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68  
标签: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的三个境界


       

          2001-12-07     张华 

       

          教师职业生命的意义在教学,指引学生汲取知识、锻造能力的手段也在教学。虽然自身为人师之日,教学活动便已开始,但对于每一位个体的教师而言,这种实践活动只有起点却没有明确的终点,这给我们探索教学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无尽的困惑。于是,在很多的情况下,徘徊于“实践——实践”的单纯经验反刍,或跨越于“理论——实践”两极的尴尬境地。经笔者视野所及,教师的教学似有以下三重境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发展的大致趋势,从中得出努力的方向。 

          境界一:教师带着课本走向学生 

          一位带着塑框眼镜,手捧一叠教案的老师满脸严肃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用镜片后那严厉的目光扫视一下学生,于是,学生们满脸的敬畏与惶恐,把小手放得整整齐齐,把腰杆挺得笔直。老师开始“讲”课了,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 

          到了第二课,老师问:“同学们把上一课老师讲的内容记住了吗?”学生纷纷回答:“记住了,是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 

          于是,这种“告诉”式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于是,我们能得以听到孩子们改编的这样一首儿歌:“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心情特别好,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这歌很流行,小孩子们竟然也都很喜欢,仿佛唱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学校如果办到了令孩子们痛恨的地步,那它真是太有问题了。这首歌真令我们冒汗,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学校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了。 

          其实,还是学生们最清楚,他们不喜欢这样的教学,他们不想做“贝多芬”(背多分),但又不得不去做,因为他们需要好的成绩。学习成绩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便涉及到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假设,即学习成绩好的人是智力好、聪明的人,这些人还有潜力可挖,也就能够继续留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于是,又一轮的循环开始了。教师又干起了“赶”鸭、“填”鸭、“烤”(考)鸭的勾当,直至学生成为“板”鸭。 

          这种教学的缺陷显而易见:在我们学校里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是警察和小偷的关系,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教师是以权威者和知识占有者的身份出现的。学生总是被看作无生命的被动的一块“白板”,一团泥巴、一根木头、或一个容器。这种教学“异化”的结果,是老师以学生的记忆力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力,以知识记忆的多少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以培养学生“机械的聪明”而沾沾自喜。 

          事实上,成绩并不是表现智力的完全可靠的或有效的标志,因为课堂内外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在影响着儿童,爱迪生没有读过正规的学校,却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世界上这种事例举不胜举。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天份,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个“世界第一”,有的人学习突出,有的人创造力惊人,有的人口才一流,即使最调皮捣蛋的那个学生,也许恰恰是心地最善良的孩子,教师的责任应是用那充满慈爱和宽容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世界第一”,并帮助学生去实现。艾里克森说过:“不止一次,我观察到在那些独具天赋和富有灵感的人们的生活中,大都是教师燃起了一个未被发现的天才的内心火焰。”学生间差异的客观存在,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与他们的潜能相应的教育,使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成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一位英国中学的校长说得很幽默很有见地:“征服珠穆朗玛峰是人类的夙愿,但我们不能因此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攀登珠峰。” 

          境界二:学生带着课本走向教师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学生预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第二天,老师讲解课文中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那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中朱自清先生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原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了听觉感受的歌声,充分表现了荷香的似有似无。这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他的疑问:“老师,昨天晚上我把这篇课文看了十来遍,我觉得作者把荷香比作歌声并不太好,文章通篇的意境都很静谧,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三个人,如用“歌声”有点儿破坏整体效果,照我看来,改成‘笛声’更好,既无人声掺杂,也符合当时的意境。” 

          听罢学生的话,老师大加赞赏:这一句通感多少年来被无数人奉之为经典,从未有过疑问,自己的学生竟会对此提出异议。这是在备课中根本无法预见的。于是,老师就放手让学生改写这句经典名句。同学们变得十分兴奋,经过斟酌、品味、比较,不断地推举出大家公认的佳句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天外飘来的悠远的钟声似的。”“……仿佛摇篮边母亲轻轻的抚拍似的。”“……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绵绵的微笑似的。”等等。思如泉涌,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无法停止。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并未将课本上现有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疑问时,适时加以引导。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管理者、解释者和评判者转变为赞赏者、协作者和服务者。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紧张而又十分愉快的思维活动后,掌握的不仅仅是一个“通感”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老师摒弃了传统教育机械、单向的“适应论”,而走向“超越论”,培养了学生勇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说过:“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那只能说是教学的失败。”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天空中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其间,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如星辰般的问号,并激起他们渴望的眼神与探索的冲动。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学生的疑问,只有学生有疑问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只有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才刚刚开始。 

          境界三: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书本 

          一个中国学生到美国读小学,老师在一次生物课后给出的研究题目是:“人们运动后多长时间心跳才能恢复正常?”老师除了列出一大串与此有关的参考书目外,没有提供任何帮助。这个题目的答案在课本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于是,这位学生就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书籍,用心作摘录,然后再分析、综合、归纳获得的知识。他还天天跑步,记录心率,把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在计算机上作图表,撰写文字说明,再打印出来贴在大纸板上并加以彩色插图装饰,最后在同学和老师前面宣读他的“研究报告”。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在遇到问题时能自主地解决各种问题。“学会学习”的内涵,用纳伊曼话说:“‘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地和准确地找到他所不知道的东西。”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来源,但决不仅限于课本。如果说教师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看作是给学生倒满一杯水的话,那么,创造出种种环境和条件,刺激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则可以被看作是燃起“学生求知的火把”。只有这时候,教学的“唤醒”、“解放”和“引出”功能才得以体现。 

          为了一点可怜的“成绩”,我们的教学一直热衷于将学生限制于课本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影响,老师们经常警告学生:课外书“一经发现”,就“当众撕毁”或“代为保管”。这样,学生们自然有了精力将课本知识掌握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能力提出一个问题,结果是我们的教学造就了许多“课本型学者”和“空中超人”。学生们只有在拿到理想学校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间,才有上述那位小学生宣读“研究报告”般的“高峰体验”。事实上,真正成功的教学,教师就应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探求知识的触角引向课本外无限广阔的领域,把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作一件趣事和乐事。学生只有将课本与课外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课本指导读书,再由读书去充实课本的知识,解开课本中的疑问,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由书籍走向生活世界,最终去阅读宇宙这部大书,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标签: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校长模式与素质结构
下一篇:与时代同行——感受校园文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