破的原因 

 1.整个学生阶段的作文教学,欠缺一套完整、严密、科学的训练计划与程序 

(1)学生作文教学分段不清,序列不明,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学生作文没有单独的一套训练教材。在现行教材中,作文训练只有通过基础训练的作文题来体现,而这些作文题又不能很好地体现作文教学的序列,或题目雷同,或要求不明,或要求高低不一等;而且没有具体的计划,一学期作多少次大作文,多少次小作文,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学生作文教学程序缺乏科学性,无章可循。在“学生作文课怎么上”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因循守旧,按老框框按部就班地上,或随心所欲,完全没有章法地上。在教参中,阅读课有教法建议,作文课却没有具体的教法建议,以致造成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作文训练重形式、轻内容,指导不得法 

传统的作文指导从形式入手,过分强调作文知识的作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内容入手,使学生作文成了“无米之炊”。 

3.作文训练重教法、轻学法,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较多地研究教师的教法改革,而忽视了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作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综上所述,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学生作文训练系列化、科学化的研究,就必须改革作文的指导方法。“个性化作文”提倡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抒发个体心灵体验,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作文放飞心灵: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让学生作文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局面。 

二 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使他们的独特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怎样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呢? 

1.教给观察方法,丰富作文素材 

现在学生的生活,很丰富,学校中、社会上、家庭里,到处是他们活动的天地,也有到处他们的生活。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却“无话可写”,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入“宝山”而空手回。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也是作文获得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观察”的要求明确而有层次,如针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的习作分别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地观察,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并教给观察的方法。 

(1)观察自己,激发观察兴趣。学生的兴趣,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景之中才能产生。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观察。教师要及时把握时机,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别处,逐步扩大他们的观察范围,进行随机观察。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中加强体验,从而使生活之源化作观察之流,以优化生活储备。 

(2)走向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实施生活作文,让作文融入多彩的生活,即教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关注、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表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写作。学生深入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生命的无穷宝藏、世界的奇妙无比。当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不拘形式地展现丰富的校园生活,叙述独特的家庭生活,描绘多彩的社会生活,何愁作文无话可写、千篇一律?如为了让学生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我设计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暑假实践性作业。内容是学做一样家务事。通过争当“家务小能手”的实践,他们在汇报劳动体验时,个个有感而发,畅所欲言,纷纷说出自己劳动时的趣事。然后我乘着这股东风,要求学生以“一次家务劳动”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文章。在作文教学的同时,我们不仅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活,而且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展示丰富个性 

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针对目前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改变传统的“先导后作”为“先作后导”,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1)拓展训练时空,适当增加作文的训练量。

①从训练时间上,学生的作文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作文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体现着学生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它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提高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能力。教师把拟题的自由放给学生,淡化命题作文,把表达的自由留给学生,淡化文体界限,学生的作文自然会异彩纷呈。


展开全文阅读
②从训练空间上,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重在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背景。古人云“勤于读书,逸于写作。”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过好语言文学关,我们注重让学生从大量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鼓励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有益读物,或在科普读物中接受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或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领略名家风采且做好摘抄。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作文训练的渠道。学生最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投其所好”,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与孩子们同喜同悲、同欢同乐。 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他们各抒己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并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2)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①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从多种角度选择材料。

②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作文题目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缺乏个性。我们进行立体化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独特的感受,都有许多话可写,自由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③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以直觉思维见长。因此,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 

三 应用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都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运用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喜悦。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要改变以前作文教学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可采取以下方式: 

(1)张扬个性,学生自评。在作文评价中,应放手让学生自评。在评价中,让学生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这是学生作文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2)畅所欲言,学生互评。尝试让学生互评,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3)激活思维,老师精批。教师精批,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力争批得精妙,批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批得能让学生茅塞顿开。 

(4)促进沟通,家长参评。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文评价也要打破内外的界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这样做既能促进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也使得作文教学得以拓展与延伸。 

2.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呈现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用语言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分为口头评价和文字评价两种。口头评价,主要是指通过个别交谈,当众肯定,具有鼓舞和促进作用。文字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第二人称书写,评语要亲切,态度要诚恳,体现激励性和指导性,传达出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信任之情,以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内驱力。我对作文的评语归纳了以下五个特点:

①鼓励性的,肯定学生作文长处,指出努力的方向;

②期待性的,指出学生的潜力,点明未来的发展目标;

③朋友式的,能与学生娓娓而谈,如面对面般亲切对话;

④体会式的,不居高临下地评价好坏,而是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

⑤委婉含蓄式的,指出问题,也能发现优点。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让其个性的火花成燎原之势。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笔抒我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学生的作文个性,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李筱俐;让作文展现鲜活“真我”——浅谈中学作文教学应面对的几个问题[J];学语文;2006年03期

2、徐树忠;个性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34期

3、韩宗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几条途径[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4、林惠;张扬个性突破思维定势思维——作文教学创新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8期

 

赵森林

标签:教学论文 张扬个性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学生自我反思的二十个问题 (七年级)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